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被美团“盯”上,究竟是线下母婴店的福还是祸?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434

( 0 )

( 0 )

( 0 )

2021-06-08 09:11

导读:美团这几年发展的风生水起,好像没有什么是它不干的。


作者:新母婴店


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美团就是一个送外卖的,但那只是故事的开始。过去十年,美团不断开拓服务场景,今天,打开美团APP,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它的slogan:“美团APP,干啥都省钱”,主页上更是排满了外卖、美食/优惠、酒店/民宿、休闲/玩乐、电影/演出、打车、买菜、跑腿代购、火车票/机票、美团优选、买药、景点/门票等入口,可以说,美团已经全方位包围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存在。


在不久前,美团更是将目光瞄准了线下母婴店,开始大举招商母婴店入驻到美团闪购母婴服务板块,相关负责人还公开演讲系统化阐述了美团公域流量的分流反哺、5公里内的配送优势……究竟美团此举对母婴店来说,是大利好还是大威胁?


美团的底气在哪里?


1、巨大的公域流量。一直以来零售江湖都流传着一句话,得流量者得天下。尤其是当下,流量就是市场,公域流量对于商业实体的支撑巨大。近年来,线下母婴店客流持续走低,拉客难、留客难,服务的用户也大多是门店三公里以内,然而这样的坐商模式早就不符合当下零售发展的趋势。


美团作为一个服务平台,截止今年3月底,交易用户数达到5.7亿,活跃商家数突破710万,均创造了历史新高,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美团可以帮助母婴商家影响更多用户心智,甚至直接链接到目标用户,而不仅仅是只能被路人、周边熟客等关注到的人所熟知。


2、更强的服务力,可以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线上消费的需求。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消费者本就对线上消费情有独钟,加之受去年疫情影响,更大一部分用户纷纷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以至于有不少母婴店主表示,目前门店内的员工已经支撑不了那么多客户的配送工作。


而美团能给到的,一是,节约人力,帮助母婴店提升人效,让母婴店的员工更好地干本职工作;二是,节约时效,以往门店的配送可能要看当时的经营情况,难免会出现配送不及时现象,美团承诺到的是同城最快30分钟送到家,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相对更好的消费体验。


3、更好的口碑效应。一直以来,传统线下母婴店的口碑都是依靠口口相传,传播范围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极其特殊的母婴群体来说,很少会去主动尝试一个陌生的新开的母婴店,而在美团的平台上,其实对于每一个商家甚至每一个产品都会有诸多用户的点评,这些真实有效的用户口碑可以帮助门店拉拢顾客,换句话说,美团的用户良好口碑给到线下门店的是一个极强的信任背书。


对母婴店来说就一定是利好吗?


似乎不全然是。


在餐饮界有一种现象叫“逃离美团”,据“天方燕谈”公众号文章称,餐饮外卖商户的经营实质,是租金、材料、人工成本高,赚钱主要靠薄利多销。美团疯涨的佣金,是从每一单营收里直接扣,这等于是把中小商户们的过半利润夺走。此外,还有不少餐饮商家明确表示,美团过于强势、扣点过高......当然我们很难断定以上言论的真实性有多大,但这些隐忧确实也值得母婴人多加思量。


同样,美团买菜的加速扩张着实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社区生鲜店的生意,包括如今的美团优选,都是一样的逻辑,做得风风火火的线上生意不可避免地抢夺的也是线下的流量。


那么,被美团“盯”上的线下母婴店又会怎样?以下这几个顾虑值得思考:


1、在美团的母婴服务板块,我们可以看到,和母婴店的合作主要有:预约看店、买单、向用户提问等服务,而在母婴产品的销售上现阶段也仅仅是美团外送超市中的有相关母婴用品的销售,那么,等到时机成熟后,美团会不会直接在现有母婴服务的基础上直接开辟一条专线卖起了母婴产品?这样一来,线下母婴店的卖场区会不会形同虚设?


20210608091405.png

截图:美团上现有的聚焦在“母婴服务”的板块


2、美团现有的公开信息明确表示入驻免费,无额外成本,但服务费应该是难以减免的,毕竟美团作为一个服务平台,有自己商业运营的一套逻辑,如果和餐饮商家合作是一样的逻辑,那抽成如何分配,门店是否的成本和收入能否达成一个平衡都还尚不可知,若到了最后,一对账单,发现自己一直期待的增量变成了负数,那简直是得不偿失。


据悉,目前已经有丽家宝贝、爱婴室、孩子王、乐友、贝贝熊、中亿运营、喜阳阳爱婴、好妈妈、亲子坊、爱婴岛、妈仔谷、婴贝儿等渠道商入驻。当然,对于一些头部大连锁来说,其本身的溢价能力就很强,和美团之间更多的是利益共赢,完全可以做到平等对话,然而对于一些母婴单店或者小连锁来说,要不要加入美团大家庭,还需再多思量。


事实上,美团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两年随着电商平台获取流量的速度逐渐放缓,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空间,阿里、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大力布局线下母婴市场,同时也有海拍客这样的B2B平台通过整合中小母婴店赋能线下母婴生意。不可否认,每一家向线下门店发力的时候喊出的口号都是大而响,都是站在母婴店的立场上,但如今,谁是在割韭菜,谁又是真的为母婴店谋福利,母婴店的心中自然有杆秤。此次美团也是一样,究竟是母婴店的福还是祸,时间会给出答案。


2021年7月11日~13日,来上海参加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消费迭代风起时·2021第七届全球母婴大会”,届时与百余位资深嘉宾一起聚焦大变局下母婴行业的变化与趋势,来现场,一起聊一聊线下母婴店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