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贝因美宣布进入军益生菌赛道

    近日,贝因美在2025年度战略发布会上发布全新产品“生命伴侣系列”,实现了医疗级生物技术的场景转化。同时,贝因美以“先进科技驱动,醉心专业消费品”为主题,正式宣布全面开启战略新升级。据介绍,BEINGMATE生命伴侣系列新品为即食型益生菌。此次首发的新品主要有生命伴侣1号、生命伴侣2号、生命伴侣10号,使用场景分别对应肠胃、肝脏和孕期。贝因美创始人谢宏表示,贝因美进入益生菌赛道,是因为这是现代人基础健康的保障,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与浙大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很好地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也有利于控制企业的成本。(上证报中国证券网)

    1小时前
  • 伊利称最难时刻已经过去

    在近日召开的2024财年业绩交流会上,伊利管理层与投资者分享了公司今年的经营规划,并释放了一些行业性的积极信号。伊利董事长潘刚认为,乳制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而结构化升级的机会已经开始。伊利认为,2025年将是轻装上阵、迈入新增长轨道的一年,其定下了营业总收入1190亿元,利润总额126亿元的经营目标。管理层还表示,将提高费用使用效率,努力实现9%的净利润率目标。(国际金融报)

    1小时前
  • 宝宝树发布AI Agent

    五一期间,国内头部母婴平台宝宝树宣布旗下宝宝树孕育APP完成新一轮升级改版,并重磅推出AI Agent产品——“米卡AI”Beta版。据悉,本次改版的一大亮点是首页一级入口的调整,即进入新版本首页后,“米卡AI”位列底部通栏中心位置。用户点击便如同唤醒私人孕育管家,可随时获取专业且符合用户特征的强实操性解决方案。面对手足无措的新手父母,“米卡AI”中的智能日程管家,会根据用户不同孕育阶段进行实时产检/疫苗时间表同步、小工具匹配推荐、个性化育儿知识推送以及成长里程碑智能提醒。

    1小时前
  • 7.8亿港元!泡泡玛特再遭大规模减持

    5月7日,公司盘前再现大宗交易减持——一名投资人以190.20港元/股的价格抛售386万股,套现约7.34亿港元。而这已是泡泡玛特近一周内第三次遭遇大规模减持:4月30日,某投资者以192.95港元/股减持405万股,套现7.8亿港元;5月2日,另一投资者以187.99港元/股减持400万股,套现7.5亿港元。三笔交易合计抛售11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0.9%,涉及资金总额高达22.64亿港元。


    1小时前
  •  蒙牛虹摹生物自主研发HMOs再次获批

    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显示,蒙牛集团旗下生物科技公司虹摹生物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s)——乳糖-N-新四糖(LNnT)获批,成为国内首家同时通过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两个HMOs审批的企业。在本次公告中,虹摹生物主导申报的2'-FL在婴幼儿辅食中的应用也成功获批。2'-FL此前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允许用于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2'-FL本次扩大使用范围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食品类别13.02.01)、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食品类别13.02.02)。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行业观察天猫母婴亲子行业峰会分享:2021婴童食品细分品类趋势洞察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545

( 0 )

( 0 )

( 0 )

2021-04-23 09:38

导读:近日,在天猫母婴亲子行业峰会婴童食品分会场,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先生受邀参与演讲分享。在母婴行业观察的《2021婴童食品细分品类趋势洞察》里,杨德勇先生从辅零食市场规模、品类及品牌发展变化,以及资本对辅零食赛道的关注等多个维度展开,剖析细分赛道的机会与趋势。


20210423093252.png


近两年来,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趋势之下,母婴细分品类持续贡献行业增长动力,辅零食便是其中之一。


在母婴行业观察近一年多走访的线下门店中,很多母婴店老板都提到辅零食类目销售占比在不断提升,同时功能化、趣味化辅零食非常受到年轻母婴消费者的青睐,甚至有连锁门店对母婴行业观察表示,在婴童食品细分赛道,辅零食的机会最大,其次是儿童粉,再次是营养品。


在本次天猫母婴亲子婴童食品专场母婴行业观察的分享中,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Q1聚焦母婴线上消费,婴童食品持续领衔品类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28.3%,营养品、宝宝零食、特配粉等子品类持续爆发,细分赛道增量机会凸显。


20210423093300.png


20210423093306.png


用户需求的激增加速市场持续扩容,辅零食赛道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提到:“辅零食市场不断有新的品牌在向新母婴之王的宝座进攻,而且这个类目拿到了很多的投资,资本市场非常的关注。”确实,一笔又一笔的大额融资不断,正不断搅动着整个母婴零辅食行业市场。

 

据母婴研究院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021年3月,母婴新消费品牌投融资事件共28起,其中仅辅零食标的就占到37%。例如,婴儿健康食品品牌「宝宝馋了」已于去年完成了过亿元A及A+轮融资;儿童食品品牌“小黄象”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哆喵喵成立2个多月拿到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成立半年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20210423093313.png


辅零食新消费品牌被资本持续青睐的同时,巨头们也在加速布局,如三只松鼠旗、良品铺子等成人零食品牌纷纷拓展儿童辅零食品牌业务,复兴资本联手三元收购法国百年健康食品企业St Hubert,涉足儿童零食等领域;普华资本、哲略资本投资儿童安全食品保障公司彩虹星球;熊猫资本投资“食验室”;双汇则通过资本运作深度入局儿童食品领域,等等。


此外,杨德勇也就当下多数品牌的打法也做了拆解,他提到,“从单一品类到多品类拓展,从打造爆品到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是当下多数品牌在夯实的核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了辅零食新品牌诞生的机会,而消费者场景的变化,给了品牌突破的机会。”


纵观千亿儿童食品新市场,辅食品类的增长空间不可估量,资本的热潮终将过去,而唯有真正品质过硬、创新性强、充分迎合市场需求的品牌才能立于长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