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法国拟对低价值电商进口包裹收取费用

    据路透社消息,日前,法国政府表示,从2026年起,将针对进入欧盟的低价值电商包裹收取费用。据悉,2024年约有46亿件免税包裹涌入欧盟,其中超过90%来自中国;仅法国就接收了约8亿件此类包裹。一直以来,欧盟计划取消对价值低于150欧元(约合171美元)的网购包裹的免税待遇,但该计划要到2028年才会正式落地实施。在此背景下,法国预算部长提议先行收取手续费作为临时过渡措施。不过,任何费用的征收都需获得整个欧盟的批准,并将适用于所有成员国。


    1天前
  • 辅助生殖进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记者5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助力“生育梦”。(新华社)


    1天前
  • 天猫618:取消满减缩短预售期

    5月7日,天猫公布618招商政策,较往年有多个变化,比如取消满减,仅采用官方立减一种优惠方式;缩短预售时间,拉长尾款时间等。同时,平台也在有意识简化商家参与流程,比如支持商家一次报名两个波段等。具体来看,活动节奏方面,本次天猫618仍延续了两波活动。第一波活动分为预售和现货两种形式。预售定金时间为5月13日20点到5月16日18点,尾款时间为5月16日20点到5月26日24点;现货时间为5月16日20点到5月26日24点。可以看到相较以往,预售支付定金的时间被缩短为了3天,反而尾款时间被拉长到了10天。(亿邦动力)


    1天前
  • 广东: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

    5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发放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推动全省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加大综合医院夜间儿科门(急)诊开放力度,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1天前
  • 日本儿童人口连续44年减少

    近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日,包括常住外国人在内,日本不满15岁的儿童人口为1366万人,比去年减少35万人;日本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1%,较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均创1950年有统计以来最低纪录。数据显示,日本儿童人口自1982年以来连续44年减少。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疫情下奶粉品牌迎来弯道超车机会?这四个问题必须想清楚,否则瞎忙!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334

( 0 )

( 0 )

( 0 )

2020-04-17 10:42

导读:大家都在说,“全球疫情下,进口奶粉品牌尤其是小品牌会被淘汰一部分,露出一些空白市场,这是国产奶粉弯道超车的机会”,以及这种说法“消费者已经形成线上购物的习惯,即使是母婴店也要加速线上化”等等,总之疫情下,奶粉市场好像机会很多,但是你真的能抢到吗?你有没有想明白这几个问题?


作者:牛奔

1、空白市场在哪里?

2、行业集中度提高是你的机会吗?

3、竞争更加白热化,什么时候开始参与?

4、消费者真的走到线上了吗?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差不多恢复正常了,降低了响应程度,反而是北京、上海这些一些城市还处在一级响应下,国外输入越来越严重,沿海的广州、深圳好像也不轻松,就奶粉行业来说,影响生产吗?好像并没有,主要是影响正常工作往来,比如出差,尤其北京,“出去了就回不来了”。


其次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爆发的时候,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物流了,疫情严重影响到国内物流供应,关闭口岸则影响国际物流供应。那么奶粉的原辅料怎么进口?何时才能通关,通关以后能给你的公司多少配额,这都是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尤其是国外进口的品牌,大的还好说,估计国家会特别放行,小的企业怎么办?能不能进来?何时能进来?都是一个未知数,生产地所在国的疫情,会不会像美国一些快速增长,如果控制不住不让生产怎么办?这些都会对中小品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疫情对国内的持续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原料进口,二是成品进口,三是通关速度,长此以往,会拖死一部分品牌。但是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就是你的了吗?接下来回答最开始的四个问题。


1、行业集中度提高,是你的机会吗?


其实这些年,奶粉行业集中度一直在不断提高,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这本来就是规律,疫情只是其中一个刺激点,配方注册制也是,都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市场经济下,一直以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只能被吃的过程,没有“小鱼吃虾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所以才会有收购、并购、甚至直接“打死”的局面,这些现象是疫情下才出现的吗?并不是,比如光2019年,圣元就收购四五家奶粉工厂,也是通过注册的;以及去年也有不少通过注册的小工厂破产重组了。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小企业都活不下去了,和欧洲的小国不同,中国的一个省做好了就够一个企业活得很好了,1-3亿左右的生意体量,足可以活的很好了。所以疫情下,在区域内深耕的企业依旧可以活得很好,前提是区域的消费者品牌教育也要到位,对自己品牌认知要深。


2、空白市场在哪里?


现在全球疫情下,受影响更多的是代购,因代购不能通关,会释放出约20%左右的份额,按照这个规模,大约有150亿左右的体量,但这个空白在哪里?要明确,其实代购购买进口奶粉的这一批人其实大多数位于一二线城市,所以释放出来的体量,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势必会被国外进口的品牌先分掉一部分,其次才是国产一线品牌,而后才是其它中小品类品牌,比如有机,全羊等。


这对其它中小品牌,其实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这凭空而来的销量,加大了进口品牌、国产一线品牌及中小细分品类的增长。显然,这会使这三类企业有更多的费用,更多的理由,更多的活动来加大市场的投入,这样一来势必会加大上线城市的竞争压力。所以二季度一二线城市的新客竞争一定会更加惨烈,而且谁不抢这个凭空掉下来的份额,谁不抢谁傻吗?


当然谁能抢到,取决于谁的营销部门更专业,营销数据更精准,促销方式更多样,社群营销及代购群体当中的大V看谁能先接洽,谁先拿下代购群体,谁将凭空增长10亿左右的规模。当然光拿下经营者还不够,还要有说服顾客转牌的产品力呈现才行,二者互补缺一不可。


3、消费者真的已经养成线上购物的习惯了吗?还要坚持做线下吗?


可能线上购物的习惯只有一部分消费者养成,而且线上购物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社区、社群团购、门店送货上门服务等,线上渠道布局一直是趋势,疫情只是催化剂,而母婴店要做的最重要的不是线上开店,而是打造会员体系,或者数字化系统,哪怕是用户微信群、朋友圈运营都行,但是要专业,精准。而对于奶粉品牌而言,线上渠道布局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前提是保证决不能乱价,线上份额要占多少,还要看企业战略的制定。


但是线下渠道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奶粉新客,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买什么,除了咨询亲朋好友,母婴店主的意见也相当重要,尤其是下沉市场的,所以这也是开新客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奶粉品牌的经销商开发,门店拓展及服务要跟上,门店获客方法及培训以及日常的走访关怀要跟上,顾客的进店服务要做好。


4、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参与还是不参与?


竞争更加白热化,这是共识。尤其是二季度和三季度,战争一定不是枪弹式,而是炮弹式倾泻,大企业想要争取更多的份额,尤其是拿到代购份额以及在疫情期不停工并取得销量增长的企业,其信心及战斗意识均是最好的状态,可想而知面对疫情这样的天灾都没有挡住销量增长的势头,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超越,那么势必会激进的推进销售扩张及销售促进。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在疫情下养精蓄锐了一段时间,再加上这时节线下活动本来就是最佳的季节,同时婴童店主急于拉客流进店,所以疫情好转,企业增长扩张,子弹充足,团队主动请战,门店积极配合,这几个方面一碰头,势必会是一场恶战,活动做在前面的还好,做到后面的估计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也会促使大者更大,小的,后面的连捧场的顾客可能都很少了。


所以这个时候,绝不是养精蓄锐,踩刹车的时候,一定是踩油门加速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抢得先机。


你要相信,不管市场大环境怎么样变化,竞争如何激烈,总有那么一两个品牌迅速的脱颖而出,做出骄人成绩。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他们做对了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奶粉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