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破局同质化竞争,母婴店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462

( 0 )

( 0 )

( 0 )

2023-03-08 11:15

导读:近些年,母婴市场逐步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激烈的存量竞争下母婴店生意也愈发难做,内卷加剧、同质化竞争严重,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是当前母婴店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新母婴店


深耕存量:优化婴幼儿领域经营品类,逆向做减法


目前,市面上的母婴店大多千篇一律,大到门店设计、产品种类、商品品牌小到陈列摆设、推广海报等,相似度过高的母婴店早已失去了吸引消费者的能力,因而构筑门店核心卖点,让消费者对门店产生记忆点无疑是母婴店打造差异化的可行路径。


从近几年行业发展来看,产品、品牌多而杂的母婴店愈发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同时也会加重门店的货品管理负担,更会让门店失去个性流入大众。相反,适当放弃一些不符合自身门店调性和生意经营逻辑的产品,以一部分产品作为精耕,并将其打造成门店主营品类,成为越来越多母婴店降本增效、提升门店辨识度的最新尝试。


诸如近几年兴起的精品母婴店,通过核心人物IP+差异化产品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单从其品类经营来看,现阶段多数精品母婴店主营品类是零辅食和营养品,奶粉、纸尿裤所占比偏低。去年我们走访贵州母婴市场时,有渠道商反馈,“网红精品店的奶粉占比只在10%~20%,也不被主推。”此外,精品母婴店在选品上也颇为讲究,不会网上哪个品牌卖得好就上新哪个品牌,而是依据门店调性选择合适的产品。例如,在之前的直播连线中,ATOMFUN儿童房创始人陶虹表示:“目前,奶粉只做了5个品牌,都是市面上的高端品牌,而且首选有机奶粉。”


拓展增量:抓住中大童人群机会,构筑儿童板块全品类矩阵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0-14周岁儿童人口为2.53亿人,其中3-12岁儿童数量达到1.4亿,其数量大概是婴幼儿的三倍。可见,在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的趋势下,新生儿带来的人口红利市场正在消失,而3岁+儿童人口规模的扩大,正在带来新的人口红利市场,对母婴店来说,中大童人群无疑是门店生意的下一个重大突破口,做大做深儿童板块品类布局,利用人群延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婴童食品品类来看,儿童奶粉、儿童营养品成为3岁+儿童人群的最大需求品类,据《2022全家营养第四餐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父母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发育问题,主要聚焦于长高、增强抵抗力、保护视力、改善饮食等方面。因此,具备促进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均衡日常营养等功效的儿童奶粉、儿童营养品销量持续走高。在近期走访线下母婴店时,也有门店从业者反馈:“当前消费者对孩子的身高成长更加重视,儿童成长奶粉逐渐成为刚需。”从洗护品类来看,3岁+以上的儿童皮肤状态逐步发育成熟,此时对日常性的护理产品要求更高。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一位洗护行业的品牌大佬表示,“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几乎所有商家都开始做中大童产品了。”此外,儿童睡眠、儿童出行、中大童服装配饰等品类的需求也在加速增长。


当然,门店想要深耕中大童经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选品,选择能持续供货、稳住价盘的优质品牌商家或是有利润空间的新锐品牌商家进行合作;二是做好货品陈列,如打造一个儿童板块专区,在专区内可以按年龄、品类等要素做针对性摆放;三是提升门店导购专业度,如有条件可以在门店引入育儿专家,根据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给出专业化解决方案。


破局同质化母婴店僵局,还有哪些新实践和新思考?4月13-14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邀你共同探讨2023母婴店同质化破局之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