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英氏回复北交所首轮问询

    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4日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公司已就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作出详细回复,涉及股权清晰性、实际控制权稳定性、创新与成长性、商标纠纷进展等核心问题,进一步推进上市进程。

    5小时前
  •  雀巢出售维生素品牌最新进展

    此前,雀巢计划出售VMS(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主流和价值型品牌,但随着消费者转向价格更高、科学依据更充分的产品,这可能令争取到好的卖价变得更困难。近日,有消息传出,行业玩家已表示不感兴趣,私募股权基金更有可能参与其中。一位投资银行家称,达能和联合利华对大众保健品市场一直比较谨慎,因为欧洲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法规使企业在宣传产品健康益处上存在限制。LEK Consulting 合伙人表示,保健品的增长前景可能会吸引私募基金,但估值可能受到影响。(路透社)


    5小时前
  • 达能实施在加拿大迄今最大投资

    达能加拿大宣布对其位于魁北克省Boucherville的工厂进行历史性投资,这是该公司在加拿大的最大投资。该投资将使工厂的酸奶生产能力提升40%,同时增加20%的加拿大本地生奶处理能力。该项目还包括投资能源回收设备,强化公司的可持续运营。达能加拿大负责人表示,加拿大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健康的食品。酸奶,尤其是高蛋白酸奶的日益流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达能在该国主要销售Activia、Oikos、Silk、Danone、Two Good、International Delight、 依云 等品牌的产品。(公司发布)

    5小时前
  •  伊利集团获评“乳制品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第一”

    11月20日,“ESG中国·第八届北京责任展”在北京举行。本次盛会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联合主办,以“锚定‘十五五’,开启履责新征程”为主题,共探新时代企业履责的实践路径和价值担当。会上,伊利集团获评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5)》“乳制品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第一”,这也是伊利连续第8年摘得此桂冠。

    5小时前
  •  孩子王公告审议通过港股上市系列议案

    11月18日晚间,孩子王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港股上市的系列议案。


    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涨价”还是“不涨价”?纸尿裤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776

( 0 )

( 0 )

( 0 )

2020-04-01 10:26

导读:此前,纸尿裤关注在文章《终于,有纸尿裤厂家明确表示提价了!》(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中提到,一批纸尿裤企业及无纺布生产商已率先开始提价。从2月下旬开始,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的少数中小纸尿裤企业已经发出调价函,取消原有的价格体系,产品单价上涨幅度基本在5%以上。


作者:纸尿裤关注


但在天猫、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各品牌旗舰店里,纸尿裤价格变化幅度不明显,按平台一贯的玩法,在近期三八节这样的大促节点优惠力度较大,很多宝妈也趁这个时候多囤货。


在我们的纸尿裤行业群里,代理们可以说是谈“涨价”色变,如果有人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收到纸尿裤调价通知了吗”,各大品牌的代理纷纷跳出来声明:“我们XXX绝不涨价”“XXX承诺不涨价、不断货”……


涨价or不涨价,这是一个“进退两难”之局。在业内看来,纸尿裤企业现在是想涨不敢涨


“涨”是形势所迫


中国刚挺过“口罩荒”,欧美各国又陷入“口罩荒”,一时间“纸尿裤材料被征用做口罩”的传言四处扩散。一段时间以后,又纷纷辟谣这是假的。事实上,口罩用到的更多是熔喷无纺布和纺粘无纺布,纸尿裤面层大部分采用热风无纺布。原材料不是导致涨价的直接原因,涨价是综合因素所致。


01

转产跨界是第一因素。一方面一大批纸尿裤工厂紧急转产口罩,或新增口罩生产线,占用了原有的纸尿裤产能。另一方面疫情对纸尿裤生产原料有一定影响,但并未冲击到核心,关键点在于生产口罩所用的无纺布紧缺,部分为婴儿纸尿裤提供无纺布的生产商调整生产线,转产熔喷布,纸尿裤原料就会受到影响。



02

从最上游原料端来说,今年以来,用来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价格有明显上涨。从中上游无纺布供给端来看,由于湖北省是疫情中心地区,我国无纺布第一重镇湖北仙桃市产能恢复延后,且湖北省无纺布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十分之一,疫情影响下,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



03

人工成本、物流运费上涨。疫情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今年如果“就业难”和“失业潮”同时出现也就不足为奇。随之而来的用工成本增加、运费上涨都是不可避免的。



04

疫情期间,受“少出门,多囤货”这一普遍心理影响,纸尿裤这样的宝宝刚需用品成为妈妈囤货的重点。囤货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造成很多线下母婴店断货。


“不敢涨”有长期形成的原因


目前在中国纸尿裤市场上,少说有2500个品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讲,数量庞大的竞争对手是一大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危机面前,品牌力就是企业最大的免疫力,品牌力也是企业不用为一定幅度的调价而诚惶诚恐的底气。但至少目前来说,很多品牌还没有这样的底气。


其次,不同于奶粉这样的“入口”产品,较低的品牌忠诚度一直都是纸尿裤品牌难以根治的痛症。育儿网2019年《洞悉纸尿裤行业“人货场”最新变革》报告显示,近8成母婴用户有更换纸尿裤品牌的行为,其中超过6成的母婴用户尝试过3-5个纸尿裤品牌,更有12.6%的父母尝试过6个以上品牌,用户的尝新性较高,而品牌忠诚度较低。


价格、吸收量、透气度、柔软度、红屁屁过敏等任何一个环节感到不满都会让妈妈更换品牌。


轻易涨价,流失的用户怎样挽回?


扛不住的,已经开始涨了;“家底”厚的,还在观望。


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这一关难过。怎样正确看待危机?在母婴行业系列实战大课中,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谈到:“每一次危机大家都会放大反弹,很多人会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在刚需行业,危机之下用户由于不确定性,更需要安全感,更会向大品牌聚集,优秀的品牌这个时候要加速抢占市场份额。”那么在纸尿裤行业,这也是加速行业洗牌的进程,没有品牌溢价的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市场存量会更进一步集中在头部玩家手中。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