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娃哈哈、华熙生物都在布局,两年获批两次的PQQ成营养保健品原料“新黑马”?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5502

( 0 )

( 0 )

( 1 )

2024-04-18 11:27

导读:2023年10月,由发酵合成法生产的PQQ顺利获批的消息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此前的2022年3月,由化学合成法生产的PQQ也曾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PQQ的接连获批,是否预示了它即将成为下一个明星原料的可能性?


两年获批两次

“第14种维生素”为何“备受偏爱”


PQQ(吡咯并喹啉醌)是在1979年由日本的Kasahara和Kato博士发现的一种新的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等各种常见食物中,尤其是在母乳中的含量较高。起初,它被证实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QQ在营养保健品领域的潜力不断被发掘。


除了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由于机体损害引发的如心脏病、癌症以及各类炎症,PQQ还能够增加细胞密度,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增加线粒体数量,让大脑更活跃,提高记忆力。由此可见,PQQ成分功效的适用人群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可以涵盖由婴童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PQQ又享有“第14种维生素”的美誉。


实际上,从1979年被发现,PQQ就受到了营养学和药理学方面的极大关注。2012年开始,陆续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H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GRAS认证、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和欧盟委员会(ESFA)认证。


但各个国家在PQQ的具体应用标准上有略微的不同,美国在2008年批准其成为新健康食品原料,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主要用于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等饮料食品中。在日本市场,PQQ归属于非药物类属性,主要充当一种新型的维生素来使用。而我国PQQ两次的获批,其应用范围均在饮料食品中,这无疑为PQQ打开了我国功能食品的大门增加了更多商业的可能性。


国内市场:

原料领域颇有建树

终端产品亟待补强


2020年,市场研究机构QYResearch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PQQ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3.2亿美元。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国内PQQ产业扩张及消费需求释放的有力贡献。


聚焦原料层面,国内的主要企业包括诸城浩天药业、福建优百福生物,福州康泰生物、山东金城药业、浙江医药等等,其中浩天药业的PQQ原料产品已获得美国FDA GRAS 批准,所占份额位居北美市场首位,目前已是全球最主要的PQQ原料供应商之一。


终端产品层面,目前涉足该领域的国内品牌包括湘普诺康、娃哈哈、黑零等,群体规模仍较小。


借助电商平台的具体数据来看,以京东为例,「营养品情报」以“PQQ”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结果显示,其首页综合推荐的产品几乎被进口品牌包揽。其中,美国品牌的销量优势明显,如「ESTHELIV研生之力」,该品牌以评价累计1万+、好评率98%的数据一马当先。其他美国品牌如「OBLUE」、「VLIDATE」也有较好的销售表现。


1713410539065.jpg


相比之下,涉及PQQ产品的国内品牌较少,市面上常见的仅有湘普诺康、娃哈哈、华熙生物子品牌黑零、善要素等几家,且产品销售规模仍较小。以「湘普诺康」为例,品牌店铺热卖产品以减肥产品居多,其在国内市场首次推出的PQQ胶原蛋白肽液态饮已不见踪影,店铺中与PQQ有关的仅剩一款PQQ+鱼子酱+黑松露的焕肤组合产品,但其销量数据仅在500+。


1713410658421.jpg



市场潜力巨大

国产品牌如何弯道超车?


立足品类细分、内卷加剧的营养品赛道,PQQ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空白点,接连的获批也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多可尝试的空间,目睹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差距,从业者要如何打开新思路,实现弯道超车?


一、推动PQQ产品创新,打造国货产品差异特色。目前PQQ在终端应用上,国外品牌主要面向老年群体,强调其改善情绪、促进睡眠、保护脑健康的作用,但PQQ在抗癌、提高免疫力、防止肝损伤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可开发潜力。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PS、DHA、辅酶Q10、维生素C、叶黄素等营养素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营养效果。因此,产品或许可以从配方上入手,通过与目前消费者认可程度较高的产品结合,为其进入市场提供“以老带新”、“循序渐进”的路径。


二、聚焦国内用户需求特征,积极强化用户教育。「营养品情报」在小红书以“辅酶Q10” 和“PQQ”对比搜索发现,“辅酶Q10”相关笔记多达9万+,首页推荐的前4条均关于产品的食用方法、品牌推荐等,而“PQQ”搜索结果相关笔记仅1万+,首页推荐的前4条均在介绍其主要的功效。由此可见,目前国内消费者对PQQ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因此,以国内消费者内容偏好特征为基础,积极强化用户教育,从而在此过程中加深消费者群体对品牌的印象,也可作为国内品牌的重要发力点。


“健康消费”浪潮翻涌下,PQQ的热度将会一路攀升,市场机会不断涌现,PQQ是否有望像其搭档“辅酶Q10”、“DHA”一样火爆全网?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