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法国拟对低价值电商进口包裹收取费用

    据路透社消息,日前,法国政府表示,从2026年起,将针对进入欧盟的低价值电商包裹收取费用。据悉,2024年约有46亿件免税包裹涌入欧盟,其中超过90%来自中国;仅法国就接收了约8亿件此类包裹。一直以来,欧盟计划取消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约合171美元)的网购包裹的免税待遇,但该计划要到2028年才会正式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法国预算部长提议先行收取手续费作为临时过渡措施。不过,任何费用的征收都需获得整个欧盟的批准,并将适用于所有成员国。


    19分钟前
  • 辅助生殖进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助力“生育梦”。(新华社)


    19分钟前
  • 天猫618:取消满减缩短预售期

    5月7日,天猫公布618招商政策,较往年有多个变化,比如取消满减,仅采用官方立减一种优惠方式;缩短预售时间,拉长尾款时间等。同时,平台也在有意识简化商家参与流程,比如支持商家一次报名两个波段等。具体来看,活动节奏方面,本次天猫618仍延续了两波活动。第一波活动分为预售和现货两种形式。预售定金时间为5月13日20点到5月16日18点,尾款时间为5月16日20点到5月26日24点;现货时间为5月16日20点到5月26日24点。可以看到相较以往,预售支付定金的时间被缩短为了3天,反而尾款时间被拉长到了10天。(亿邦动力)


    19分钟前
  • 广东: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

    5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发放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推动全省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19分钟前
  • 日本儿童人口连续44年减少

    近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日,包括常住外国人在内,日本不满15岁的儿童人口为1366万人,比去年减少35万人;日本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1%,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均创1950年有统计以来最低纪录。数据显示,日本儿童人口自1982年以来连续44年减少。


    19分钟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渠道、用户与产品谈起,3000亿营养健康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577

( 0 )

( 0 )

( 0 )

2025-05-07 11:03

导读: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营养健康品市场规模已达2605亿元,2020-2024年五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0%,预计到2029年将正式突破3000亿元大关。行业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国内营养健康市场又呈现哪些趋势特点?


(图源:灼识咨询)


渠道更迭:直播电商与跨境电商飞速发展


此前,营养品观察曾发布过关于营养保健行业渠道变迁的文章(点击回顾:除了电商,保健品就没有好渠道了?),受互联网发展、权健事件爆发等因素影响,国内营养保健行业渠道已经逐渐从以直销、药店为主转向以电商为主,根据最新数据,中国营养健康品市场线上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46%增长至2024年的58%。


而在电商趋势之上再深究,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正在以高速增长的态势重塑消费习惯。


其中,直播电商于2017年开始加速发展,相较于传统电商“人找货”的形式,直播电商缩短了供应链,降低了供货周期和成本,消费者也能购买更高质价比的商品。而横向对比,相较于直播电商的“快乐老家”淘天,抖音这类新兴趣电商的直播增速更为迅猛。


根据相关报告,抖音电商平台2024年营养保健市场规模约为天猫平台的1.5倍,同比增长超50%,且近几年接连孵化出了诺特兰德、氧气能量、五个女博士、养能健等多个行业“黑马”。从销售方式看,由于市场还处于增量状态,品牌集中度较弱,抖音电商的保健品销售主要以达人直播为主,2024年1-11月达人直播销售占比为68.89%,但近两年品牌自营号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热度逐渐攀升。跨境电商是进口营养健康食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渠道,不仅可以免去冗长的注册备案流程以及高昂的认证费用,产品成分、功能上也更多样化,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根据最新数据,电商渠道中跨境占比已经从2022年的约43%增长至2024年的约50%,三年间增长近7个百分点。从平台分布来看,目前国内主流跨境电商渠道包括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抖音全球购、拼多多全球购,2023年分别占据36.6%、18.7%、12.3%、5.99%的市场份额,除了这些头部平台,还有卫品国际、快手全球购、考拉海购等,相关热门品牌包括Swisse、BLACKMORES、GNC、HECH、OLLY等。


在跨境营养品赛道,各大电商平台在今年还会展开更加激烈的角逐,比如天猫健康计划在今年推出5亿元惠商政策重点投入青少年营养、口服抗衰、运动营养等功能领域产品,重点引入海外优质品牌、药企和跨品类商家入局;去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健康与Swisse、GNC等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与六大品牌共同实现销售额增长300%的目标。


用户变化:营养补充日常化与年轻化并行


从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政策指引下,国民营养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营养保健品也从“特定需求”向“日常养生”演变,消费者服用营养健康产品的场景增多、使用频次提升,保健养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每天使用营养健康品的消费者占比从22%增长至近30%,而从不使用的消费者占比则从14%下降至4%。


此外,从用户分布特点上可见趋势:


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中老年群体仍是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最大最基础客群,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消费中,老年群体占比在50%以上;但与此同时,营养保健品用户群年轻化的态势亦十分显著。根据2024年1-4月抖音保健食品消费人群数据,24-30岁人群占比提升48%,31-40岁人群占比提升6%;


二是女性对营养保健更加重视,“她”经济成为营养保健市场重要增量,其中25-34岁女性是主力军,18-24岁的更年轻女性力量也正在迅速崛起,美容抗衰、视力防护、免疫与情绪、药食同源等是此类群体的健康消费关键词;


三是出生人口结构变化与科学育儿趋势下,青少年营养正在成为愈发重要的新增长板块。此前,天猫健康行业小二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品进入了飞速增长期,这是一个200亿规模的新市场,无路是头部营养品牌、药企还是母婴品牌都将其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点击回顾:百亿青少年营养,健康头部品牌新战场


产品创新:功能精准化与形态体验升级


为了满足日常化和年轻化的用户需求,产品创新也愈发往功能精准化、形态多样化和休闲化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维生素矿物质这类传统补剂虽然依旧是营养保健品的品类大头,但创新成分(如麦角硫因、NMN、PQQ、南非醉茄、HMO等)、功能(如运动健康、情绪管理、美容抗衰等)的功能性产品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数据,2020年至2024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大约从250亿元增长至约3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显著高于整体营养健康市场增速。


此外,从产品形态上看,营养健康产品正在通过增强口味、提升口感、改善食用方式等途径向零食化发展,满足更大范围消费人群的需求。其中,软糖和饮品等常见的零食态营养健康品在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软糖销量从2022年的约5%占比增长至2024年的近10%,年复合增长率约40%,而饮品销量占比从2022年的约10%增长至2024年的15%,年复合增长率近30%。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头部营养代工厂的产能发展方向上,根据仙乐健康财报,其核心剂型为软胶囊、营养软糖、饮品,创新剂型则包括植物基软胶囊、凝胶软片、爆珠、肠衣软糖、脆皮凝胶糖果、固体饮料、乳态饮,2024年公司软胶囊和软糖产品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47.10%、23.63%,同比增长29.91%、34.54%,2025年将继续围绕三大核心剂型加强壁垒建设和产能优势。


此外,数据显示,近50%的消费者认为口味是选择营养健康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水果风味、低糖配方和天然提取物等都是品牌重要革新方向,通过多元化口味和剂型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用户粘性,从而推动行业向“美味+健康”双重满足的方向发展。


行业合规:品质需求凸显与监管政策收紧


在渠道、用户、产品不断革新的同时,营养保健食品规范化也逐渐成为品牌和行业把握长期主义的重要共识。


从目前来看,国内代表保健品规范化的“蓝帽子”认证在用户意识和市场占有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最新报告,国内仅有半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蓝帽子的含义较为了解,但在正确认知蓝帽子标志含义后,有87%的消费者表示会优先购买蓝帽子保健品。而2024年,天猫蓝帽子保健食品市场份额仅占保健食品总类目的5.9%,抖音电商占比更小,为2.95%。


相对而言,不具备“蓝帽子”标识的普通营养品以及海外营养品占据了营养健康市场的大部分市场,在行业集中度低和白牌扎堆的情况下,众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负面舆情。今年3月15日前后,央视等主流媒体相继曝光国内保健品乱象,涉及虚假宣传、伪造假货、私域诈骗等。4月27日,央视新闻还就跨境营养品“挂羊头卖狗肉”的监管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批评。(点击回顾:别让“假洋牌”,毁了跨境保健品


除了媒体层面的频繁曝光,国家政策和平台监管方今年以来也在不断约束产品质量和行业风气。比如快手、微信对养生内容直播违规引流进行打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完成保健食品企业首轮检查过后,宣布下一步将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以及发布新规约束预包装食品营养标识和加强食品营销监管等。众多头部品牌也逐渐意识到产品规范化的重要性,开始加快推进营养保健产品蓝帽子认证进程。


此外,虽然目前国内针对跨境营养品的监管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但央视新闻的着重报道无疑也为其下一步发展敲响警钟,相关跨境企业和品牌在产品成分、配方等方面需要主动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产品宣传层面更要严守诚信底线,守护消费者信任与信心。


参考资料:

1.灼识咨询-中国营养健康品行业概览

2.东吴证券-保健品行业:新消费驱动保健品增长

3.解数咨询-2024保健品行业年度复盘

4.博观研究院-2025年跨境进口保健品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5.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女性品质生活趋势洞察报告

6.天猫健康-2024蓝帽子国内保健品消费趋势报告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