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涨价”还是“不涨价”?纸尿裤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352

( 0 )

( 0 )

( 0 )

2020-04-01 10:26

导读:此前,纸尿裤关注在文章《终于,有纸尿裤厂家明确表示提价了!》(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中提到,一批纸尿裤企业及无纺布生产商已率先开始提价。从2月下旬开始,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的少数中小纸尿裤企业已经发出调价函,取消原有的价格体系,产品单价上涨幅度基本在5%以上。


作者:纸尿裤关注


但在天猫、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各品牌旗舰店里,纸尿裤价格变化幅度不明显,按平台一贯的玩法,在近期三八节这样的大促节点优惠力度较大,很多宝妈也趁这个时候多囤货。


在我们的纸尿裤行业群里,代理们可以说是谈“涨价”色变,如果有人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收到纸尿裤调价通知了吗”,各大品牌的代理纷纷跳出来声明:“我们XXX绝不涨价”“XXX承诺不涨价、不断货”……


涨价or不涨价,这是一个“进退两难”之局。在业内看来,纸尿裤企业现在是想涨不敢涨


“涨”是形势所迫


中国刚挺过“口罩荒”,欧美各国又陷入“口罩荒”,一时间“纸尿裤材料被征用做口罩”的传言四处扩散。一段时间以后,又纷纷辟谣这是假的。事实上,口罩用到的更多是熔喷无纺布和纺粘无纺布,纸尿裤面层大部分采用热风无纺布。原材料不是导致涨价的直接原因,涨价是综合因素所致。


01

转产跨界是第一因素。一方面一大批纸尿裤工厂紧急转产口罩,或新增口罩生产线,占用了原有的纸尿裤产能。另一方面疫情对纸尿裤生产原料有一定影响,但并未冲击到核心,关键点在于生产口罩所用的无纺布紧缺,部分为婴儿纸尿裤提供无纺布的生产商调整生产线,转产熔喷布,纸尿裤原料就会受到影响。



02

从最上游原料端来说,今年以来,用来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价格有明显上涨。从中上游无纺布供给端来看,由于湖北省是疫情中心地区,我国无纺布第一重镇湖北仙桃市产能恢复延后,且湖北省无纺布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十分之一,疫情影响下,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



03

人工成本、物流运费上涨。疫情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今年如果“就业难”和“失业潮”同时出现也就不足为奇。随之而来的用工成本增加、运费上涨都是不可避免的。



04

疫情期间,受“少出门,多囤货”这一普遍心理影响,纸尿裤这样的宝宝刚需用品成为妈妈囤货的重点。囤货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造成很多线下母婴店断货。


“不敢涨”有长期形成的原因


目前在中国纸尿裤市场上,少说有2500个品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讲,数量庞大的竞争对手是一大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危机面前,品牌力就是企业最大的免疫力,品牌力也是企业不用为一定幅度的调价而诚惶诚恐的底气。但至少目前来说,很多品牌还没有这样的底气。


其次,不同于奶粉这样的“入口”产品,较低的品牌忠诚度一直都是纸尿裤品牌难以根治的痛症。育儿网2019年《洞悉纸尿裤行业“人货场”最新变革》报告显示,近8成母婴用户有更换纸尿裤品牌的行为,其中超过6成的母婴用户尝试过3-5个纸尿裤品牌,更有12.6%的父母尝试过6个以上品牌,用户的尝新性较高,而品牌忠诚度较低。


价格、吸收量、透气度、柔软度、红屁屁过敏等任何一个环节感到不满都会让妈妈更换品牌。


轻易涨价,流失的用户怎样挽回?


扛不住的,已经开始涨了;“家底”厚的,还在观望。


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这一关难过。怎样正确看待危机?在母婴行业系列实战大课中,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谈到:“每一次危机大家都会放大反弹,很多人会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在刚需行业,危机之下用户由于不确定性,更需要安全感,更会向大品牌聚集,优秀的品牌这个时候要加速抢占市场份额。”那么在纸尿裤行业,这也是加速行业洗牌的进程,没有品牌溢价的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市场存量会更进一步集中在头部玩家手中。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