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星期六

20255

>

 快讯

  • 爹地宝贝去年营收1.79亿元

    近日,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79亿元,同比减少25.4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338.32万元,同比增加55.14%;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55.56%。对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爹地宝贝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近几年新生婴儿出生数持续下降,国内纸尿裤消费市场萎缩,竞争加剧,本年纸尿裤收入较上一年度减少5272.61万元。女性卫生用品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34.74%,主要是公司将女性卫生用品作为战略性增长产品,加大了女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9小时前
  • 秋田满满推出旗下首款HMO母乳低聚糖有机配方米粉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2’-岩藻糖基乳糖正式获批允许使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婴童食品品牌秋田满满迅速行动,联合全球化巨头凯爱瑞、行业翘楚虹摹生物、贝因美,正式发布秋田满满旗下全球首款添加HMO母乳低聚糖的有机配方米粉

    19小时前
  • 雀巢集团决定推动其研发组织变革,押宝精准营养

    雀巢集团日前正式宣布,将加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专长,并开设一个全新的“深度科技(deep tech)中心”,以增强其创新渠道,提高研发、创新和运营效率。同时,研发组织将变得“更精简、更敏捷”。旗下雀巢健康科学业务也进行了研发组织架构调整,增强尖端生物技术和临床研究的研发专长,将带来全新的营养解决方案。雀巢指出,新的研发能力,则包括开发下一代筛选检测方法、增强精准发酵能力,以及加强临床研究项目。“这些能力将推动精准营养领域的重大进展,并推动新一代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相关物质(包括后生元和合生元)的开发。”

    19小时前
  • 美国启动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标准全面评估

    日前,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将对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标准启动全面评估。FDA已依法发布信息征询书,将基于最新科学数据评估现有营养要求修订需求,并公开征集公众意见。

    19小时前
  • 可靠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纸尿裤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应用

    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可靠股份(30100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纸尿裤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0885402.3,授权日为2025年5月13日。专利摘要: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纸尿裤的复合吸收芯体,所述复合吸收芯体由依次叠加的下渗层、高分子层1、导流层、高分子层2以及扩散层组成;所述高分子层1和/或高分子层2由加入了抗菌物质的丙烯酸钠复合吸水材料制成。本申请的复合吸收芯体具有吸水吸尿能力强、速度快的特点。

    1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上市公司很多都是草台班子?

三杯以后

察察

阅读数: 1101

( 0 )

( 0 )

( 0 )

2025-01-08 18:10

导读:怎么可能!不排除由于历史原因有些上市公司现在确实没什么核心业务了,但是从常识的理解中,任何上市公司背后都是一个很大的体系,这也是我这些年亲身经历感受。

作者:三杯以后


1-1.jpg

最近股市表现一般,很多公司股票都跌的很厉害,有些股票前两年还千亿市值, 现在看可能就剩了百亿市值,也有百亿市值现在就剩了几亿市值的。在外面看的很多股民可能会说,做好这么难吗?就这点市值,“小破公司”的想法就出来了,甚至看着股票着急,以为这个上市公司是个草台班子,怂蛋。


任何上市公司背后都是一个很大的体系,很大的团队,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上万人,甚至几万几十万人。哪怕有些没有上市的公司做的挺大的那种都是动不动大几百人几千人的团队。这里我指的是国内上市公司,国外环境和上市要求不同,我们这里不讨论。


这些上市公司中业态不同,团队大小不同。拿我身边上市企业来举例,比如工厂起家的,动不动的几千人是要有的;做零售的上市企业动不动就是上万人;做品牌的上市企业,我目前看到的最少也是大几百人的团队,对产品研发要求很高,大部分人专注在产品研发上,算是极限操作了。‍‍‍‍‍‍‍‍‍‍‍‍‍‍‍‍‍‍‍‍‍‍‍‍‍‍‍‍‍‍‍‍‍‍‍‍‍‍‍‍‍‍‍‍‍‍‍‍


每个上市企业一定有过人之处,最少也有一个很强很强的点,有的企业已经以点带面甚至形成了生态。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不同的上市公司所处的阶段也是不同,但是都在不断的精进向前。‍‍‍


可能是我年纪到了或者是工作的原因或者两者都有,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我指的是认识的甚至一些关系还不错的上市公司老板。我认识他们的时候,有些还在早期,有些企业已经做的很大了,但是还没有上市,有些已经是上市公司。


这些年见证了很多公司上市的过程,有些是在现场见证的,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等等。每个地方上市都不同,甚至说差异很大,感受最深的,我更喜欢港交所的氛围,现场不太大,容纳的人有限,但是也够了,毕竟是上市,如果不是特别的想法或者太大的体量公司,基本上场地大小够用的。这样场地大小有个好处就是亲密感更好,彼此能感觉到现场洋溢着的那种喜悦的幸福感,虽然我是见证者,现场你能感觉到每个人都被感染,真心的为上市公司团队祝福。


现场敲钟的距离很近,就是一个小台阶,流程比较简约务实,时间也控制的好,当创始人团队敲钟的那一刻,正好股市开盘,开始交易,股价还是跳动,美妙瞬间,幸福时刻。


上交所深交所就一起说了。场地太大了,大到进去很多人依然很空旷,人显得很渺小,没有存在感。上下级氛围很浓,在那里像在那啥开会,说不上压抑肯定拘谨的。领导致辞太多了,都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多大,最重要的创始人在整个环节中基本上是最不重要的,都是领导,如果最后敲钟环节能替代的话,估计也没有创始人什么事情,轮不到他。一家企业一家能做到上市的企业,创始人无论怎么说也是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真心在现场没感觉到对创始人的重视,这个感受或者说谁最重要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在他们来说能来现场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过于流程化,讲话的人太多,时间把控不好或者根本没有时间管理这个事情,那边股市开盘了,这边还在讲话走流程,最重要最有仪式感的时间都错过了,后面的都是摆拍。不说不够市场化,估计没想过这些,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在哪里都透漏着些什么。


我在想如果是哪天我做梦公司上市了,我更喜欢港交所的,尊重创始人创始团队,整个上市过程他们是核心中的核心,众星捧月,万千宠爱,分享喜悦,见证神奇时刻。那是我想要的上市画面感。美国那边没去成,之前美国签证被拒,当然现场通过了。如果老板们上市还有名额的话,记得邀请我,我鼓掌手劲大。‍‍‍‍‍‍‍‍‍‍‍‍‍‍‍‍‍‍‍‍‍  


公司上市前和上市有区别吗?我个人在旁边的观感是觉得有区别的。有的朋友上市前喝茅台上市后喝威士忌,点菜更加不看菜单价格了,“这个这个这个……上菜吧”。没有好坏对错,就是更加随性了。有的朋友上市前跟上市后对做事情、对资本的理解变得不同了。有的朋友上市前每年交流几次,上市后交流的少了些,确实太忙了,上市后事情比上市前忙太多了,还有就是财富量级拉开了之后,本质上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当然了也有很多是没有什么变化,上市只是一个过程,对一些责任的阶段性交付,他还是他,继续不断努力中。‍‍‍‍‍‍‍‍‍‍‍‍‍‍


以前跟一个在券商做投资的朋友聊天,她说:“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市值1000亿的跟1000亿的玩,500亿的500亿左右的玩,100亿跟100亿左右的玩,100亿以内的跟100亿以内的玩……”‍‍‍‍‍‍‍‍‍‍‍‍‍‍‍‍‍‍‍‍‍‍‍‍我说:“有这么夸张吗?”‍‍她说:“当然,你没感觉到是因为你的财富还没到那个阶段,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你的性格。”


最终还是你的价值,做好自己不断成长这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情,自强则万强。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