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天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天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天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天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破局同质化竞争,母婴店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2676

( 0 )

( 0 )

( 0 )

2023-03-08 11:15

导读:近些年,母婴市场逐步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激烈的存量竞争下母婴店生意也愈发难做,内卷加剧、同质化竞争严重,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是当前母婴店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新母婴店


深耕存量:优化婴幼儿领域经营品类,逆向做减法


目前,市面上的母婴店大多千篇一律,大到门店设计、产品种类、商品品牌小到陈列摆设、推广海报等,相似度过高的母婴店早已失去了吸引消费者的能力,因而构筑门店核心卖点,让消费者对门店产生记忆点无疑是母婴店打造差异化的可行路径。


从近几年行业发展来看,产品、品牌多而杂的母婴店愈发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同时也会加重门店的货品管理负担,更会让门店失去个性流入大众。相反,适当放弃一些不符合自身门店调性和生意经营逻辑的产品,以一部分产品作为精耕,并将其打造成门店主营品类,成为越来越多母婴店降本增效、提升门店辨识度的最新尝试。


诸如近几年兴起的精品母婴店,通过核心人物IP+差异化产品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单从其品类经营来看,现阶段多数精品母婴店主营品类是零辅食和营养品,奶粉、纸尿裤所占比偏低。去年我们走访贵州母婴市场时,有渠道商反馈,“网红精品店的奶粉占比只在10%~20%,也不被主推。”此外,精品母婴店在选品上也颇为讲究,不会网上哪个品牌卖得好就上新哪个品牌,而是依据门店调性选择合适的产品。例如,在之前的直播连线中,ATOMFUN儿童房创始人陶虹表示:“目前,奶粉只做了5个品牌,都是市面上的高端品牌,而且首选有机奶粉。”


拓展增量:抓住中大童人群机会,构筑儿童板块全品类矩阵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0-14周岁儿童人口为2.53亿人,其中3-12岁儿童数量达到1.4亿,其数量大概是婴幼儿的三倍。可见,在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的趋势下,新生儿带来的人口红利市场正在消失,而3岁+儿童人口规模的扩大,正在带来新的人口红利市场,对母婴店来说,中大童人群无疑是门店生意的下一个重大突破口,做大做深儿童板块品类布局,利用人群延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婴童食品品类来看,儿童奶粉、儿童营养品成为3岁+儿童人群的最大需求品类,据《2022全家营养第四餐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父母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发育问题,主要聚焦于长高、增强抵抗力、保护视力、改善饮食等方面。因此,具备促进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均衡日常营养等功效的儿童奶粉、儿童营养品销量持续走高。在近期走访线下母婴店时,也有门店从业者反馈:“当前消费者对孩子的身高成长更加重视,儿童成长奶粉逐渐成为刚需。”从洗护品类来看,3岁+以上的儿童皮肤状态逐步发育成熟,此时对日常性的护理产品要求更高。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一位洗护行业的品牌大佬表示,“随着出生人口下降,几乎所有商家都开始做中大童产品了。”此外,儿童睡眠、儿童出行、中大童服装配饰等品类的需求也在加速增长。


当然,门店想要深耕中大童经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选品,选择能持续供货、稳住价盘的优质品牌商家或是有利润空间的新锐品牌商家进行合作;二是做好货品陈列,如打造一个儿童板块专区,在专区内可以按年龄、品类等要素做针对性摆放;三是提升门店导购专业度,如有条件可以在门店引入育儿专家,根据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给出专业化解决方案。


破局同质化母婴店僵局,还有哪些新实践和新思考?4月13-14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邀你共同探讨2023母婴店同质化破局之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