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伊利、蒙牛、飞鹤都在布局的O2O即时零售,究竟能否走好“最后一公里”?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589

( 0 )

( 0 )

( 0 )

2023-09-05 10:12

导读:近年来,母婴线下零售持续低迷,「母婴行业观察」走访市场时,不少渠道商表示“现在母婴店体量只有巅峰时期20%”,而人口大省山东省的母婴门店关店数已经过万,据从业者反馈,原来山东门店数在3万多家,现在有质量的母婴店只剩1万多家。叠加出生人口数量下降、销售渠道多元化、消费者观念变化等诸多因素,众多母婴玩家瞄准了即时零售这一增量入口,伊利、蒙牛、飞鹤等各大乳企纷纷布局,许多门店也加速入驻。


作者:奶粉关注

用户需求驱动母婴企业纷纷布局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母婴用户即时零售的消费心智已逐渐成熟。据美团闪购×母婴行业观察×母婴研究院发布的《2023母婴即时零售行业白皮书》显示,25-35岁的宝爸宝妈是即时零售消费主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形成“点一罐奶粉像点一杯奶茶一样轻松”的消费习惯。同时,过去三年疫情反复使得许多母婴店无法正常营业、宝爸宝妈无法进店购买,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对即时零售的需求。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也促使即时零售进一步繁荣。202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表示: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


由此,越来越多的母婴店、渠道连锁选择和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外卖”业务。孩子王、爱婴室、中亿孕婴等连锁均已布局即时零售平台,并在门店流量、会员运营、全域GMV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能。同时,即时零售改变了流量分发逻辑,赋能于母婴门店。传统零售的分发链条为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电商时代品牌商、零售商开店的情况也比较常见,流量最终的受益人是品牌。而即时零售的消费者往往倾向于最近、最便捷的母婴门店,流量最终会流向本地母婴店,助推本地母婴门店销售增长。


同时,越多越多品牌选择布局线上即时零售以缓解增长乏力的困境。譬如2022年六一儿童节期间,金领冠联合美团闪购打造了母婴品类第一个“超级品牌日”,联动1万家母婴店参与,并在平台打造“品牌云仓”,以“仓”承接“店”填补线下空白区域,部分品牌云仓门店交易额同比上涨超42倍;蒙牛在2022年双十一期间和京东到家合作,推出“一小时到家”服务;此前,飞鹤×京东召开28天领“鲜”计划战略发布会,对即时零售进行战略升级,从生产日期到送到消费者手中仅需28天。


如何用即时零售盘活奶粉这门生意?


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零售新渠道,即时零售具有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即时零售将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到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对于母婴企业而言,如何抓住即时零售这一新风口,盘活奶粉生意经尤为重要。


首先,基于品类特性看,奶粉具有“高频”、“刚需”、“日常”等特点,是母婴用户选择即时零售时购买的主要产品。即时零售迎合了急症护理、半夜缺奶等应急刚需场景,宝爸宝妈可以通过即时零售快速买到需要的奶粉。正如美团闪购母婴玩具品类运营专家沈晓鸣表示,年轻一代宝妈们急需“点一杯奶茶”般解决养娃需求,始于“应急”,兴于“便利”,盛于“生活方式”。除应急刚需场景外,母婴即时零售还可以细化为以野餐露营为代表的户外场景,以节日仪式、活动庆典为代表的社交场景等具有高潜力的消费场景。


其次,当下消费者在购买母婴产品时不仅对时效性有更高要求,而且希望“一站式购齐”、“多样化组合购买”。其中奶粉作为母婴第一大品类,按年龄有一/二/三段及儿童奶粉、孕妇奶粉、成人奶粉,按用户个性化需求有羊奶粉、有机奶粉、a2奶粉、特配粉等,产品细分多样,对渠道的SKU、库存都提出了挑战。门店和品牌入局即时零售,既可以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高效地提供多样化产品;又有助于母婴店节省门店铺设、缓解库存压力。


最后,随着门店“满减”“凑单”等活动推进,用户在即时零售的消费习惯从“应急买”升级为“日常买”,购买产品从奶粉逐步拓展到用品、零辅食、玩具等其他品类,母婴玩家可以据此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搭配全套产品、花样延展产品类型等方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推进一站式买齐,拉动其他品类的即时零售增长机会。


综合来看,母婴企业布局即时零售渠道既是发展“新风口”,又是打造差异化的重要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做好即时零售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能力建设。这背后也是对品牌转变营销理念、做好数字化零售、打造全渠道经营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


母婴即时零售还有哪些新可能?品牌和渠道如何通过即时零售发挥更大的价值?9月21日成都,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重磅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更多品类趋势和创新增量~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伊利

蒙牛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