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1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1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1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1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奶粉行业掀起内码制热潮 窜货乱价能被根治吗?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116

( 0 )

( 0 )

( 0 )

2022-07-19 10:04

导读:“任何大公司都会遇到窜货乱价的问题,渠道为了完成业绩指标不得不窜货。”


“一件代发把门店系统的主推品牌摧毁了,我们拿到的价格比窜货的价格还要高。”


……


在我们走访福建、贵州母婴市场的过程中,众多零售商无奈地说道。


窜货乱价已经成为行业深恶痛绝的问题,尽管打击这一现象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却一直得不到根治。当奶粉行业整个产业链利润几近被掏空,没有人是赢家。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危局后,都将控货控价控区作为工作重点,目前已有多家品牌为此推出了“内码”制度。


“内码”的推行让部分渠道和门店都看到了希望,多位母婴店主直言,“现在的奶粉有得做,门店的利润保住了,消费者的体验上去了......” 但也有部分从业者和消费者并不看好,认为“内码只是变相割韭菜”“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要看品牌和厂家对“窜货”有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执行力。


“内码制”已成为行业热潮


今年,“内码制”在奶粉行业比较火热。区别于外码,内码是打开奶粉桶内铝膜纸才可见的二维码,通过扫描内码,消费者可以清晰掌握这罐奶粉的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检验、销售流向等全方位信息,还能获得现金、积分等多重福利。


而对于厂家、经销商和门店而言,一方面,内码返利不仅是对门店利润的一种补充,也有利于提升供价,结束裸价供货,保证门店利润;另一方面,内码制推行是一次颠覆传统奶粉产业的利益重新分配,能有效控制货品的流向和全链路,进一步稳定价盘、防止窜货、构建秩序的规范市场环境。


去年年底,君乐宝率先推出内码制。产品到店后,店主可使用门店APP扫描箱底码或产品外码进行入库登记,并且获得入库奖励金;消费者购入产品并在门店辖区内扫描内码后,店主也将获得积分奖励,获得的积分奖励可用于门店继续向经销商订货。


之后,随着内码真真切切进入渠道、进入市场,发挥出作用后,行业众多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内码新品。蒙牛瑞哺恩推出“三码合一”技术,即“罐底码+膜内码+膜外码”,是集验证码、防伪码、溯源码为一体的“一罐三码”;坦图上线了“天眼系统”,在三码合一的产品追溯系统基础上,利用定位技术对扫码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飞鹤奶粉推出专利罐内码,属行业首创技术,将内码印在铝箔内D型区(刮粉板上),完全隐藏,无法盗用,且有着不影响奶粉密闭性、联机赋码无异物风险、内码与粉无接触等显著优点......


另外,蓓康僖于年初在羊奶粉行业推出内码系统,且将内码上升到品牌的核心战略;优博、朵恩等品牌也宣布完成了内码升级。截止目前,已有超10余家奶粉品牌完成了“内码”制度升级。


此前,在母婴行业观察走访线下市场的过程中,贵州某母婴连锁负责人告诉我们,“对于渠道商来说,希望品牌做内码,通过内码实施提高终端成交价,但一些主要靠大单品支撑,部分产品价格已经完全透明化且触底的品牌很难再提价,内码制想要做起来,企业必须要牺牲短期利益”。


另外也有渠道表示,小品牌做内码是伪命题,没有品牌溢价的时候提高价格更难动销。


内码制能否一劳永逸?


尽管跟进内码已成为今年奶粉市场的一股风潮,奶粉品牌纷纷加码“内码制”,但业内对于内码效果的争议一直没有间断。


在“内码制”推出之初,就有渠道表示过担忧,“君乐宝奶粉一码当先,效果明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实话我们对未来内码会不会被破解这个事情是存疑的。”事实上,在“内码制”推出不久后确实有“有人破解了内码”等消息不断传出,虽然知道此类消息十有八九不实,但渠道依旧难免会加深此类担忧。


也有渠道向我们反馈称,“内码扫码流程较为繁琐,我们的消费者和导购都懒得搞,在实际销售中很难执行,我们也就先走一步看一步。”


当下,“麻烦”确实是“内码制”最为引人诟病的一点。一罐罐扫码积分,不但降低了门店店员、顾客的效率,而且很容易出现漏扫、漏积的情况。有母婴连锁老板吐槽道,自从有了内码,门店导购跟消费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扫码积分了吗”,追着顾客扫码积分几乎成了门店每天的工作重心。即便如此,仍有顾客不愿意扫码,但顾客不扫码门店又拿不到钱。


在城镇、农村等地的下线市场,内码实施难度更大。一是因为,大部分奶粉品牌在升级内码之后,产品价格都会上调,这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门店的销量;二是,在这些地方,隔代养育的情况比较多见,很多爷爷奶奶辈的老人甚至都没有智能手机。此外,门店也会根据家长是否在外地推荐产品,只有家长长期居住本地的才会推荐内码产品。某母婴连锁老板认为,内码推出后,感觉奶粉市场的混乱现象并没有多少改观。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影响奶粉价格的核心是多方因素导致,尤其在今年消费力下降明显,很多超高端定位的奶粉成交价落为两三百元一罐,另外出生率下降背景下,奶粉市场供大于求的窘境愈发明显,而这又与各个企业连年的增长目标存在矛盾。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现阶段任何头部企业都要“刮骨疗伤”,从追求高速度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或许,内码制并不能一劳永逸,但稳住价盘已迫在眉睫。


8月16-18日,杭州,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点此报名)重磅来袭!三天三夜思维碰撞,近百位资深嘉宾干货分享,聚焦新出路与新机遇,来现场,一起聊~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