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疫情之下,美吉姆、金宝贝早教机构积极探索线上模式可行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6774

( 0 )

( 0 )

( 0 )

2020-03-06 11:43

导读:在疫情面前,活下去显得无比重要。近日,传统教育机构线下业务陷入停滞阶段,为了弥补不足,一些机构开始尝试将线上课程。


作者:幼教观察


美吉姆、金宝贝早教机构探索线上产品


今年1月底,美吉姆推出“美吉姆在线”付费项目,此产品面向其全国40万会员免费开放。据美吉姆互动平台介绍,上线24小时,总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0万人。去年6月份,美吉姆就已在透露,公司正在筹备在线早教产品,在疫情期间推出在线课程,可谓是赋予了特殊的使命。

 

但翻看此前美吉姆公告,发现在2019年美吉姆就已将“加快研发线上产品”定为其经营战略目标之一,此外,在半年报中也在提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可发掘衍生产品、线上内容等。可见筹备线上课程是一直在做的事情,但对于线上产品的打造,公司按照既有节奏开发线上课程,但做线上是为了和线下相辅相成,不是要做线上独立品牌。

 

此外,公司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95节线上课程,不过,美吉姆也在低调进行线上内容销售,查询美吉姆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除了95节免费内容,美吉姆也上架了需要付费的线上欢动课。

 

2019 年美吉姆(002621.SZ)三季报显示营收4.82 亿元,同比增203.75%。2019年上半年,总门店数达478家,公司加速布局三四线城市,同时加密一二线门店,区域上加速布局公司门店相对较少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据了解,目前美吉姆公司总部已经复工,但早教门店开业仍需等待各地政府指令。

 

有备而来的早教巨头并非一家。

 

另一早教机构金宝贝对全国0-6岁宝宝家庭,免费开放金宝贝VIP馆权益90天。此“金宝贝启蒙APP”在2019年4月份推出。在2月份,据公开资料显示,非金宝贝用户完成注册并使用超过数十万。同时去年6月运动宝贝也上线同伴贝宝,不仅有分月龄的早教盒,APP还作为在线早教课的承载平台。此外,近日红黄蓝联手网龙控股,将开发在线学前教育平台和产品。

 

从中可以看到,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之外,早期积极布局在线工具产品的机构,对于此次疫情利用技术积极的应对。对于线下服务无法开展时,早教机构及时上线线上资源,既可以延长会员服务起到导流效果,也是对线下的一个补充。

 

研究发现,从人群上划分,0-6岁的儿童启蒙教育和18岁以后的成人教育的渗透率会明显高。虽然在线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机会,但入局者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在线产品的变现模式。在线教育属于服务业,如果产品同质化严重,则不会造成规模化、口碑化,盈利则变的困难。在线产品,目前变现模式不清晰,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市场验证。

 

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

 

2019年,教育行业就已经出现了诸多资金流断裂、跑路、关店的机构,疫情来袭,2020年,教育行业将迎来更为艰难的一年。

 

早教行业多以线下机构为主,线下机构就需要直面正视现金流背后隐藏的危机。从运营成本来看,一二线城市为主的早教品牌影响较大、风险也大。偏远地区、三线、四线城市风险小些。对于机构来讲,房租、营运成本、教师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同时由于早教属于消课制,因此如果孩子缺勤,学费将退还给家长,在资金方面也就为机构带来了不稳定状态。在疫情期间,退费用户难以留存。


此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运营痛点。在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规定,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在新政策影响下,原来以预收费的大量现金流为支撑去开新店的模式,是否还可以持续下去?显然是要看核心实力的。

 

当下,疫情事件已影响春招,若持续至4月-5月,将进一步影响暑期招生,届时行业将迎来洗牌整合期。在疫情背景下,早幼教机构的经营逻辑到底有没有变?虽然早幼教行业不涉及义务教育,但政策扶持的背后其核心在于国家生育率的提升。对于儿童早教的选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对早教培训的投入是不遗余力,所以早幼教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能否切入2岁之前年龄段。相信此次事件过后,教培机构为了增加抗风险能力,线上、线下一体化将变的非常必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