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窜货乱价谁的锅?评论区为此吵翻了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358

( 0 )

( 0 )

( 0 )

2022-07-15 10:53

导读:窜货,是当下奶粉市场绕不过去的话题。近两年我们走访市场时,从窜货“人人喊打”,到“窜货窜得溜也成为一种超能力”,窜货从隐秘角落走到太阳底下,市面上卖的货越来越多,但赚得多不多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一些品牌厂商为打击窜货,下血本、舍业绩,大量取缔窜货的经销商、代理商,连根拔除窜货源;而渠道商为了抵制“故意”乱价的品牌,原本竞争激烈、剑拔弩张的数家当地连锁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喝茶。


究竟谁是市场的“搅屎棍”?窜货乱价这个锅到底该谁背?


最近在奶粉关注的文章评论区,大家为此又激烈得争吵起来。


(以下观点仅作交流,不代表奶粉关注立场)


1111111_20220715105401.jpg

2_20220715105441.jpg


不止于此。此前#母婴观察#视频号直播中,我们也连线了众多从业者,有盘踞一方的区域大连锁,也有经营十多家门店的中小连锁,大家对窜货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例如谷子孕婴创始人李志恒表示,现在有太多的拥有流氓思维和短期思维的奶粉品牌:一是品牌厂家自己窜货;二是品牌对窜货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不敢重罚。甚至有一些流氓品牌,“一旦这个品牌在当地做起来,连招呼都不打,往往一夜之间全省到处放货,产品遍地都是,把价格直接打穿。”


很多门店老板也表示现在窜货是奶粉经营中最头疼的问题。但江苏一家小连锁的老板则认为窜货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别人窜我也窜”。甚至在我们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有一些从业者认为,窜货也不全是坏处,许多门店经营场地有限,通过“一件代发”能卖的产品变多了、订单量变多了、用户规模扩大了。所以他们对窜货是爱恨交织。


两天前,我们针对从业者做了一个调研:“没有窜货,母婴店的奶粉就一定能卖出高价吗?”


选择“能”、“不能”、“不一定”的三方几乎快持平了。


3_20220715105527.png

N=314  调研及数据制图:母婴研究院


不得不承认,“窜货”不是生意难做的唯一原因。出生人口下滑、进店率下降,消费者将手中的钱袋子握得更紧了,同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资源、优势集中在头部品牌手中,多种因素驱动下,奶粉躺着赚钱的日子确实一去不复返了。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问题,窜货乱价这个锅到底该谁背?在当前的内外部大环境下,内卷绝不是出路,品牌与渠道互相指责、对立也绝不是破局之法。


当外部“黑天鹅”持续不断的时候,大家更多的应该是抱团取暖,拧成一股绳共同前进,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正是顺势而来,为品牌、渠道以及产业链上的各方共同谋出路。


8月16日~18日,全行业母婴人相约杭州!(点此报名)三天三夜思维碰撞,近百位资深嘉宾干货分享,  头部大牌、小众特色品牌、大中小型门店、线上新兴渠道、创新服务商……都在现场,现在抢先报名,还能享受更多优惠!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窜货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