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1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1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1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1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如何抓住敏宝营养需求“新风口”?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2524

( 0 )

( 0 )

( 0 )

2023-07-24 11:32

作者/奶粉关注


导读:“家有敏宝,焦头烂额。”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寻求宝宝防敏、抗敏的解决办法,同时有关敏宝管理的相关分享也与日俱增。


近30年来,受气候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至少增长了3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婴幼儿过敏是目前全世界最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被称为21世纪最具流行性的非感染性疾病现象。在我国,婴幼儿过敏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1999年我国2岁以下婴幼儿过敏发生率仅为3.5%,2014年增至12.3%,至今已高达40.9%。


在此背景下,围绕敏宝这一细分人群的专属育儿解决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关注,尤其在精细、科学喂养理念盛行的当下,敏宝的专属营养诉求更是各大品牌和渠道关注的重中之重。


640 (1).jpg


近一半婴幼儿饱受过敏困扰


目前我国0-6岁儿童过敏人数超2000万,且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崔玉涛养育中心发布的《2022婴幼儿防敏认知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宝宝“有过过敏症状”。


食物是引发婴幼儿过敏最常见的诱因,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高达11.1%,婴幼儿中有77%的过敏性休克由食物引起。婴儿时期不成熟的肠道屏障,会导致胃无法完全消化蛋白,当蛋白进入肠道循环系统时就会出现免疫反应,导致宝宝出现各种过敏症状。根据天猫国际×易观分析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婴幼儿食物过敏复发率接近50%。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发育迟缓,并诱发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难以治愈、伴有很高的遗传性。


对此,关于婴幼儿过敏的解决方案也成为近年来业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日前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新渠道增长大会」上,宜品乳业集团董事长牟善波表示:在婴儿期做好免疫工作,当发育到3周岁时,能够终身远离食物过敏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何在敏宝营养需求增量市场中寻求机会


用户痛点不断凸显的同时,也催生了广阔的市场。2021年天猫低敏奶粉的成交额增速是普通奶粉的18倍;2022年我国儿童防敏抗敏零售市场超600亿元,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儿童过敏相关市场可达1095亿元。不少渠道端从业者表示,今年会重点关注过敏这一细分赛道,甚至有不少门店设立了“过敏专区”,可见敏宝的营养需求市场处于增量态势。基于此现状,企业如何寻求发展机会?


首先要细化产品分类,形成低敏奶粉、羊奶粉、营养品等产品矩阵。首都儿研所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赵京表示:“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较成人更高,及早干预食物过敏原的致敏作用,可以抑制变态反应的进程。”奶粉作为宝宝的刚需口粮,蛋白分子越小,消化吸收越好,过敏反应越小,诸如雀巢、达能、美赞臣等品牌均已推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兼顾低敏性和营养丰富;佳贝艾特、蓓康僖、蓝河等品牌深耕婴配羊奶粉,打造更适合敏宝体质的营养产品。除此之外,营养品作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敏宝家长关注的重点在于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肠胃养护、免疫健康的多样化产品创新不断涌现。


此外,“防患于未然”,敏宝过敏防治理念应从以治为主转向防治结合。品牌应该通过科多种方式建立与医护人员、消费者的三方沟通机制。随着精细育儿、科学育儿观念的不断深入,多数家长已初步建立防敏意识、营养意识,但了解程度不高,存在低敏配方奶粉未吃足月份提前转奶、将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未查清过敏原盲目避食等误区,需要专业指导,据天猫国际数据显示,有40%父母会选择从医生权威渠道获取防敏知识。


目前,不少企业与医生、专家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推动防敏教育发展。例如雀巢自2019年起就启动“婴幼儿防敏教育计划”,并携手育儿专家崔玉涛教授、食品安全专家孙亚飞等专家进行防敏科普,为消费者、企业、专家搭建沟通桥梁;今年世界过敏日之际,达能纽迪希亚整合线下强大的医务和渠道资源,联合全国100多个城市的200余家医院,通过过敏管理知识科普、问答和患者教育活动,为患儿家庭搭建与权威专家线下“面对面”的公益科普桥梁。企业基于敏宝家长这一群体进行内容传播,既能普及防敏知识,又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完成销售转化。


由于我国防敏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存在变态反应研究技术不成熟、敏宝营养补充不足等问题,目前,敏宝营养市场以国际品牌为主,国内如飞鹤、澳优、和氏等“特配”力量正在崛起,随着敏宝营养需求多样化,入局企业增多将逐渐加剧品牌竞争,只有深耕科研创新、提升产品价值,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月29日济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重磅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敏宝赛道的新增量~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