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南极电商,靠“吊牌”躺着赚钱的好日子结束了
导读:提起南极人,想必每位消费者都不会陌生。无论是家居服、童装、袜子,还是童年记忆的保暖内衣,甚至是床上的四件套、电热毯、足浴盆、厨房的电饭煲等处都有可能看到南极人的身影。因此,南极人也会时常被网友调侃,“万物皆可南极人”、“还有什么是南极人不卖的”。
来源:童装观察
曾经靠“卖商标”,南极人就可年赚13亿元。这一门生意让无数商家羡慕不已。如今,南极电商的“吊牌”生意光环正在慢慢褪去。2022年度,首次出现业绩亏损,而商誉减值也使得公司布局的互联网营销业务遭遇挫折。
1、业绩首次亏损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0亿元,同比下滑14.88%;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大降162.52%。关于收入下滑公司解释,一方面是时间互联优化收缩了部分具有不确定性的业务线导致移动互联媒体投放平台业务规模下降。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公司所服务的产业链中小客户经营承压,进而导致公司收入出现下降。
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司本部以电商渠道为主,基于品牌授权业务,整合供应链上、中、下游资源,向产业链提供高效率的产业服务,向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其实,这项业务有更简单的称谓:贴牌。二是时间互联以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为主,为广告主提供营销策略制定、创意策划与素材制作、媒体资源整合、数据追踪分析、短视频定制、投放优化等一站式服务,这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
简单来说,公司主要盈利来自“品牌授权”服务和“互联网媒体服务”。单看营收贡献,南极电商还是在赚钱的。本部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净利润1.12亿元;时间互联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0.49亿元。
但究其公司的业绩亏损,还要从高价拿下时间互联说起,虽然“吊牌”生意毛利高,但也会遇到天花板。为突破发展瓶颈,南极电商打起了也卖吊牌,也做营销推广生意的主意,2017年,南极电商以9.56亿元对价,拿下了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商时间互联100%股权。
被收购前,时间互联2013年—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万元、-41万元、1104万元,按对赌协议规定,时间互联承诺,2016-2019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少于6800万元、9000万元、1.17亿元和1.32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被收购后需要在四年内完成4.07亿元的净利润。据悉,除了2019年净利润1.11亿元低于承诺之外,时间互联皆完成了业绩对赌。
通过此次收购,南极电商快速实现转型,互联网营收业务占到八成,本部电商业务仅占两成。2021年财报显示,南极电商营收38.88亿,时间互联贡献30.8亿元,南极电商本部业务贡献8.1亿元。
但颇具戏剧挑战的是2021年8月对赌协议到期,公司的亏损也受到子公司时间互联的影响,公司本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计-3.47 亿元,时间互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计 0.49 亿元。
南极电商解释,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本年因子公司时间互联业绩未达预期,造成商誉减值,因此计提时间互联商誉减值准备金约4.5亿元,从而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简单说,就是互联网营销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受大环境影响,各大互联网大厂减少了投放、广告预算,自然也会影响到合作伙伴的业绩,而南极电商想要从卖吊牌向卖服务转型也变得难了起来。
2、吊牌生意也不香了
最初南极电商是做保暖内衣的。但服装这门生意,利润空间不大,竞争对手还特多。于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南极电商砍掉大量重资产的投入,包括卖掉所有的工厂,砍掉所有的生产线,专心做起了“贴牌”生意。
在2015年,南极人借壳新民科技登陆A股市场,并更名为“南极电商”,完成转型。
不得不说,靠着吊牌生意,南极电商赚的是盆满钵满。2020年南极电商营业收入41.72亿元,因品牌授权所带来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分别贡献12.45亿元、0.81亿元。而在2018年和2019年,南极电商品牌授权的相关收入也分别达到了9.3亿元和13亿元。2019年品牌授权的毛利更是达到93%,其毛利率堪比茅台。
截至2022年末,公司品牌授权供应商共1752家、授权经销商9143家,共有11000余家网店销售旗下各品牌产品。这些店覆盖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个大众熟知的电商平台,其中,拼多多平台GMV达到105.7亿元。
南极电商旗下,共有60多个产品品类,超过10万个SKU。南极人的产品品类也是“遍地开花”,除了最初的保暖内衣,还包括休闲服饰、童装、床品,乃至按摩仪、足浴盆、电风扇、除螨仪、电饭煲等各类产品。
只是这种轻资产的模式还能走多久?2022年度财报给出了答案,品牌授权业务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品牌综合服务业务营收跌至3.15亿元,下滑51.64%,经销商品牌授权营收7341.5万元,下滑22.94%。另外,2022 年报显示,授权经销商、授权供应商、店铺数合计减少了分别为 1168 家、87 家、1746 家。
当原有的商业模式遭遇市场挑战之后,想要从中获得盈利也变得难了起来。而南极电商的解决办法也是简单直接,那就是买更多的品牌。
2021年底,南极电商花费1.8亿元收购了韩国女装品牌百家好,拿下了BASIC HOUSE、Mind Bridge、JUCY JUDY等78件商标。而卡帝乐鳄鱼和精品泰迪这两个品牌分别花费6亿元、5000万元拿下的商标。去年8月,南极电商以4500万元收购贝拉维拉服饰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获得了“贝拉维拉”“BELLVILLES”等系列商标。
不过,南极电商想要通过收购打造品牌矩阵,以此获得丰厚的回报,显然也不太容易。2022年,在公司的347.22亿元GMV中,南极人贡献了288.8亿元,卡帝乐鳄鱼和精典泰迪分别只有39.98亿元和6.55亿元,而BASIC HOUSE为公司贡献8.43亿元。
在商业的世界里,谁的市场规模最大,谁的品牌矩阵更丰富,市场地位也就更稳固。但对于南极电商来说,只做卖吊牌的生意,显然护城河并不深。长期来看,万物皆可“南极人”,对于品牌来说也是另外一种消耗。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南极人”词条的投诉高达2217条,投诉内容多涉及“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差”、“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如今,红利期不再,靠“商标”金字招牌躺赚十余年南极电商,也将迎来下一个拐点。
商业的终局一定是用最低的成本让产品和服务流动到有需求的用户手里。那么,对于童企来说,哪些品类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机会?下一个增长渠道在哪里?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经营新思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