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飞鹤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

    11月26日,飞鹤携手儿心量表创始人金春华教授,发布首个中国儿童行为发育AI评估工具。据悉,“儿心量表”是中国首个基于本土儿童发育数据自主研发的评估工具,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编制。

    10小时前
  • 瑞哺恩发布国宝新IP

    11月25日,由新华社主办的“2025熊猫嘉年华晚会”全网播出。晚会上,蒙牛集团旗下婴幼儿奶粉品牌瑞哺恩,携全新国宝IP形象“瑞瑞”“恩恩”正式亮相,成为全场聚焦的温情焦点。瑞哺恩通过此次国宝IP焕新发布,将“守护国宝”的品牌行动与“守护中国宝宝”的情感使命紧密连结,诠释其“国宝级呵护”的品牌理念。


    10小时前
  • 恒天然下调2025/26产季奶价预测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将2025/26产季的农场奶价区间收窄至每公斤乳固体9-1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5.89-39.88元),并将中点下调至9.5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7.88元)。公司同时上调牛奶收购量预测,从15.25亿公斤乳固体提高至15.45亿公斤。恒天然CEO郝万里(MilesHurrell)表示,新西兰及全球主要产奶国的强劲供给使大宗乳制品价格承压,因此调整奶价预测。尽管如此,恒天然称新预测仍反映稳健的预期,并将继续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强化客户关系及风险管理来提升股东回报。(公司发布)

    10小时前
  • 好奇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启动全新母婴健康公益项目

    近日,金佰利旗下Huggies®好奇品牌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正式启动了为期两年的“与她同行,为最好的新生呵护”公益项目。项目通过建立早产儿的长期随访工作,关注早产儿出院后到其3岁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及时提供指导和干预,帮助早产儿更好地成长,预计惠及7个省市的150万母婴群体。

    10小时前
  • 2025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正式发布

    11月26日,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招商规则日前正式发布。活动节奏上,现货商品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25日12:00:00至2025年12月10日23:59:59,符合条件的卖家在活动报名入口签署相关协议,设置店铺大促玩法并完成活动商品提报后即视为完成本活动的报名。活动预热时间为12月6日00:00:00至12月7日23:59:59;活动将于12月8日00:00:00至12月12日23:59:59开始正式售卖。2025年淘宝双12狂欢节的活动玩法主要是官方立减。

    1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把火,“烧掉了”日本巨头超百亿净利润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567

( 0 )

( 0 )

( 0 )

2025-03-14 11:58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曾在去年年初闹到沸沸扬扬的“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事件”,近日又有了新消息。


焚烧超41万份红曲保健品

净利润缩水超百亿日元


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小林制药公司于当地时间12日向其总部所在的大阪市政府通报称,已完成对该公司约41.6万份含红曲成分的问题保健品的焚烧处理,同时为便于今后可能进行的追加调查,约有6000份相关产品被继续封存保管。


此前的2024年3月22日,小林制药公司曾于22日宣布因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决定紧急召回3款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26日,1名消费者连续3年服用相关产品后死亡,此后相关死亡人数迅速增加,截至2024年9月9日,服用该问题保健品的消费者中已有391人死亡,2426人就医,498人住院治疗。




而对于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致病的原因,相关调查组负责人曾表示,经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已基本认定小林制药生产的问题红曲原料中的软毛青霉酸会导致与肾脏相关的健康受损


这种名为“软毛青霉酸”的物质是从青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于1932年被首次报告。其具备与青霉素类似抑制细菌的抗菌作用,曾一度被视为抗疟疾的候选药物,但在后续研究中该物质展现出对动物细胞的强烈毒性,长期饲喂含有青霉酸毒素的饲料,会导致动物肝脏肿大、肝细胞变性并能抑制动物细胞DNA合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动物细胞DHA断裂。


相关调查组负责人还曾在采访中提到,软毛青霉酸可能是在培养红曲的过程中混入的青霉菌产生的。


可谓巨大。据小林制药2月10日发布的2024财年年报显示,公司销售额销售额下降5%至1656亿日元,净利润较上期骤降51%至100亿日元,全年共计记录了12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亿元)的特殊损失,其中包括产品召回成本,这些损失与保健食品红曲带来的健康危害有关。


受此影响,该公司连续26个财年净利润增长的势头已经结束。


丑闻背后

商业效率与安全伦理难寻平衡


百年企业惨遭净利滑坡的同时,该事件对日本功能性食品制度的冲击仍在持续。


与我国不同,日本法定的营养保健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1991年推出的“特定保健食品”(FoSHU),需要政府机构进行审查、检验,还要进行人体实验,企业方可宣传这类食品的功效。第二类是2001年推出的“营养功能食品”(FNFC),仅限于添加了指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第三类是2015年推出的“功能性标示食品”(FFC),企业提交功能声称的科学依据,即可打上该标签进行销售,无需政府审批,小林制药的红曲保健品就属于此类。


宽松的审查制度,造就了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膨胀式发展。根据日本调查机构“富士经济”的报告,从2015年4月到2023年10月,日本登记的功能性标示产品数量达到了6789种,是特定保健用食品数量的6倍,涉及生产商超1700家。另有统计显示,2023年日本功能性标示保健品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865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9.3%。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制度实质是安倍经济学刺激消费的产物,厚生劳动省仅配置20名审查员却要处理年均680件备案申请,导致人均日审3.4件的超负荷运转,审查、管理、追溯困难,发生“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这类恶性事件,恐怕是早已注定的事。


2024年8月23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第71号内阁府令,对食品标示标准进行了修订,主要涉及功能性食品标示制度,修订后的法案主要新增和修改了“功能性食品申报人遵守事项”和“功能性食品标签标示要求”,该修订从2024年9月1日起生效。


具体来看,该法案新增功能性食品申报人遵守事项,明确功能性食品经营者作为申报人,根据所添加的功能性成分标示了“特定的保健目的”的,需要在新的科学依据出现时,及时向消费者厅长官补充报告;消费者摄取功能性食品后怀疑受到健康损害,即使与该食品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经营者也需要依据健康受害信息和医生诊断向行政机关紧急报告相关信息等。


在修改功能性食品标签标示要求方面,要求功能性食品的标签需明确标示与医药品等产品的相互作用影响和防止过度摄取的注意事项;还应包含食品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安全性及功能性依据的信息、生产制造及品质的管理信息、健康危害信息收集体制等必要事项;同时还将新申报的功能性成分资料审核期延长至120个工作日。


健康消费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寻找商业效率与安全伦理间的平衡,或是摆在所有监管机构与企业面前的头号问题。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