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星期二

20258

>

 快讯

  • 多家乳企辟谣奶粉涨价传言

    近日,部分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称国家公布育儿补贴后,多家国内外婴幼儿奶粉品牌产品价格出现30元到50元/罐的上涨,并呼吁抵制涨价品牌。这一消息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伊利、飞鹤、贝因美分别向媒体回应表示,并未对旗下婴幼儿奶粉进行涨价。此外,针对近期市场上关于母婴产品价格波动的传闻,孩子王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公司暂未收到供应商或品牌商的相关涨价信息,目前产品价格保持稳定。(第一财经、新母婴店)

    21小时前
  • 已有有诈骗分子冒名“发放育儿补贴”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据福建漳州长泰区警方消息,近日,有诈骗分子打着“发放育儿补贴”的旗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云南昭通市昭阳区警方也发布消息,8月4日,接群众反映:自己通过社交平台接到领取“育儿补贴”通知,要求限时办理,通知内含有“网址链接”,登录后发现异常。按照工作计划,育儿补贴申领计划8月下旬起陆续开放,目前,各地均尚未开通线上申领育儿补贴渠道。

    21小时前
  • 孩子王:29.30万元节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月8日,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同时披露了全资子公司投资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的进展情况。孩子王此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人民币10.39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零售终端建设和智能化物流中心建设两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孩子王对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零售终端建设项目拟使用的募集资金维持不变,为7.64亿元;智能化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调整为2.6035亿元;而孩子王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调整后拟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0880亿元。该项目还产生了29.30万元的节余募集资金,公司决定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1小时前
  • 日本人口降幅创有记录以来新高

    据日本总务省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日本人口总数约1.2065亿,较上年减少约90.8万,减少幅度创下196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高,并且已连续16年减少。此外,数据还显示,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间,日本出生人数创下历史新低,死亡人数创下新高。



    21小时前
  • 总局答复政协委员:加快推进将9种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326号(商贸监管类077号)提案《关于强化益生菌功能声称及评价研究,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进行答复。从总局答复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现行有效的保健食品注册证书1.35万余张,以益生菌为保健食品原料的注册产品120余个。目前,总局积极研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07等9种益生菌的备案技术要求,商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9种益生菌安全性评价审查,加快推进将9种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2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2023年,奶粉左右母婴店命运的日子会改变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041

( 0 )

( 0 )

( 0 )

2023-01-31 09:47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奶粉兴则母婴店兴,奶粉衰则母婴店衰”无疑是行业共识,靠单一奶粉品类做大做强的母婴店不在少数。然而仅仅几年,母婴市场风云突变,常规的奶粉一度走到无利可赚的境地,更有母婴店从业者表示,“奶粉开始赔钱卖。”


在2022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上,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分享到,“以前线下母婴店以奶粉为支撑,但是现在以奶粉为主是很难的,因为奶粉的利润不足以支撑门店的生存了。”


基于这一点,我们也集中访谈了不同区域的母婴店从业者:


江苏省内一三线城市的精品母婴店老板表示,“现在硬通货奶粉不行了,除了奶粉以外的品类都还有增长空间,目前门店主要盈利点在小众纸尿裤、零辅食、用品(如奶瓶、洗护),营养品利润占大头。”


广西柳州的一位精品母婴店老板也表示,“我们门店现阶段奶粉的占比不大,营养品的占比挺高,能给到孩子和家庭实实在在的营养方面的指导,是我们门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广东的一位头部经销商称,“华东华南地区有一类进口商品店或是精品母婴店,在它们的门店中,奶粉占比不是特别大,可能只有30%-40%,但它的营养品做得很好,顾客粘性也比较高。”


来自东北的一家传统母婴渠道老大也直言,“奶粉还是门店的生命线,营养保健品才是门店新的利润点。”但同时,他仍明确表示,“奶粉兴则母婴店兴,奶粉衰则母婴店衰。”


传统母婴店还在被奶粉裹挟?


在和一些传统渠道的交流中,提起奶粉,他们满腹苦水,例如,大品牌没利润,小品牌没人吃;流水很好看,余额是零蛋,但是不做又不行,窜货又太累。但吐槽完、抱怨完,甩来了一句,“奶粉还是得做啊!”


究其原因,要回归到母婴消费需求,奶粉刚需的地位不会变,而婴配粉所具备的高粘度、高敏感度、高信任度的属性,于门店而言,可以用来撑门面、做引流、增粘性。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得不为之的原因。有部分从业者表示,“不卖不行,没办法,家门口的母婴店连奶粉都买不到,以后需要买别的东西谁还会到你这来。”也有一部分从业者表示,“奶粉我不做别人也要做,但凡他们去了别家买奶粉,就很难再回到我的店里买别的。”


精品母婴店从未被奶粉捆绑?


众所周知,精品母婴店从一开始就不是凭依奶粉品类突围而后抢占用户和市场的,早前更多的是依赖于大件车床和用品并捎带着做营养品,现在更多的是开始将零辅食、洗护、棉品等品类做重点经营。


诚然,精品母婴店的一大突出特征就是,奶粉在门店整体生意中占比不高、产品仍保持高端调性。去年我们走访贵州母婴市场时,也有渠道商反馈,“网红精品店的奶粉占比只在10%~20%,也不被主推。”


另外,我们还了解到,现在已经有不少母婴店开始调整品类结构,相较于经营初期,婴童食品的占比有所提升,然而即便如此,奶粉依旧尚未成为决定门店生死的关键品类。


故事的开始,谈起奶粉,母婴店主大多神采奕奕,毕竟又有量又能赚,故事的最后,多数从业者提起奶粉就“气不打一出来”,进入2023年,奶粉在传统母婴店能否稳坐支柱品类TOP1?又能否在精品母婴店实现强占位?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