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纸尿裤材料被征用做口罩?母婴店库存告急?宝宝的“屁粮”是头等大事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068

( 0 )

( 0 )

( 0 )

2020-02-18 10:23

导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地“封路、封村、封小区”,物流不畅,整个零售业承压加剧,母婴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盘,受到疫情的影响自然较大,不仅宝宝的“口粮”奶粉供应告急,作为“屁粮”的纸尿裤也成为稀缺资源。特殊时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妈妈们都开始囤货,母婴店运营压力激增,疫情之下,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纸尿裤材料被征用做口罩?假的,妈妈们莫急


随着疫情进一步发展,谣言四起,最近有一则消息在很多妈妈群里流传:“准妈妈囤纸尿裤,纸尿裤材料被征用去做口罩,很多纸尿裤厂家已经停产,也不让进口了!”。不少妈妈看到这个消息后产生恐慌,都在问:纸尿裤会缺货吗?要不要囤货?过段时间买不到或涨了价怎么办?


对此,腾讯较真进行辟谣。尽管口罩和纸尿裤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无纺布,但具体的材质并不相同。

医用口罩的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隔离过滤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纸尿裤由表面包覆层(无纺布)、吸收芯层(纯木浆、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构成)和底布(无纺布PE膜)构成。


口罩不吸水,纸尿裤亲水,二者所用无纺布的材质是不同的,因此征用纸尿裤材料去做口罩一般在采购环节就通不过。


对于“很多纸尿裤厂家已经停产”这一说法,近日母婴行业观察调研得知,国内大多数纸尿裤工厂已经复工,生产发货照常进行。商务部网站最新公布的禁止进口名单通知中也没有提到“禁止纸尿裤进口”。因此,广大消费者一定要理智消费,不要轻易听信谣言。


门店断货缺货、库存不足  特殊时期最考验商家服务能力


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不少区域的母婴店无法正常营业,交通管制也使得货品无法正常供应。送货进不来、有货出不去是当下母婴店最为棘手的难题。在一些疫情重灾区及防控较严格的地区,比如湖北,母婴店缺货、断货现象更为常见。


此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母婴店情况不同。大体上来说,大中型连锁门店在资金、供应链、备货等方面都要优于部分小连锁、单店,大型连锁门店缺货、断货现象较少。据门店及代理商反映,像纸尿裤这样的刚需消耗品,现在主要是缺品牌和码数,一些消费者已经不分品牌了,有货就拿。


同时,在疫情期间,只要能开门营业的门店,业绩大多都上涨了。疫情爆发之后,大家不能频繁出门 ,对于疫情何时结束也不可知,因此造成了一大波恐慌消费,而且纸尿裤保质期一般都有三年,只要考虑好码数,囤货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消费者囤货导致部分门店阶段性的业绩增长,但其实并没有增加新用户。


特殊时期最考验商家的服务能力,最近朋友圈和社群里疯狂刷屏“送货上门”,各大纸尿裤代理商纷纷想办法将货送到门店和消费者手中,一些深耕社交电商、具备强大渠道力的纸尿裤品牌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发展机会。


疫情之下,发货慢、收货慢、取货难是商家和消费者都面临的问题,为了让宝宝不断“粮”,品牌方、代理商、门店都在共同努力,疫情终将过去,随着全国各地企业陆续进入复工,春节期间纸尿裤等婴儿用品紧缺的情况也将得到缓解。



文章来源:纸尿裤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