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2天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2天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2天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电商增长放缓,京东重押线下触达中老年群体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613

( 0 )

( 0 )

( 0 )

2025-08-28 15:18

导读:电商增长放缓,京东重押线下触达中老年群体


2025年,京东线下扩张明显提速。京东MALL加速开店,七鲜美食MALL以哈尔滨为起点启动全国扩张,同时外卖专门店“七鲜小厨”落地并计划规模化复制。此外,京东还开设了首家折扣超市,并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市的收购。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京东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多个领域的完整线下生态链。


有分析指出,当前线上红利渐退,而线下商超能够触达中老年等线上难覆盖的消费群体,这正是京东重仓实体、寻找新增长入口的原因之一。


京东线下布局现状?


目前京东的线下布局已经形成清晰的业态矩阵。京东MALL作为旗舰业态,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单店面积普遍在3-7万平方米。除餐饮、书店、汽车等业态外,其他全部采用自营模式,涵盖家电、数码、家居等核心品类。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24家京东MALL投入运营。这种大店模式依托京东线上供应链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同价同服务。

在生鲜商超领域,七鲜超市采取“1+N”的创新模式。以区域为单位设立中心店,配套多个卫星小店作为前置仓。京津冀是重点发展区域,计划年底前在北京实现100家店仓全覆盖。七鲜的目标客群主要是都市白领,提供即时配送服务,单店覆盖半径3公里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京东加速了创新业态的布局。七鲜美食MALL在哈尔滨首店取得亮眼表现后,正在向北京、西安等城市扩张。这种集合了30多个餐饮品牌的综合体,既提供堂食也支持外卖。与此同时,专门做外卖的七鲜小厨也在北京开出首店,主打10-20元的平价快餐。


在折扣零售方面,京东采取了渐进式发展策略。先是在2024年通过华冠超市试水折扣模式,经过一年验证后,于2025年8月在河北涿州开出首家京东折扣超市。这家5000平方米的门店精选5000多款民生商品,开业两天就吸引10万人次到店。


此外,京东还与海澜之家合作发展奥莱业务,并通过收购香港佳宝超市布局大湾区。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京东“全渠道+多业态”的线下零售战略,覆盖了从家电到日常生鲜、从品牌服饰到餐饮服务的完整消费场景。


电商增长放缓,

银发经济成新机遇


京东加速线下布局的背后,是电商行业增长放缓的客观现实。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过去几年618大促期间,电商行业增速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22年全网销售额还能保持20.3%的增长,到2024年已经转为负增长7.0%。细分来看,传统综合电商增速从17.5%降至-6.9%,曾经高速增长的直播电商也从124.0%回落至12.1%。这些数据表明,线上市场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随着互联网渗透率接近饱和,电商平台获取新用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银发家庭在线下渠道的花费占比超过50%,且增速超过10%。除大卖场外,其他线下渠道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增长。这些中老年消费者在超市、便利店和杂货店主要购买米、调味料、油、牛奶等日常刚需品类,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


而这一消费习惯也正在重塑零售市场格局。我国3.1亿老年人构成的银发经济市场,年规模达7万亿元,呈现出高频消费、品牌忠诚和品质升级三大特征。他们不仅购买生活必需品,更将购物视为社交活动,这种复合需求为零售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空间。京东布局线下,正是瞄准这一结构性增长机会,通过满足老年群体“看得见、摸得着”的购物偏好,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瞄准银发消费特征,

平台竞逐“线下+服务+性价比”


老年消费市场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价格敏感、品牌依赖和社交需求。


京东的线下布局正是围绕这些特征展开的。七鲜美食MALL引入了多家老字号和非遗美食,这些具有历史记忆的品牌更容易获得老年消费者信任;京东折扣超市则主打高频刚需的民生商品,1.99元/斤的麒麟西瓜、5.99元/斤的猪前尖肉、9.9元30枚的鲜鸡蛋……通过供应链优势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图片来源:京东黑板报)


与此同时,其他平台也在探索类似路径。阿里旗下的盒马NB业态聚焦社区生鲜,目前已在全国布局300余家门店,其35元的客单价在社区超市中保持领先优势;美团计划于8月29日在杭州开出首家“快乐猴”社区折扣店,重点品类价格对标盒马NB但低10%-30%;饿了么与广州市民政局合作推出“助老e餐穗享颐年”项目,计划覆盖全市长者饭堂,为300万老年人提供智慧助餐服务。


这些动作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电商平台正在从单纯的线上流量争夺,转向“线下场景+精准服务+性价比”的全新竞争维度。这种转型背后,是对3.1亿银发人群“既要实惠、又要品质、更要社交”的复合需求的精准把握,推动零售企业通过重构消费场景和服务体验,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