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虚假人设引来百万粉丝,“凉山”网红卖惨售假被抓,涉案超千万元
近日,四川凉山州对备受网友关注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进行了案件详细情况通报:
数名网红在部分MCN公司的精心设计下通过卖惨剧本、虚假人设来吸引粉丝,然后直播带货,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产品,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经凉山州公安机关侦办查处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含11位网红主播,其中部分主播粉丝数超百万,相关涉案主播账号已被封禁,共捣毁涉案MCN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直播带货行业。
凉山网红百万粉丝背后:
都是剧本,假货横行
据悉,今年5月,凉山公安机关先是接到当地市场监管局通报,发现网红主播“赵灵儿”、“凉山曲布”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并且涉案金额巨大,涉嫌犯罪。
在侦办过程中,6月,凉山公安机关又发现“凉山阿泽”、“凉山孟阳”等网红主播同样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经查,“赵灵儿”和“凉山曲布”背后的MCN机构为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张某2022年7月来到凉山,通过为两人编造淳朴、贫困的人物形象,设计拍摄“偶遇”、“助农”等短视频剧本,进行相关的网红账号孵化。
2022年8月,“赵灵儿”在其短视频平台账号上发布与淳朴青年曲布的大凉山偶遇视频引发大批网友关注,两人很快成为“大凉山”标签下最热门的网红之一。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2023年5月初,这条“偶遇”视频已获近250万次点赞,超10万次转发;两人的粉丝数均超200万。
来源:央视网
在博取粉丝关注和同情后,该MCN机构开始开设网店和进行直播带货,虽然宣称的都是大凉山本地的特产,但实际上,大部分商品来自外地,为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的产品。
两主播每次直播带货GMV几乎都在百万级,7个月内就收入超70万元。
来源:凉山公安公众号
而“凉山阿泽”、“凉山孟阳”等网红账号则归属于成都澳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MCN公司负责人唐某则是从2020年开始推动相关涉案网红孵化的,其中“凉山孟阳”靠“卖惨”走红网络,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超300万。
该公司不仅顶着凉山土特产、助农等标签,进行假冒产品销售,还雇佣水军在直播间营造抢单、爆款的假象,来诱导消费者下单。
除主播、MCN机构外,相关的供应链公司也被一同查处。
直播治理愈严
正在抛却唯流量论
其实设计卖惨剧本、虚构悲惨人设进行短视频拍摄的情况并不少见,背后是一批试图通过极端手段来快速博取流量的不法主播,比如之前名为“云南波波”的主播经常进行虚假摆拍,例如拍摄向凉山老人捐款3000元的视频后又收回2800元等,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类似的还有“杰哥”、“韩文”等在凉山地区以卖惨剧本出圈的网红,后续都被警方查处,获刑或受到行政拘留处罚。
不止这些带有凉山标签的网红试图操控流量,4800万粉丝的头部主播“二驴”也因为拍摄发布包含活埋、绑架剧情的博眼球引流剧本而被公安机关查处,被平台无限期封禁。不难发现,这些年因为追求流量,而被反噬的网红主播比比皆是。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发展,国家持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平台方面也在持续加码相关治理和规范工作。比如,抖音持续推进整治户外直播乱象和不良直播PK等,今年6月发布《抖音公益内容治理规范》,严打“虚假卖惨”内容,禁止公益类账号变现。
快手定期开展直播乱象治理,加强直播PK内容治理等,今年6月发布(第五期)关于恶俗炒作行为的处罚公告,明确严禁借社会弱势群体的名义进行炒作。
流量是把“双刃剑”,可以帮助更快变现,也可能带来更大的翻车。无论是主播、MCN还是商家、品牌都需要严格遵守道德底线、法律准绳,这样才可以长久发展,否则即使是百万级账号甚至千万级账号,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被粉丝唾弃,被平台封禁,乃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