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新西兰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16%

    伊利旗下的Westland Milk(威士兰乳业)和Oceania Dairy(大洋洲乳业)两家新西兰公司上半年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期内合计收入同比增长16%,税前利润也增长了12%。公司预计,到2026年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攀升。(Inside FMCG、小食代)

    1天前
  •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其中包括一款以乐高经典黄色为主色的7号比赛用篮球,以及活泼亮眼的黄色T恤。这些新品于2025年8月2日正式发售,覆盖了穿搭、运动与日常多重需求。(酷玩潮)

    1天前
  • 泡泡玛特与优衣库达成合作

    8月13日,泡泡玛特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其旗下热门IP角色LABUBU和ZIMOMO将于优衣库服装联名,双方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UT将于8月22日正式发售。(泡泡玛特)

    1天前
  • 爱婴室上海新开一店

    8月12日,爱婴室宣布其上海巴黎春天浦建店将于2025年8月15日至8月17日盛大开业。该新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18号巴黎春天三层102号商铺。为迎接新店开业,爱婴室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包括孕妈进店可获赠好礼,以及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的满减促销。(爱婴室官方)

    1天前
  • 帮宝适发布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

    8月12日,全球知名婴儿护理品牌帮宝适,携手央视网、中轻纸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及全球权威皮肤专家,在京隆重发布帮宝适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同时宣布帮宝适“护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多地加码失能老人补贴,哪些养老赛道将迎来红利?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596

( 0 )

( 0 )

( 0 )

2025-08-13 15:38

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导读:近日,全国多地相继启动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工作。7月29日,重庆率先公布相关工作对接热线;8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宣布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补贴发放,并已取得实际性进展;8月11日,浙江公布试点方案,明确居家和机构养老差异化补贴标准。


短短半月内多地密集推进,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每月800元的补贴能否真正缓解家庭照护压力?又将透露出哪些产业机遇?


释放哪些信号?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7月23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补贴政策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覆盖范围精准,面向经统一评估认定的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但正在享受特困供养、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补助等政策的老人除外;


二是使用灵活,既可用于居家上门服务,也可用于社区或机构养老,补贴内容助餐、助浴等“六助”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


三是时效性强,电子消费券最高可补贴800元,当月有效,次月失效。


选择此时推出补贴政策,背后是迫切的现实需求。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500万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预计到2050年将达5800万人左右。老年人患病率是整体人口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平均超过8年。面对如此庞大的照护需求,补贴政策的实施将为千万家庭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那么从实际层面来看,每月800元的补贴,能发挥多大作用?老年行业观察算了一笔账:



以某APP为例,居家上门护理的市场价约为100-250元/次。若按每周使用3次基础护理服务计算,每月费用在1200-3000元之间。按照居家养老最高500元消费补贴(浙江省将对享受补贴的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每月分别以消费券形式发放500元、800元的补贴)40%抵扣比例来算,每月相当于可节省17%-40%的费用,确实能减轻部分负担。


但对完全失能老人而言,24小时照护的月成本约为4000-7000元,800元补贴就显得杯水车薪。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政策允许与长护险叠加使用。以湖北荆门市为例,长护险每月最低可报销1200元,理想状态下叠加补贴合计约节省2000元,能覆盖约1/3到1/2的照护成本。


哪些细分机会值得关注?


消费补贴的直接作用是拉动养老服务需求,但更深层的影响在于重塑市场格局。从商业层面看,三类领域值得关注:


首先是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包括专业的上门护理服务机构、网络对接平台、适老化改造公司等。目前这类供给严重不足,尤其在农村。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服务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尚处早期。具备培训体系和服务网络的企业,可能迎来快速增长。


其次是社区养老运营商。政策鼓励老人使用日间托养、助餐等服务,但许多社区站点因客流不足难以盈利。补贴若能带来看得见的消费增量,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第三是智慧养老技术提供商。这电子消费券发放的数字化或将倒逼养老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目前主要存在三类机会:一是智能监测设备,如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仪、跌倒报警器等,这类产品能有效降低人工照护成本;二是服务管理系统,包括补贴核销、服务追溯等功能的SaaS平台,帮助机构实现规范化运营;三是远程医疗系统,通过视频问诊、电子处方等功能延伸医疗服务半径。


此外,政策可能间接利好养老辅具和适老化改造行业。补贴虽未直接覆盖这些领域,但老人获得照护支持后,家庭更可能额外投入改善居住环境。例如,日本在推行类似政策后,电动护理床、防滑地板等产品的渗透率显著提升。


结语:


失能老人消费补贴的落地,不仅是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的倾斜,更是银发经济从“无序扩张”转向“质量升级”的信号。对企业而言,抓住政策红利需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提升服务的可及性与性价比,二是拥抱技术创新与跨界融合,方能在银发经济浪潮中占据先机。


(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与观点交流,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