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全民“宅”在家,新型肺炎疫情对母婴线下零售业影响到底有多大?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009

( 0 )

( 0 )

( 0 )

2020-02-17 12:31

导读: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然而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作为2020年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让本有机会再掀消费高潮的新年新期待的预期分分钟落空。不少人在本是消费旺季的春节期间选择待在家里。然而市民“闭门不出”难以产生消费,对于服务消费,包括旅游、交通、娱乐、零售、餐饮等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于线下中小零售商来说,摆在面前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却无可避免,整个零售业承压加剧。


购物中心:歇业终端现金流


有记者近日走访多个购物中心发现,往年人满为患的购物中心如今门可罗雀,商场纷纷把开始营业的时间推后和提前打烊,不少商铺已经关门。就现阶段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购物中心选择暂停商场营业以及缩短部分商场的营业时间,商场恢复营业的安排会根据疫情实时情况做进一步沟通。


确实,由于疫情导致的客流减少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百货和购物中心的生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尽管截至2月3日,全国已有77家商业地产宣布减免租金计划,但由于营业暂停导致的收入与现金流的中断和不可避免的工资等固定支出,让各大百货商场在这场疫情下经营艰难。  


另一方面,突如其来愈演愈烈的新型肺炎疫情更多影响的是社交性需求,对于购物中心的餐饮娱乐版块势必会造成较大的冲击,换句话说,餐饮娱乐占比越高,受到的冲击也就越大。


连锁超市:供应充足,人手不足


有关超市的新闻,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疫情防控形势下,一些商家在进货及销售成本并未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哄抬蔬菜价格,受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查处。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例,绝大多数超市仍遵循“不涨价,稳供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超市弥补了电商渠道断货和物流变慢的限制,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回流。有数据显示,北京46家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节日期间蔬菜供应量比平日增长10%左右,其中新发地批发市场28日蔬菜上市量达到1.14万吨,比前一天增长34%,比大年初一增长73%。


然而,超市仍是困境不断。一方面,假期返乡潮导致工作人员短缺,加之因防疫而做出的测量体温、消毒杀菌等额外工作使得超市人手不足,工作量激增。另一方面,因过年囤积的大量的烟酒等年货商品使得超市的资金周转压力大。


社区便利店:即来即取,安全便捷


新零售的战火蔓延到线下后,社区便利店由于门店小、密度大、贴近社区生活,能产生网络效应的小零售业态,无论对电商还是传统商超,都是不能失去的战略要地,腾讯、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电商巨头以及老牌零售商纷纷进军。众所周知,社区的优势在于人流较稳定,常住容易产生粘性,家庭消费频次高、复购率高。在商品选择上,一般都会选择高频、刚需的生鲜品类切入,逐渐拓展到零食、米面粮油等家庭日常消费品。


疫情之下,社区便利店快速调整门店内的商品结构,增加必需的生鲜供给,方便居民就近采购,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另外,不少社区便利店多以“社区团购”为主,面对疫情之下配送人力缺乏问题,便利店顺势而为,多采取“线上订货、门店自提”的方式,让消费者提前网上下单,便利店主备货打包,消费者即来即取,大大提升安全性和便捷性。


母婴店:进货难、配送难


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的,病毒之下,我们困锁家中,停工停学,视野所及,万里空巷。母婴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盘,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线下母婴店作为母婴零售的重要业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告急的不仅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尤其是在疫情较为严重、防控十分严格的江西鄱阳县、湖南岳阳及整个湖北地区,婴幼儿奶粉成为稀缺资源。进货难、配送难已成为当地母婴门店的常态,部分门店奶粉库存仅够维持一个星期,就连上游厂商也无法有效解决物流问题。


其实目前多数奶粉企业均在正常生产,产品充足,物流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快递也积压在物流点......需要经过多层对接周转才能送达门店。于是,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建立“绿色通道”的呼声愈发高涨。


疫情之下,无客流只是暂时的,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人们终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不止是零售业从业者,我们希望每个行业的你,都能挺过来。最后,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希望零售人的春天快点到来。


部分内容参考:凯度咨询、新华网


文章来源:新母婴店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