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对谈五大代理商:行业变革期,代理商如何突围?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981

( 0 )

( 0 )

( 0 )

2023-10-25 09:56

导读:近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上,母婴行业观察联合创始人刘惠智作为论坛主持人,与成都思创佳儿商贸总经理李乔、金宝乐创始人刘欢、重庆金小丫商贸总经理伍发生、成都倍信佳贸易总经理杨祥、四川纵横通贸易总经理周开伦围绕《代理商的突围之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从行业趋势、选品逻辑、代理商的出路等维度分享多年实战干货:


2-2.jpg


今年最深刻的感受


刘惠智:代理商作为链接品牌商和零售的高效桥梁,优秀的代理商不仅是高效的快递员,同时也是优质的服务员。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我们今天有幸邀请几位代理商朋友和大家聊聊最新的认知和思考。首先有请几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从今年初到现在各自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李乔:我是2013年11月份进入母婴行业的,目前公司主要聚焦0—12岁零辅食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品牌和品类结构,从零食、辅食到调味品、饮品等,现阶段公司在前端服务的门店有2000多家。


今年整体比较艰难的。一是消费者钱包没钱,以前做活动经常会有大单,现在基本没有了,同时消费者购买任何商品都是先掏出手机比价已经成为了常态。二是随着门店进店率越来越低,奶粉品牌越来越集中,窜货乱价,传统品牌利润降低之后,合作客户对新品类比如零辅食的利润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会对经销商造成一定的压力。


今年看到的比较好的变化,一是在整个川渝市场的零辅食占比和华东市场相比,差距越来越小,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二是随着90、00后妈妈的登场,她们对零辅食接受度越来越高。


2-3.jpg

成都思创佳儿商贸总经理 李乔


刘欢:我们最早做的是连锁门店,也做一些门店赋能。公司现在主要经营奶粉、全家营养、网红的日用品,以及长期在做的跨境品牌。这两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在做一些不断的迭代和突破。


2-4.jpg

金宝乐创始人 刘欢


伍发生:我们之前做了近20年的医药市场,2020年开始做母婴行业,接的第一个品牌是纽强。


杨祥:公司成立于2017年年中,2017年底我们又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贸易公司,主要做跨境电商,旗下有澳欧惠品母婴。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公司目前主要强化供应链板块,同时也聚焦在营养品板块,其中营养品条码有100多个,涉及到全家营养,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成年、老年人消费人群都有。


我们也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立足母婴,专注全家营养,公司算是少有配置全职注册营养师的。第二是争取做具有专业影响力的母婴营养服务商,目前我们不止是传统代理商的角色,也是做服务商的角色。


周开伦:公司现在经营的品类主要有米粉、营养品、特配粉,童年故事也在做。


选品与选门店的底层逻辑


刘惠智:我们经常说对于代理商除了服务能力之外,选品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环节。想问一下各位,哪些品类是你们重点在关注,并且觉得未来有潜力加大投入的?选择合作品牌时,你们更关注的指标是什么?


李乔:我们的选品理念是在各个细分领域找头部品牌,诸如零食、调味品、儿童辅食头部品牌有哪些,重点看风评、销量、品牌背景、颜值等。


刘欢:2017年入行时跟随跨境风口去选品,今年成立金宝乐后,选品方式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门店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核心门店意见。


我们在选择合作品牌时,更关注品牌的发展,还有对后期的长远性的服务,以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从经营层面上,是否能够给门店带来专业的赋能,这个品符不符合市场的定位。


伍发生:我们在选品时更注重品牌的医务属性和团队综合能力,是否在踏踏实实做产品。


2-5.jpg

重庆金小丫商贸总经理 伍发生


杨祥:我们选品时看四点:一是渠道管控力,真正想做一个品,渠道管控不到价格会很乱;二是关注效果,功效是我们推进营养调理的重要前提;三是品控,任何一个产品想生存就要有品质;四是产品一定是我们布局的营养品链条所需的。最近很多营养品公司找过来我们都没接,因为我们一直在做1+1>2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存在同品的情况。


周开伦:我的选品逻辑,一是看对方能否长期合作,二是价格的管控是否到位,门店窜货乱价是否有决心拿掉,三是选品是否顺应行业大趋势发展,比如大家都在做的营养品、特配粉均是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


刘惠智:总结下来,一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二是顺应当下时代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很多不论是营养品、洗护、特配粉这些细分品类的机会,还是企业自己组织架构的能力,包括对于渠道的赋能、价格的管控也是在迎合行业的发展变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选择合作门店时比较看重的点是什么?活得还不错或者相对不错的门店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李乔:其实合作是相互的,客户大小不重要,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我心目中好的合作伙伴有几个特征,第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母婴行业,用爱心经营这份事业。第二是在选品过程中,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把消费者的需求、满意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第三个是能够平衡好和供应商的关系,彼此互利共赢。第四是门店的品类结构非常均衡的,而不是只有传统的奶粉、纸尿裤。第五是母婴店的经营重点依然在母婴这盘生意上的。最后一点是学习,倾听很重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刘欢:我们想合作的门店是愿意相互交流、愿意去学习的,愿意去共同成长的门店,在今年行业如此卷的情况下,还有一些门店愿意去改变,我是愿意跟他分享、交流的。作为代理商来说,我们不是生产者,也不是销售者,而是作为中间的连接者,大家要相互奔向,相互信任。


伍发生:在选择门店时,一是关注爱学习的门店,不学习肯定会被淘汰;二是规矩意识很强的门店,该你做的事情就做,不该你做的不要做。


杨祥:在选择门店合作上,因为我们是聚焦营养品和聚焦深度调理的,而在走访门店时发现,很多门店想转行或者涉足营养品板块,但是又面临价格、动销的问题,还有要学习上的困难,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与我们合作的门店伙伴一个月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习,还是很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有意识的门店合作,爱学习的门店,因为有了意识就有了方向目标,学习的相关东西就会跟上,把被动的东西变成主动。


2-6.jpg

成都倍信佳贸易总经理 杨祥


周开伦:因为我们做了特配奶粉、米粉、奶粉、营养品等板块,在门店选择上,以特配粉为例,一是选择有基础量的门店,成长速度快,二是选择意识好的门店。营养品主要做单体店、夫妻店,奶粉、纸尿裤、辅食品类还是以大连锁门店为主。


刘惠智:听下来,就是不断的学习,做的好的门店也都是爱学习的。我也遇到过单店的老板一年学习投入10多万,单店的营收也不错。


代理商的新出路在哪里?


刘惠智:和很多代理商聊起来,说今年代理商太卷了,感觉做代理比做品牌更难。站在现在看未来,大家觉得代理商未来的出路和机会在哪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从李总开始。


李乔:9年前,我刚刚进入四川的时候,对代理商持非常悲观的态度,当时各大电商巨头收了所有大卖场,阿里控股了大润发,京东入股了永辉,苏宁收购了家乐福,打通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当时经销商真的很难,上下都在挤压。


其实今天来看,活着的还活着,死掉的已经死掉了。代理商的角色是要发生重要变化的。很多门店做代理商,很多品牌商在做门店,未来也有可能很多代理商开始做品牌。我觉得市场永远是在变化的,做好自己就永远有出路。代理商存在就有价值,做好自己,把自己的价值更好地赋能给门店,永远不缺机会。


我们做了零辅食的生意,从上而下,从仓库到后勤,再到财务,我们就干一件事情,做好0—12岁的零辅食生意。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中国儿童人口规模2个亿,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策略,调整品牌结构,永远都有生存的机会。


周开伦:只要需求一直存在,代理商就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快速将品牌从0做到1、做到10、做到100。


2-7.jpg

四川纵横通贸易总经理 周开伦


刘欢:其实代理商是一个很被动、容易被取代的角色,需要做到厂家和门店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代理商存在的意义。在门店运营模式上迭代升级,是代理商未来的新方向、新出路。


伍发生:当下品牌、代理商、门店都在卷,这种情况下产品利润低,没办法做服务、没办法做价值。未来的出路是,必须要做专业,聚焦某一领域不断发力,做深做透。


杨祥:关于代理商出路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避免自己成为搬运工角色,警惕“便利店”的标签,同时把专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进行专业培训,配置营养师。未来必然有很多人将会从代理商进阶为服务商,链接好品牌方与市场,帮助门店把生意做好。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代理商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