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奥运圣火巴黎重燃,细数运动营养品赛道上的那些“巨头身影”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056

( 0 )

( 0 )

( 0 )

2024-08-01 09:57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前有会徽撞脸鲁豫引发网友调侃,后有健儿频频夺金吸引全民关注,作为四年一度、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巴黎奥运会亦是运动营养保健品品牌比拼声量的重要战场。


图片

图源:网络


细数奥运会的“熟面孔”赞助商


根据Reportlinker发布的《2023-2030运动营养市场规模、份额和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运动营养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18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4%。


聚焦中国市场,据魔镜洞察统计,近一年与“运动”相关的保健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速接近50%,在社媒声量同比增速超100%。


而伊利、蒙牛、安利纽崔莱、康宝莱作为奥运会赞助商的“熟面孔”,无疑都在预见了运动营养板块所拥有的巨大市场潜力后先手入局,以期领跑。


其中,「蒙牛」在2023年2月底迈出跨界第一步,重磅推出蒙牛迈胜运动蛋白饮,成分为乳清蛋白、酪蛋白、胶原蛋白肽构成的三重蛋白组合。「伊利」近些年也在成人营养品板块发力加注,于近期接连推出欣活纾糖、欣活骨能、欣活心活、欣活悠享等多款膳底配方奶粉,意在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加速占位运动营养品市场。


「纽崔莱」「康宝莱」均是来自美国的老牌企业,前者诞生于1934年,强调产品的天然属性,1972年被安利集团收购并在此后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营养补充食品品牌。后者是成立于1980年的营养代餐品牌,旗下拥有H24运动营养系列产品,并自2013年起就与足球传奇C罗达成代言合作。


除以上在巴黎奥运会中亮相的巨头企业,国内运动营养品市场也活跃着众多知名品牌,如「西王食品」、「康比特」「汤臣倍健」。据相关研报显示,三家企业在运动营养品市场的份额占比合计已超过六成,其中西王食品于2016年砸重金收购了加拿大运动保健品公司Kerr,市场份额占比一度逼近30%;而成立于2001年的运动营养品牌康比特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8%;中国保健品领域的领导品牌汤臣倍健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17%。


除运动营养食品以外,近年来运动营养饮料也广受年轻一代的青睐。据巨量算数统计,2024年以来,运动饮料在抖音平台的关键词搜索指数同比增长了243.79%。


运动饮料赛道同样跑出了诸多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如深耕运动饮料领域的「东鹏」,曾于2023年5月推出旗下首款运动营养饮品——东鹏特饮运动营养食品(耐力类),其成分主要有牛磺酸、咖啡因、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


除此之外,已经在气泡水、电解质水赛道占据领先优势的「元气森林」也再次踏出舒适圈,于2023年推出外星人超级燃运动营养饮料,以Phytolin多酚、茶儿茶素EGCG和左旋肉碱搭配以满足人们控制体重的需求。


细分人群、深耕场景

运动营养品分类有规则


从上文例举的相关产品不难看出,无论是代餐食品还是营养饮料,都在围绕不同使用场景、不同适用人群进行配方定制,以期实现良好的营养补充效果。


在2015年发布的GB 24154运动营养品的食品标准规则中,我国按照运动项目分类将运动营养品划分为速度力量类、耐力类和运动后恢复类;而将其按照特征营养素分类则可以分为补充能量类、控制能量类和补充蛋白质类,不同类目有着不同的特点。


按运动项目分类速度力量类运动营养品以肌酸为特征成分,适用于短跑、举重、摔跤及力量器械练习等人群使用。肌酸即一种含氮的有机酸,主要储存在肌肉组织中,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与紧张,同时加速人体蛋白质的合成,延缓机体的衰老。


耐力类运动营养品则以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为特征成分, 其都有助于提升身体的能量水平,增强肌肉耐力、减少乳酸积累从而缓解疲劳感。


运动后恢复类运动营养品则主要以肽类为主,其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加速肌肉修复过程,提高运动后的恢复效率。


按特征营养分类补充能量类和补充蛋白质类的食品分别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主,控制能量类则分为能量消耗和能量替代两种。


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体造成不同的消耗和损伤,各类营养素也有特定的功能和效果,所以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日常健身运动人群,都需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也正因如此,运动营养依然有众多的细分领域有待开掘,未来仍有望在小众赛道跑出明星品牌。


大健康产业步入快车道,营养品行业迎来风口期,人群迭代助推健康理念进步,运动营养板块依然是无垠蓝海,未来还会涌现出哪些新势力占位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