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天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天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天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天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中国早教行业 是“红海”还是“蓝海”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924

( 0 )

( 0 )

( 0 )

2016-07-04 09:47

导读:对于于早教行业,有人称其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支原始股”,更有人将其誉为“永阳产业”。随着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投入。而孩子作为中国家庭的核心,其在体能、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更可谓是整个社会所关心的焦点。同时,中国庞大的婴幼儿人口规模,更加赋予了中国早教行业无限的发展潜力。据有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家长把对孩子教育的投资排在首位。

提到早教,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存在不准确的理解。从其本身所包含的概念来看,一般人的思维定式会将其认定为是学龄前的课业教育;但其实早教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首先从早教的受众群体上讲,通常是指从出生到六岁左右的儿童;近年来,甚至有专家将胎教也纳入早教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所谓的“学前教育”早已不只局限在语数英这类“学科化”教育中,而是更多地侧重于“益智”,即对孩子早期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尤其是身心健康的培养。

另一方面,放眼当今中国的早教市场,多以早教机构受众最广、风头最盛。中国父母们通常面对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可以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并不充裕。另外,由于新一代父母们的很多观念比之上一代有着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教育理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早教机构应运而生,成为了缓解中国父母工作及育儿压力的上佳选择。并且,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愈加苛刻和复杂一一定位高端、功能齐全的早教机构接踵而生。父母们对孩子的早期发展十分关注,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目前,尤其是在一、二线发展较快的大城市,越是高价的早教机构越是呈现风靡之势;在家长的心中,更高的价位自然伴随着更高质量的服务与教育水平一一为了给孩子打造最好的未来,在花费上当然不会吝啬。这样的市场需求极大刺激了国内早教市场的发展,甚至已经出现“天价幼儿园”之说。据有关报道,目前国内一些颇受追捧的“天价机构”年收费已高达六万,比肩普通大学四年的学费总和。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早教机构的市场规模势必有望再创新高。但蓬勃的市场前景更需要行业标准的规范与从业各界的配合,所以未来早教机构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空间。当然,不止早教机构,琳琅满目的早教用品诸如益智玩具、学习机、教具等也在国内早教市场占据着不小的份额。尤其最近几年,广大中国父母们愈加重视婴幼儿的教育,不仅是专门的早教产品,很多婴童用品的其他品类在功能与设计上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入早教的概念。

当前国内婴童用品市场的发展吐火如荼,各类品牌云集。在这当中,国外品牌凭借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技术及产品理念在国内市场极受欢迎。但国内早教市场的品牌构成情况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现象。尽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毕竟早教是更偏向文化属性的行业,中西方的文化差距使得国外品牌若想在国内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有着一定难度。由此看来,本土品牌在国内早教市场则更占先天优势。然而,80、90后父母是观念较为开放的一代,受西方文化影响也相对较深,所以国外早教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其实有着不错的基础,他们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化操作,构建品牌特色,从而逐步征服广大中国消费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目前国内早教市场强势品牌并不多见,所以能够准确抓住品牌市场定位及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将有更多取胜的机会。

品牌效应不论在各行各业都是无可挑剔的制胜法宝,尤其是在早教市场。与其他婴童产品不同,教化与影响是一个需要时间作用的过程,因此早教机构或是早教产品效用的好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反馈。所以,品牌的好评度与权威性无疑是左右消费者决策制定的有利因素。另外,当前的年轻父母们与其父母一辈相比拥有更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的认知里,品牌和质量是直接挂钩的——好的品牌就意味着优质产品和服务。因而对于早教行业更不例外,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至7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针对其不同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影响,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孩子幼时所接触到的一切对其终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消费者们理所当然更加追求好的品牌,以期得到最优的服务。

有人认为早教行业是婴童产业中的“红海” 发展成熟,竞争激烈;同时,还有人认为它是整个婴童产业中的“蓝海”—— 尚有无限商机可待开发。然而,不论是“红海”还是“蓝海”,早教行业作为广大婴幼儿精神食粮的供给来源,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不断向前推进,谋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文章来源:光明网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