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飞鹤、伊利、君乐宝三巨头齐聚,特配粉如何做出新花样?
导读:2025年,特配粉赛道热度依旧不减。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公布了新一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批件(决定书)的邮寄详情单。名单中,专业营养品牌汤臣倍健、深耕特医领域的圣桐及多家实力乳企赫然在列。近年来,重注特配粉似乎已成为国内外乳企抢占奶粉市场的差异化竞争路径。
为何乳企都扎堆入局特配粉赛道?特配粉目前呈现出怎样的市场竞争格局?未来赛道走势又是如何?
从小众需求到主流赛道
各大乳企争相布局
雀巢、达能等外资乳企,凭借持续迭代的科研能力与“硬核”的产品实力成功击破用户心智后,特配粉这条曾经鲜少有品牌深耕的“窄路”,如今正逐渐变得热闹非凡。
随着布局品牌的增多,特配粉赛道已然不能再被视为“小众”领域。除圣桐特医、宜品特医、贝因美等较早一批入局特配粉赛道的品牌外,飞鹤、伊利、君乐宝、圣元、澳优、和氏等实力玩家的加入,正在让特配粉赛道形成蓬勃发展的市场竞争格局。
细究之下,特配粉之所以能成为众多乳企争相进入的领域,其背后是用户需求、市场推举、政策支持等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聚焦用户需求,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据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每8个婴幼儿就有1个过敏,我国2岁之前的宝宝超过40%正在或既往发生过过敏性症状;另一方面,在精细化育儿浪潮推动下,消费者对特配粉关注度持续走高,特配粉市场容量持续扩大。据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淘天平台特配粉销售额同比增长57.9%,增长幅度位居婴童食品大盘首位。
立足渠道利益,不同于其他类目,特配粉向来是一个刚需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品类,因此愈发受到渠道关注。浙江一母婴店店主表示:“在我们的门店中,特配粉呈几何式增长,深度水解、适度水解、早产奶粉等势头都很不错,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广东地区一母婴店老板表示:“特配粉这两年越来越猛,科学普及让妈妈们越来越懂产品,外加环境因素、疫情因素、气候问题导致孩子过敏现象越来越高发,这也带动了特配粉的增长。”
着眼政策端来看,2016 年特配粉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自此相关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接连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条例,进一步规范我国特医食品的顶层制度设计。
从粗放到精耕
特配粉产品升级路径明晰
在多方力量推动下,特配粉市场也从粗放式发展逐步迈向精细化运营时代,细分化、专业化成为产品升级的必然方向。
从产品覆盖范围来看,当前市面上现有的特配粉多集中在全营养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碳水化合物组件配方、蛋白质(氨基酸)组件配方、低/无乳糖配方及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产品上。而针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及遗传代谢病(如甲基丙酸血症、苯丙酮尿症等)的特医食品,由于受众群体较小或研发难度较大,在市面上仍然较为匮乏。基于此,低敏特配配方及围绕遗传代谢病患儿特殊需求打造的特配配方,或许将成为未来品牌可尝试的方向。这一趋势也进一步说明特配粉依旧是一个亟待深入挖掘的蓝海市场。
此外,就从当前母婴市场来看,分龄、分阶、分段已成为当下婴童食品赛道较为明晰的进化方向,此举不仅可以满足新生代父母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喂养理念,还可为品牌提供新的产品创新方向。聚焦特配粉市场,虽然品牌设定了产品的适用人群,但目前适用范围仍较为宽泛。据公开资料显示,当下多数特配粉品牌目标受众群体主要集中于0-12月龄婴幼儿人群。虽然部分品牌推出了适用于1-10岁宝宝的特殊配方奶粉,但此类产品在市场中的数量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品牌若能进一步细化年龄区间,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分龄产品,或能在用户心中树立起专业、精准的品牌认知,强化品牌价值壁垒。
总的来看,在消费市场持续变革及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双重机遇下,特配粉赛道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究竟哪些品牌能稳站C位,重塑特配粉市场竞争格局,我们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