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产康市场爆发,三大因素驱动行业新增长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6611

( 0 )

( 0 )

( 0 )

2020-01-16 09:35

导读:二胎开放及新生代女性对产后恢复的需求增强,助推产康经济爆发。但人口红利消失后,产康行业如何实现逆增长?1月9日,在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看见·年轻家庭增长力!2019中国母婴企业家领袖峰会暨第五届樱桃大赏颁奖盛典”上,蓝丝带联合创始人姜宗克针对当下消费者、行业认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以下为精彩演讲内容:


1.png


在人口红利慢慢消失的时候,产康行业是如何实现逆增长的,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产后妈妈对于产后恢复的认知度在慢慢的提升;另外,从2010年的几百家产康门店到2019年的17000家左右,整个社会促进了这个行业的高速发展。


三大因素创造产康行业新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行业,产康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可以从市场容量、消费趋势、需求趋势三个方向去分析。


第一、市场容量。二胎放开后,出生人口在1300~1800万之间,测算市场容量以1400万为例,其中产后恢复行业针对的是产后0-3年的产后妈妈,愿意做产后恢复的妈妈大概占到30%左右,这么算下来,一年的准客户群大约在1260万。产后门店的单店容量大概在200人,那么产后门店的需求量在63000家。网络数据显示我国的产康门店在1.7万家左右,实际存活的门店是1.3~1.5万家。目前产后妈妈愿意做产后恢复的已超过30%,随着观念的普及和行业的发展,这个占比会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刚需项目,所以产康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


第二、消费趋势。2016年后二胎放开,70、80后开始生二胎,她们年龄偏大,比较注重备孕调理,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花钱;另外90、95后新生代的产后妈妈,对于新事物接受度比较高。这两部分人群促进了整个产后恢复行业的发展。现在的消费者对于健康、品牌、口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未来的产康行业一定更趋向于品牌化,更趋向于专业化。


第三、需求趋势。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产后妈妈认知度的提升,对孕产护理项目的需求开始增多。从简单的解决产后造成的体型体貌单一项目需求,到涵盖孕前、产中、产后1330天全系统打造健康、身材等多种需求,衍生出了更多的项目。


产后恢复四大业态模式解


目前产后恢复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形态,分别如下:


2.png


1、母婴店中店。由于母婴店跟产后恢复的贴合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的店里做了简单的几个项目。一段时间发现,店中会员有产后恢复的需求,但不在我店里做。有着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母婴店存在比较大的优势如资源,会员比较多。但也存在劣势如项目少,面积和仪器限制了一些项目,并不能很好的开展。另外,部分的母婴店存在专业性上的不足、所以客户黏度也非常低。


2、月子会所店中店。月子中心做的产后恢复,优势和母婴店一样也是资源多,而且月子中心的产后恢复是直接消费的。现在的月子中心产后项目跟月子项目是直接打包的,但是同样这些项目也存在这项目少、周期短的劣势,因为月子中心整个消费周期就是30天,最长也就42天,但是产后恢复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总共涵盖1330天的系统项目,用户在产后恢复的42天里能做的项目是有限的。除此之外,它还存在选址上的劣势,一些月子中心倾向选址偏远、环境优美、装修高大上的地方,但现在的产后妈妈多数以就近消费为主,对于月子中心来说,这是需要改变的地方。


3、医院内产康室。医疗的助推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2016年医疗系统开始加入产后恢复。因为医院的加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产后恢复的项目。竞争变大了,同样产后恢复的市场的蛋糕因为医院的加入也开始变大。医院相对于其他的产后恢复中心优势就是专业性、资源,缺点则为项目少、周期短、体验差。此外,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面,医院就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在此前提下,新生代妈妈会去医院做产后恢复吗?这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4、专业品牌店。像蓝丝带这样的专业品牌店,优势就是技术、产品、服务性做的比较好,劣势是缺少资源、房源,现在如果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单独开店发展很难。


这四种形态都存在自己的优缺点,资源、项目、专业度等都是痛点,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产后恢复中心一定是这几种形态的结合,大家达到资源的利用,达到共生共赢的状态。


后母婴市场如何共生共赢


目前,蓝丝带门店近1000家,实际的老板只有600个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2018年的时候,我们发现装修高大上的1000平门店,远远没有5个200平的小店有影响力,于是2018年提出1541模式,即1个老板,5家分店,40个员工,合计1000万营业额/年。从母婴行业来说,“1”可以是一个母婴店,母婴店都有很多会员,但是店中店的模式很难发展起来。所以,母婴店、月子会所等机构可以考虑与专业产后恢复中心强强联手,共同建立生态圈。


大家都在讲渠道下沉,蓝丝带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服务下沉,以淄博为总部,成立了五个分公司,分别是杭州、济南、长沙、沈阳,2020年成都分公司将会启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蓝丝带最初定义为一个服务性的公司,为加盟商提供更多的服务,而成立分公司承担的责任有两点,一个是为加盟商服务,另一个是在比较大的城市去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以后的加盟商提供更高端的服务。


“让妈妈健康更美丽是我们的价值观,其次让女性创业更成功“,是在产康行业耕耘10年对我影响最深的话。”2020年挑战与机会并存,就像蓝丝带的CEO张国文讲到的,我们要向内求得力量,向外获得共生,希望以后能和更多的母婴人携手共进,一起携手解决更多的妈妈产后问题,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