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星期日

20255

>

 快讯

  • 雀巢首席执行官:集团将重新聚焦核心业务

    据报道,瑞士食品公司雀巢首席执行官洛朗·弗雷克斯表示,该集团在偏离核心业务进入保健品等领域后,现正重新聚焦主业。他称此类扩张“削弱了组织架构”。弗雷克斯表示,除了在雀巢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他并不认同精简业务组合的做法。“我认为永远不应忘记并购并非战略本身。”(新浪财经)


    1天前
  • 京东京造联合中汽零部件发布儿童安全座椅i-Safe认证标准

    5月22日消息,京东京造联合中汽零部件正式发布《i-Safe儿童安全座椅强化安全认证》,通过四大维度的创新突破,重新定义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标准。为满足i-Safe认证的要求,京东京造对旗舰产品“商务舱”与“星际舱”进行全方位技术革新。通过结构重塑、航空级钢材升级、缓冲材料改良等方式,实现高速防护能力;配备智能亮灯提醒系统,实时监控安装状态;采用“温控+熔断”双重保护加热系统,电路实施防潮防静电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天前
  • 《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电池安全、网络沉迷防治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儿童智能手表首次开通支付功能时,应征得监护人同意等。公示期为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12日。

    1天前
  • 美国FDA和NIH推出营养监管计划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在启动营养监管科学计划(NRSP),这是一项联合研究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实现“让美国再次健康”的使命。FDA表示,NRSP希望解决的问题包括超加工食品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如何影响代谢健康并导致慢性疾病,以及胎儿和婴儿阶段的饮食暴露如何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据FDA称,该联邦计划将引入一项全面的营养研究议程,该议程将“提供关键信息,为有效的食品和营养政策行动提供信息,以帮助使美国人的食品和饮食更健康”。(foodbusinessnews)

    1天前
  • 55.71%的儿童蛋白质来源单一

    近日,新华网携手汤臣倍健共同发布的《2025国民蛋白质摄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5.71%的儿童蛋白质来源单一,89.55%的老年人因消化吸收能力衰退导致摄入不足,近六成减重人士减重期间蛋白质摄入骤降,超七成受访者不知如何科学补蛋白质。(新华网)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线实战派⑰ | 过敏、身高管理、多动症改善...营养品行业内卷之下仍有蓝海!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385

( 0 )

( 0 )

( 0 )

2024-07-09 10:2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图片


1、当前母婴消费者对营养品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三点:刚需化、品质化和精细化。


2、如何通过产品帮助宝妈解决育儿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如何通过自身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排解宝妈在育儿生活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是拉动母婴营养品生意增长的核心。


3、线下门店相较于线上的核心优势在于“场”。比如宝宝身体不适,宝妈会来店里寻求帮助;宝宝身体健康,门店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预防和调理的服务,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来提升门店与用户的粘性,充分发挥线下门店的优势。


4、营养品是否刚需,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辩证看待。随着社会大众健康意识的快速觉醒,营养品的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同时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助推,大健康产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母婴营养品显然是刚需产品。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可能不会像奶粉一样高度集中化,而是会更细分化和专业化。

5、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核心板块之一,母婴营养品参与企业众多,且都在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未来的母婴营养品市场应该会是一个品牌百花齐放的状态。


6、营养品行业内卷严重,但不意味着没有机会。诸如婴幼儿板块的过敏、基础营养,儿童板块的身高管理、肥胖管理、脊柱侧弯改善、多动症改善等赛道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7、未来线下母婴渠道在营养品经营上会呈现两种形式,一种是大而全,比如大型商超、卖场,专业自主性比较强的家长会在里面选购产品;还有一种是小而美,以专业为突破口,深耕调理型门店,客户基数不大但粘性会很强。


8、针对营养品销售高客单的情况,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门店销售人员能做的就是给予消费者专业的产品组合搭配方案,家长根据产品的效果自行取舍。客单价高或低,核心是物有所值,消费者的复购率才会高。


9、全家营养是一个趋势,调理型母婴店最终还是要走向全家营养或者慢病管理的方向,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还需要3-5年的学习过渡期。


10、全家营养在线下渠道可以尝试的思路:以儿童营养为例,儿童是一个大科,在临床上有内科、外科、消化科、肾病科、肿瘤科等等,几乎涵盖所有的疾病,那么先从儿童营养这一板块入手,做透细分的基础上再拓展全家营养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11、未来营养品在成人板块中走向慢病管理是一个趋势。3-5年以后,随着大健康教育的深入,对于从业者来说一个较大的挑战是其在慢病治疗、亚健康人群管理上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性。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