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123专业母婴退出整合,专注直营模式,母婴渠道整合之路不好走?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890

( 0 )

( 0 )

( 0 )

2024-10-16 21:55

导读:10月14日,123专业母婴发布公告称,因与妈仔谷授权加盟模式融合难度大,双方决定友好拆分。据悉,这一战略调整旨在回归初心,围绕消费者服务,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运营。


同时,这也正式宣告了123专业母婴、广东绿臣与湖南妈仔谷三者合作的终结。今年3月1日,广东绿臣与湖南妈仔谷、广东123专业母婴共同举办三方整合发布会,以期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高的运营效率。然而半年过去,尽管三方在合作初期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和市场潜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直营模式与授权加盟模式之间的融合难度不断凸显。

1-1.png

鉴于此,选择友好拆分,各自回归初心,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无疑是各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未来,123 专业母婴将全力拓展终端直营门店,实现广东、广西两地的全覆盖和密集覆盖。同时,公司将致力于建设一支强执行的终端服务团队,专注服务消费者,并与各大品牌商协同,做好消费者拓展、商品教育以及产品动销工作。此外,123专业母婴还将全面提高并运用数智化运营能力,打造覆盖全领域、全场景的消费者互动能力,并全面加大投入“123专业母婴”的品牌建设。


母婴渠道整合之路还能走吗?


当下,整合已成大势所趋。从过去的孩子王并购乐友、爱婴室并购贝贝熊,到现在的各类区域整合,行业正在从分散走向集中。大型连锁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已成为行业常态。


然而,整合并非万能之策。123专业母婴与妈仔谷的“分手”,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尽管双方曾期望通过联合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势共享,但直营模式与加盟模式的本质差异,还是成为了双方在融合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究其原因,直营模式强调统一的管理、标准化的服务和严格的品质控制,而加盟模式则更加注重灵活性、地方特色和快速扩张。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在融合过程中势必导致双方在品牌理念、运营策略、市场定位等方面产生分歧。


可以说,整合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复杂性,也提醒从业者们在选择整合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避免盲目跟风或“一刀切”。


那么,在母婴渠道整合的过程中,哪种模式才是最优解呢?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纵观各类整合模式,有的选择“一家发起,多家跟进”,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的则选择“多个头部共同建立联盟”,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形成更加稳固的体系;还有的由单个大头部整合中小连锁及单体门店,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这些模式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如何在整合过程中保持各方的利益平衡、避免内部竞争、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是每一种模式都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整合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未来,母婴行业的整合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小微单体门店希望择木而栖,中型连锁需要抱团取暖,而大型品牌则应该不断创新和引领。也许,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变化,勇于探索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