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前几天,啸侃君在《财经啸侃》上发表了文章《中国奶粉市场尽是洋人之天下:贝因美9个月配了2.16亿 还奉献全球15亿华人吗?》,该篇文章相继被《母婴行业观察》等乳业知名微信公众号转载。

同时,啸侃君也同步在《今日头条》上发表了文章《贝因美9个月赔了2.16亿 中国奶粉市场已尽是洋人之天下》,文章阅读量突破两万人次,并且被搜狐、网易、腾讯三大门户网站转载。这篇文章也在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在这个风口上,华夏时报刊登了金晓岩老师的文章—《贝因美再现资金缺口恒天然入股35 亿是否到账成疑》,这篇文章迫使贝因美不得不发布公告进行回应!
贝因美在公告中承认,恒天然之前以35亿元的价格收购公司20%股权的资金,已经全部被受让方股东(就是把贝因美股权卖给恒天然的股东)“收入囊中”;换句话说,恒天然投入的35亿元,一分钱也没有贝因美的份儿。
(注:恒天然是新西兰最大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六大乳品生产商,年销售额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500亿元)
那这就彻底暴露出了一个大问题,贝因美资金处于“饥渴”状态,201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约为-1.91亿元。
不少读者给啸侃君留言,说本以为恒天然入股的钱会有一部分提供给贝因美,这样就可以纾解其资金紧张的局面;但现在看来,贝因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要斥资几亿元收购恒天然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又要与韩国乳业合作,恐怕资金链会更加紧张!
而据啸侃君独家获悉,由于不看好贝因美的发展前景,加之贝因美实际控制人谢宏身体不好,已经有一部分员工辞职了。所以啸侃君说贝因美是“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贝因美掌门人身体不佳 用错人拖累业绩】
贝因美曾经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风光无限”,并以A股(沪深交易所简称A股)市场第一家以配方奶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问鼎深交所。

谢宏也成为乳业教父级人物,但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的贝因美“恶病缠身”,正如谢宏一样,身体健康出了状况,但谢宏还可以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但贝因美似乎却一直没有找到祛病良方。
2015年前三季度,贝因美陷入亏损状态,金额高达2.16亿元,看来全年亏损几乎板上钉钉了,这也有可能是其8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贝因美一位内部人士向啸侃君直言,作为家族企业的贝因美应该反思,内部体制的关系,效率不高才导致今天出现亏损。
但更可怕的是,贝因美的经营活动也不容乐观。2015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9亿元,这说明其自身经营活动已经难以维持正常的资金运转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已经为负数了,约为-3.52亿元,但那个时候贝因美虽然业绩虽然在下滑,但还没有陷入亏损境地,201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仍净赚1.35亿元,加之不少人为贝因美辩解是“渠道改革”带来的阵痛,所以此事并没有引起投资者过多关注。
但此一时彼一时。贝因美现在已经落入巨额亏损的深渊,且似乎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反倒处于恶化趋势。
啸侃君用数据说话,2015年上半年,贝因美净亏不过1.02亿元,但今年前三季度,净亏幅度增至2.15亿元。换言之,2015年第三季度,就是7-9月的三个月时间里,贝因美净亏了1.13亿元,比今年上半年亏损幅度还大。

多位了解贝因美的人士告诉啸侃君,谢宏长于战略规划,但不擅长战术部署,而且谢宏的主力干部没有用好人,现在谢宏自己又是糖尿病,无精力管理企业。“谢宏是顶级聪明的人,长于战略,短于管理,但下面一帮白眼狼吃好喝好,却不出业绩,还埋汰老板。”
【加大债务融资力度“补血” 勒紧裤腰度仍投资】
有不少读者咨询啸侃君,今年、去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负数,那过去几年也是负数吗?
啸侃君本着谨慎的原则,梳理了贝因美近几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我们都以前三季度为周期,就是1-9月,起点为2010年,终点2015年,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2.19亿、2.42亿、7.13亿、4.3亿、-3.52亿和-1.9亿元。
各位读者仔细看一下就能发现,2010年前三季度、2011年前三季度、2012年前三季度和2013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正数,只有2014年前三季度和2015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

巧合的是,贝因美也是这两年才出现业绩下滑的。在2013年全年收入突破61亿元关口之时,正是贝因美的“巅峰时刻”,但2014年全年收入直接“缩水”到50.49亿元,一年收入同比减少10个亿。2015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的收入约为26.44亿元,同比减少23%以上。
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贝因美方面也坦言,就是因为销售回款减少所致。说白了,就是销售不如以往那么红火了!
一位母婴从业者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了贝因美销售萎靡的深层次原因。“贝因美的产品终端零售定价其实不低,但利润分配出了问题,终端和分销渠道丧失了销售驱动力。”

这位母婴从业者还告诉啸侃君,多美滋的安全问题其实对它影响不大,而是多年以来负利润运营的销售渠道,终于逮到机会“摆脱”多美滋了,多美滋事件中,分销商和销售渠道都欢呼雀跃。“贝因美正在步多美滋的后尘,不过好在贝因美还没有质量问题,否则会更惨!”
然而,上述贝因美内部人士直言,估摸贝因美业绩还会下滑几年,除非国产奶粉进入医保补贴范畴。

基于此,在谢宏掌舵下,贝因美为了重振在资本市场上的雄风,开启了一系列投资并购行为。先是决定斥资3.67亿元,收购恒天然(就是入股贝因美的第二大股东)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旗下达润工厂51%股权。
同时,贝因美还要投入360万元与韩国第二大乳企“韩国每日”的香港全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等研发及研究业务。
暂且不谈这些投资并购能否成功,因为谁也没有办法预见未来,先说眼下贝因美的资金状况还能否顺利地支撑下去?这是多位投资者提出的疑问!

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贝因美账上的货币资金为7.98亿元,相较于2015年初5.58亿元,飙升了2.4亿元,但可惜的是,货币资金增长全是贝因美从银行借的钱。
贝因美一直以来都是很少借钱过日子的,如果以每年的第三季度末为基准,除了2011年第三季度末,贝因美存在9000万元的短期借款和2.7亿元的长期借款,2012年、2013年、2014年第三季度末,贝因美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都是零。
但2015年第三季度末,贝因美的短期借款突然增长了3.23亿元,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虽然金额不大。好比一个尖子生,每次考试都是100分,但突然有一次考了90几分,虽然也很好,但相比之下,却有所退步。
贝因美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就好比201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没有引起关注,但今年前三季度又是负数,且盈利也出现亏损,才获得聚焦一样,但却晚了一步。

“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种种迹象表明贝因美的经营出了不少问题,如果仍旧“掩耳盗铃”,不愿意面对问题,则只会让问题更加恶化,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谢宏你既如此聪明,就要学伯乐,选用良驹,因为只有千里马才能奔赴千里程。
文章来源:财经啸侃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