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上半年特配粉最高增长超200%,潜力巨大的特医食品市场有哪些入局机会?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715

( 0 )

( 0 )

( 0 )

2023-08-22 20:56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两条通知:


对《关于将特医食品统一收费编码和加强特医食品监管推进特医食品临床应用的建议》进行答复,明确提出,将严格特医食品产品注册、严格生产经营监管、加大特医食品科普宣传力度、严格固体饮料标识管理、深入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持续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六大方面。


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预计今年年底出台,将对不同种类的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要求进行细化调整。


这意味着我国特医食品顶层制度设计有望进一步完善。据艾媒咨询统计,2014年至2022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583.0亿元上升到896.4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10.6亿元。我国特医食品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据统计,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2016-2020年间扩大了约3倍,从25.9亿元增至77.2亿元。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政策的逐步推进,我国特医食品市场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1692708837052.png


特医婴配市场增长迅速


在整个特医食品市场中,特医婴配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一方面目前我国有特殊需求的婴幼儿群体日益庞大,同时针对早产、乳糖不耐受以及消化吸收障碍等不同需求痛点,衍生出的产品品类也越来越细分。据统计,我国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发病率可达46.9%-70.0%,每个宝宝平均每年腹泻约2次,这就激发了防腹泻、抗过敏、早产儿等细分类目的增长。


用户需求倒逼产业升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婴幼儿特配粉赛道,在已通过配方注册的奶粉中,针对婴幼儿的特配粉数量也逐渐增多。例如达能、雀巢、美赞臣等在特配粉赛道具备深厚积淀、多元产品和领先优势,同时国内品牌也在持续发力,飞鹤2021年推出“蓓舒消”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澳优2022年取得湖南省首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许可证,旗下品牌海普诺凯1897推出了特医婴配食品“稚舒”,和氏2022年投建首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羊奶粉生产工厂”,圣桐特医提出“特医分阶喂养”理念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医食品的不可替代性,具有复购率高、用户粘性大等特点,其增长速度也十分快。根据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天猫淘宝平台销售的特医食品中,纽康特深度水解奶粉涨幅最快,销售额同比增长206.4%。1-7月,淘宝天猫平台防腹泻/抗过敏、低体重/早产儿奶粉销售额分别同比上涨18.5%、31.8%。


科研能力是“入场券”


特医市场快速扩容过程中,各地政府也给予了政策扶持,譬如云南滇中新区对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的每项给予100万元补助;广东东莞松山湖对通过注册取得国产或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批准证书的,按每品种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山东胶州对取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的,给予1:1配套资助,并给予最高200万资助;黑龙江哈尔滨对获得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批件且在市内落地生产、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每个批件奖励200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厉梁秋表示:“特医食品领域门槛高、投入大,虽然很多企业想进入,但并未形成大的资本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等,仅靠抄袭配方或参考某个配方来做产品,将会面临尴尬境地。”


市场份额的竞争是面子,科研竞争才是里子,科研能力才是企业入局的“入场券”。以特配粉为例,高难度的技术壁垒、长时间的研发周期、复杂的审查过程,会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成本也更高。而乳企只有在科研能力、生产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具备一定实力才能入局。


综上来看,特医食品市场发展“大有可为”。当前特医食品市场瞬息万变,乳企正迎来专业致胜、品牌致胜、科研致胜的新阶段,唯有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综合实力,才能在特医食品赛道拥有一席之地。8月29日济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来现场,深入了解更多细分赛道新趋势,一起探讨增长新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