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拥有“生命催化剂”美誉,维生素推动千亿保健品市场增长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417

( 0 )

( 0 )

( 0 )

2023-08-18 10:18

导读:后疫情时代,全民对补充营养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就连一向对保健品持嘲讽鄙夷态度的年轻消费者群体,也纷纷开启了“边作边补”的朋克养生模式。需求上涨的作用下,保健品产业步入了稳步发展扩张时期。据前瞻数据的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超过6900亿元。

作者:营养品情报

在市场上探扩张的进程中,维生素作为保健品中最为常见的成分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命催化剂”的定义与应用


研究表明,维生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理功能且只能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也因此拥有“生命催化剂”的美誉。


截至目前,被列为维生素的物质共计30余种,其中已被证明与生物体健康有关的共20多种,常见的有13种。根据不同的物理性质,维生素可划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维生素A、D、K等,后者包括维生素B1、B6、生物素、叶酸、B5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等。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维生素行业的各细分品类中,维生素B族、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市场份额最大,分别为33%、30%、21%和13%。


同时根据获取方式的差异,维生素又可分为天然制品和化学合成品两大类。由于天然维生素受原料供给和提取技术的限制,故目前维生素的生产提取以化学合成为主,其在生产总量中的占比约80%。


当前,全球维生素市场主要由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龙头企业占据。其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国与出口国,据星图数据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维生素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8%,同时我国也是少数可以生产全部维生素种类的国家之一。


维生素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样由产业内上下游企业合力完成,处在产业上游位置的多为化工类和医药类企业,如兄弟科技、圣达生物等。终端应用厂商涉及农牧业,医药、美妆、食品饮料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如新希望集团、汤臣倍健、农夫山泉等等。


在维生素广泛的终端应用场景中,饲料的应用占比最高,约为71%,医药与化工领域应用占比排在次位,约为20%。近年来受人群健康意识与人口环境变化影响,消费者对维生素类保健食品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食品饮料领域维生素应用占比的快速增长。据星图数据的相关报告显示,当前食品饮料领域维生素的应用占比已达9%,且仍保持着明显的增长趋势。


需求增长推动市场发展


与美国、法国、日本等维生素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相比,我国维生素整体消费水平较低,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差异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收入、消费观念与人口环境均在发生变化,我国的维生素类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由此迸发出了新的增长活力。


一方面,伴随着人均GDP的提升,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有能力承担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的相关消费,这为维生素类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的扩张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受三年疫情影响,消费群体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保健品在消费属性上将逐渐从可选消费品向必选消费品转变,维生素保健食品需求由此拉升。据星图数据的相关报告显示,在“2022年消费者前两大关注的健康困扰TOP10”中,有18%的消费者选择了“免疫性问题”,且同时有56%的消费者选择将维生素排在促进免疫健康的营养素首位。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快速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1亿,占比达到14.9%,已进入中度老龄化。不断扩大的老年人群体,直接导致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药品和保健品需求大幅提升,同时也为维生素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观念转变催生产品需求,需求拉升推动市场发展。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维生素乃至整个保健营养品类,正逐步成长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8月29日济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来现场,共同探讨营养品经营与增长之道~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营养品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