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蓝河乳业将目光投向新市场

    近日,蓝河乳业销售及供应链经理Gareth Lyness表示,尽管羊奶婴儿配方奶粉尚未全球化,中国羊奶婴儿奶粉市场竞争加剧,蓝河乳业依然保持增长,并通过技术投资和品牌创新巩固市场份额。他又表示,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将使羊奶粉生产商未来能够以此为跳板进军新市场。(ruralnewsgroup)

    15小时前
  • 飞鹤荣获“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

    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南京大学商学院、领教工坊联合主办的“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圆满落幕。本届评选由百余位商学院院长与管理实践专家提名推荐优秀企业参选,并于近百家被提名企业中,最终评选出10家获奖企业。中国飞鹤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成果、前瞻的战略选择,以及在践行德鲁克以“卓越绩效、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博雅管理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一举斩获“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官方公众号)

    15小时前
  • 双11战报:认养一头牛天猫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

    11月12日双11战报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时59分,认养一头牛大天猫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中,店群销售同比增长80%,闪购渠道销售额突破200万,自播间突破1000万。(亿邦动力)

    15小时前
  • 孩子王等企业发起《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异地异店退换货倡议》

    11月6日至7日,在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一体化建设推进会上,孩子王与多家企业携手启动《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异地异店退换货倡议》,该倡议旨在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打通系统流程、共享服务网络,逐步实现都市圈内“一地购、异地退”的便民售后体验。

    15小时前
  • 传唯品会考虑香港上市

    11月12日消息,据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称,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唯品会(VIPS)考虑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知情人士表示,唯品会正与顾问商讨潜在上市事宜,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最终上市可能并非最终方案。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涵盖名品服饰鞋包、美妆、母婴、生活等全品类。(瑞恩资本)

    1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泡泡玛特年赚10亿,为何还要跨界美妆?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3349

( 0 )

( 0 )

( 0 )

2022-04-29 10:18

 导读:泡泡玛特自上市以来,备受市场的关注。近日,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北京龙腾嘉贸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北京泡泡玛特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同时公司经营范围新增出版物零售、化妆品零售、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等。


作者:玩具前沿


据了解,在此前,泡泡玛特不但推出了美妆产品,还与欧莱雅、YSL等知名美妆品牌合作。不禁令人深思,“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为何会选择跨界美妆?又或者身处繁杂庞大的美妆赛道,泡泡玛特是否有机会脱颖而出?


泡泡玛特年赚10亿仍有隐忧


在潮玩的世界里,泡泡玛特凭借“盲盒”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78.7%;调整后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69.6%。但2018年泡泡玛特营收为5.15亿元,增长225.5%;2019年的营收为16.83亿元,增长227.2%;2020年增速仅为49.3%;


尽管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2021年泡泡玛特业绩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相较之前来看难以重现过去的辉煌。


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分别为57.92%、64.77%和63.42%。而2021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降至61.43%。造成毛利率的下降主要原因,一方面,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下降、销售成本上涨。2021年,公司提高了品牌产品的工艺质量,产品工艺变的复杂,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据悉,原材料上涨15%,工厂人工上涨10%。同时,2021年泡泡玛特的销售成本同比增长88.4%至17.32亿元,而在2020年销售成为为9.19亿。

 

另一方面,泡泡玛特自主IP青黄不接。为了摆脱“一家独大”带来的风险,公司尽量让“Molly”、“Dimoo”和“SKULLPANDA”三大IP均衡发展;2021年财报显示,Molly收入为7.05亿元,增长97.6%;SKULLPANDA收入为5.95亿元,增长1423.8%;Dimoo收入5.67亿元,增长79.8%。


但高增长并不代表收入占比的增长,2021年上半年,拳头IP Molly贡献的营收下滑至2.04亿元,占总营收11.5%,比Dimoo的2.04亿元还要低。尽管SKULLPANDA作为新IP,涨势迅猛,但能否接棒Molly还有待时间验证。

 

此外,对于设计师而言,能否再次创造爆火的IP,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成本,而寻找新的IP,则会增加无形资产。2020年泡泡玛特新授权IP的无形资产增长了7000万,但2019年无形资产仅有1860万。值得一提的是,相较迪士尼IP帝国多“以故事带动IP”的商业逻辑而言,泡泡玛特众多IP并没有足以支撑其后续商业发展的故事。


同时,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潮玩赛道,泡泡玛特的商业模式早已验证,但是从若斯特沙利文的研报2019年数据统计来看,泡泡玛特的市占率为8.5%,而后四名的市占率分别为7.7%、3.3%、1.7%及1.6%,也就是说整个潮玩行业格局并未形成,相较第二名的0.8%差距而言,泡泡玛特只是暂时占领头部地位。无论是52TOYS、十二栋文化,还是TOP TOY、X11、酷乐潮玩,都想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因此,对于当下的泡泡玛特来说,如何增强新的业绩收入,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跨界美妆是否有机会脱颖而出?


泡泡玛特从最初的“潮流生活小百货”到“国内盲盒第一股”,走了将近10年。当盲盒光环褪去,泡泡玛特作为国内的潮玩头部玩家,如何挖掘生意新增长?似乎美妆赛道看起来不错。

 

首先,数千亿的美妆赛道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2484亿元,到2019年则迅速飙升至4256亿元,预计2021年将增至4553亿元。况且资本也看好这一赛道,据中国美妆网统计,仅仅2020上半年就有61家美妆企业被看中,总融资额近90亿。


其次,消费群体重合。招股书显示,2020年,泡泡玛特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占比约78%,女性占比为75%。从职业上看,白领为33%,学生为24%;从所在城市看,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用户居多。


为此,从2021年泡泡玛特携手小奥汀带来了“大橘大利”彩妆礼盒。5月与少女彩妆品牌橘朵联名合作,推出PUCKY精灵飞行系列彩妆产品。可以看到在进军美妆赛道的这条路上,泡泡玛特还是依靠自身IP优势与化妆品品牌联名合作。


一业内人士也表示,泡泡玛特更适合联名授权,目前彩妆领域“以妆养肤”成为趋势,护肤领域也是“功效为王”,这也意味着只有具备足够研发力与创新力的品牌,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