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从jELLYCAT到 LABUBU,毛绒玩具何以成为流量新宠?
2025-06-25 11:27
代工模式弊端暴露?纸尿裤工厂溯源成品牌第二张“营业执照”?
2025-06-23 13:03
重构增长生态,激发无限可能!2025母婴红人大会重磅官宣
2025-06-30 19:10
福寿康、京东健康领跑,500亿居家养老市场谁能乘风而起?
导读: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1亿,其中约90%选择居家养老。这一庞大的群体催生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6年,中国居家养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上门护理到适老化智能设备,居家养老正逐渐成为一个融合科技、医疗与服务的综合性赛道。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试图在“夕阳红”中挖掘“朝阳产业”。下面,让我们盘点几家各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看看哪些玩家正引领行业变革。
专业居家护理:从日常照料到医疗协助
居家护理类企业以专业护理服务为核心,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康复护理、医疗协助等服务,代表企业有福寿康、颐家等。
公开资料显示,福寿康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较早进入居家护理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医疗护理站+社区照护中心+养老院”三级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居家、社区、医院的全闭环服务场景。主营业务聚焦居家社区养老照护,收入主要来源于长期护理保险,同时拓展了24小时专业陪护、上门助浴、辅具租赁等50余项增值服务。2023年,福寿康完成C+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数亿元。目前业务已覆盖全国超60个城市,拥有302家医疗护理站,年服务量达2000万人次。
颐家的总部同样位于上海,其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领先的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公司将美国先进的照顾模式本土化,为高风险长者提供集未病防治、居家照护、专业护理、康复管理、心理疗愈、营养支持及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收入来源同样依靠长护险支付,同时拓展商业保险合作和C端自费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自主研发的智慧养老系统和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体系。2023年,颐家营收接近10亿元规模,业务覆盖上海、广州、成都等40余个城市,年服务超800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平台:打破时空的健康服务
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巨头,它们凭借技术优势和流量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务。
京东健康成立于2019年,最初以医药电商为主要业务,现已构建起“医、药、检、诊”的完整生态体系。其业务模式主要以“商品+服务”为核心,通过医药电商销售健康商品,同时提供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服务。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京东健康商品收入达到293亿元,同比增长22.7%;服务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4.4%。平台年度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日均问诊量超过50万单。在老年服务方面,公司推出“长辈专区”,涵盖监测治疗、起居护理等八大类目,并上线“京东护士到家”服务,目前已吸引超过1.2万名护士入驻。
阿里健康于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其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中信21世纪,后由阿里巴巴集团整合成为大健康核心平台。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核心平台,公司依托支付宝和淘宝的流量优势,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其商业模式以医药电商为基础,逐步拓展到在线诊疗、上门护理、陪诊服务等领域。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年,阿里健康总收入达305.98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增长62.2%。
互联网医疗平台:打破时空的健康服务
适老化产品同样是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部分,其涵盖智能设备、家居改造及日常用品等多个细分品类,旨在提升老人生活安全性与便利性,科大讯飞、海尔集团等科技企业已深度布局这一领域。
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15年起开始探索科技适老相关产品。公司基于智能语音技术优势,推出了多款适老化产品,包括智能语音遥控器、AI助听器、健康监测手环等硬件设备,以及老公益课堂、在线医疗、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家居等。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09.11亿元,同比增长17.01%,其中智慧医疗业务营收达2.76亿元,同比增长21.09%。
海尔集团于2022年正式布局适老产业,基于智慧康养解决方案,覆盖健康、卫浴、睡眠、出行、康复五大场景。2025年6月,海尔推出银发经济专属品牌Haiercare,并发布了智能护理马桶、远红外理疗垫、便携血压计和AI外骨骼机器人等新产品。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6%;智慧家庭场景品牌月活跃用户突破1200万,连接智能设备超5270万台。
结语:
当前,家养老服务行业正在从过去零散的服务模式逐渐整合为更加系统化、生态化的新形态。未来十年,随着智能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支付方式更加多元、服务内容日趋全面,整个行业将迎来更成熟的发展阶段。对企业来说,既要抓住政策支持的机会,也要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通过加强合作、优化服务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更稳健、更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