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8.1%

    10月27日,孩子王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5亿元,同比上升8.1%;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上升5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上升68.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9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4亿元,同比上升7.0%;归母净利润为6603万元,同比上升2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09万元,同比上升26.1%。

    17小时前
  • 营收增长15.1%!爱婴室第三季度财报发布

    10月27日,爱婴室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爱婴室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加10.4%,归母净利润为5233.48万元,同比增长9.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三季度,爱婴室营业收入为8.91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560万元,同比上升2.4%。

    17小时前
  • 稳健医疗发布第三季度报告

    10月28日,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6.01亿元,同比增加2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0亿元,同比增加42.11%。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加41.38%。

    17小时前
  • 孩子王计划赴港上市

    10月27日,孩子王(301078.SZ)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已审议通过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意在深化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塑造全球亲子家庭服务品牌。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和/或核准。

    17小时前
  • 前三季度我国婴儿纸尿裤出口量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继续呈现贸易顺差走势,并且出口量显著增长,但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下降。婴儿纸尿裤在吸收性卫生用品出口量中占比最大,占总出口量的43.44%。女性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的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吸收性卫生用品进口量仅有1.90万t,同比减少3.3%,进口量连续多年降低。其中,婴儿纸尿裤的进口量同比下降21.44%,至8,056.549t,在各类吸收性卫生用品中降幅最大。

    1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京东自营向所有第三方卖家开放,电商的尽头是“低价”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4119

( 0 )

( 0 )

( 0 )

2023-07-18 11:23

作者/团长商业情报


导读:推动第三方商家与京东自营“平起平坐”,在经历一轮轮重大调整后,京东过去的优势还在吗?


内部一盘货


7月7日,京麦商家中心(京东商家获取权威信息唯一官方渠道)宣布,POP商家(第三方商家)可以给自营供货。


具体来说,京东推出了寻源采购平台,上游链接供货商货源,下游链接到销售渠道,搭建起一个京东内外部供需拉通的桥梁。


商家可以登录京麦平台,查看是否有需要报价的信息,随即进行报价;报价成功后可以随时查看报价实时状态;报价被采纳后,询价采购会主动联系商家,采购将指引商家签署自营合同条款。


仅需几步操作,第三方商家就可以给自营供货。


1.png

图源:京麦商家中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京东已经通过多番调整变革来推进自营和第三方商家平权。


首先是打通商家生态,今年1月京东发布“春晓计划”,允许自然人、个体商户快速入驻,“0元试运营”,并给出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12项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资源,由此扩充京东生态内的商家总量。紧接着,京东放开了对第三方商家的物流限制,3月在京东物流集团的经营管理会上,刘强东强调:“他们想用极兔或者通达系快递,就让他们用。”此外,他还表示,自营和 POP 就是竞争关系,不要区分自营和 POP,只在乎消费者满不满意。


2.png


其次是提升效率,重点表现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将京东零售之间的汇报结构从五层简化为三级。各作战单元不仅沟通效率提升,且单元内也不再分自营和三方商家团队。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流量倾斜。一直以来,京东自营无疑是京东最大的流量入口。今年以来,京东在多个板块更改流量机制,包括百亿补贴等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更平等的流量露出机会。甚至只要价格和销量有优势,第三方商家的商品能排在京东自营商品前面。


低价最终是电商的核心武器?


一直以来追求“多快好省”的京东,实际上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最认可的标签是“快”和“好”,而“多”和“省”并不具备优势。


刘强东曾在自传中提到“平台99%卖家卖的东西,京东自营都不卖”,而目前京东一系列改革正在逐渐背离这句话。


对于京东而言,推进自营和POP商家平权的确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产品供给。据财报显示,在“百万商家”、“春晓计划”助推下,2023一季度京东第三方商家同比增长高达240%,创历史新高,整个京东域内的商家总数也环比增长了20%。


但从消费者需求视角看,电商平台内卷大战中,当下真正的杀手锏还是“低价”。而这也是京东自营和POP商家平权中最关键的一点变革。据悉,在京东内部高管会上,刘强东直接指出“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一定的流量倾斜。”相比自营业务,第三方商家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帮助京东与其他平台竞争,对此京东也从多方面给予了支持去实现低价。据行业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在京东百亿补贴超几千个SKU中,POP商家的占比达到了65%。


从卷“特色”到卷“低价”,可以肯定的是,电商混战进一步加剧。


在京东20周年活动上,京东集团现任CEO许冉强调:“确保价格打折,商品的品质不打折,我们的服务不打折。”


多番调整下,京东究竟是“多快好省”四大维度均有提升,还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尚未可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