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打入京津冀母婴市场内部,我们发现了这几大差异化特性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359

( 0 )

( 0 )

( 0 )

2024-08-29 12:32

导读:做深做透区域市场,是「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的初心,这背后源于三方面的考量,其一,用脚丈量,深入一线探访线下渠道从业者的真实生存现状;其二,精准对接,让消费者喜欢的品牌和优秀的渠道一起深度链接起来;其三,效率提升,把产业上中下游从业者组局到一起提升成长效率和商业效率。


综合来自一线市场的真实体感,母婴行业观察特总结出京津冀母婴市场诸多差异化特色,今日一一拆解。


aiaiai.png


整体市场感受:

关店率低于去年、二季度生意下行


“又忙又累又不赚钱”几乎是当前从业者的内心真实写照,从疫情时的慌不择路到疫情后的迷茫无措,眼见行业淘汰率一路走高,经营信心所剩无几。


“去年关店率比较高,今年稳住了一些”

“今年关店率并没有那么多,原因是相比南方市场门店本身就少”

“京津冀市场关店率大概在20%~30%,去年下半年关店率反而更高”

“今年市场下滑明显,特别是第二季度,老品牌受到波及和影响,新品牌的量也很难起来”

“从第二季度开始整体就不行了,生意不好做”

......


透过京津冀从业者的反馈不难看出,想象中的反弹并未到来,虽关店率暂时止住,但跌跌不休的行情依旧撩拨着大家的心弦。然而,此类情况并非只存在于京津冀,从全国市场来看,关店潮、倒闭潮或已成常态。


多元业态概况:

大连锁几乎没有、小连锁也在萎缩

精品调理单店少


就目前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各区域市场已不再是单一业态称王称霸,传统母婴店、精品母婴店、调理型门店凭借着各自的独特优势均担当起行业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京津冀市场的差异性就在于,缺乏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连锁,并未有一家能在本土区域形成绝对垄断,用“几分天下”来形容更为贴切。


“河北的大连锁很少,石家庄有个连锁之前50多家店就算比较大的,但据说已经关掉了,邯郸之前最大系统店现在也从十几家关到只剩一家了。”相较于川渝市场动辄成百上千家门店,京津冀市场母婴店分布显得极为分散,不仅缺乏大连锁,连小连锁也在加速缩盘,或主动退出,或被动收编,此外,在其他区域风头正劲的精品及调理型门店也多数不温不火,总体数量不多,有质量的更是少之又少。


门店经营现状:

线上电商冲击大、消费者进店率低


在母婴行业观察之前的调研中,“出生率下滑、进店率下降、窜货乱价严重”是制约母婴店生意增长的三座大山,消费信心不足、欲望不足更是近两年反复被提及的经营痛点和难点,而纵观京津冀市场,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不再纠结于出生率这一不可控的客观因素。


“就石家庄门店的痛点来说,主要就是成本较高、电商冲击、消费者流失这些普遍性现象”

“天津市场母婴店关店原因主要是进店率下降、电商和同行的竞争”

“保定门店痛点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进店率”“邯郸母婴店主要的痛点还是用户进店少、有品卖不动”......


显然,用户不进店是一个更严重的事情,无论是我们多次提及的极致选品还是专业服务,前提是需要消费者进店切身感受,因而与其挖空心思拉新客,不如真正立足老客盘活做出新花样。


品类发展情况:

奶粉占比六七十、营养品不算主流


“奶粉仍是压舱石,营养品成为母婴店新的利润支柱。”这一论断在国内其他区域十分适用,但在京津冀市场,奶粉是门店生意大头没错,但营养品还在成为刚需品类、成为利润主导的路上。


“目前奶粉占比大概70%,是门店的第一大品类”

“这两年奶粉占比更高,之前占比50%—55%,现在基本占到了65%以上”

“奶粉仍是刚需,在门店销售占比达百分之六七十,营养品需求有限,日常奶量足够后,营养补充非必需”

“目前邯郸消费者对于营养品的态度大多是可要可不要,邢台消费者对营养品品类的接受度不高”

“营养品很难做起来,问题在于产品都一样、营养师差不多、活动差不多,没有一个品牌独树一帜”

“营养品业务的操作周期长,反响不佳时回收难度大,很多代理商不愿意涉足”“像营养品这类新型品类,门店和代理商做不专业,消费者消费能力和认知也不强”

......


众所周知,近几年营养品市场的火热,既有品牌厂家的发力、渠道的推动,又源于渠道结构的变化,调理型门店对于营养品销售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归根结底,用户需求始终是第一位,深挖京津冀市场母婴用户营养补充需求,如今还尚未达到“旺盛”的程度,消费者认知不强、门店和代理商专业度不够,短时间内,营养品似乎很难从一盘凉菜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主菜。


总结来看,全国母婴市场一盘棋,但区域细分市场表现各有千秋,从品类经营到门店运营更多还是要因地制宜,从确定性趋势中探寻新增量。9月26日,安徽合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再次重磅来袭,来现场,共探安徽母婴市场差异化特色,深聊行业未来的出路与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