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华特达因计划继续扩展儿童营养健康产品

    8月8日,华特达因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公司围绕儿童健康需求推出了多款新产品,伊可新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约79%。针对未来的发展,公司计划继续扩展儿童营养健康产品。

    22小时前
  •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

    8月11日,泡泡玛特泰国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的话题,登上热搜。有人觉得,该店的装修设计风格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还有人晒出两家店门店的图片:都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风格,用流动线条隔开不同区域,门面是游乐园风格,天花板上布置荧光色块等。不过,也有网友说,不至于到走错门店的地步,而且店里的产品也各有特色。目前,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都尚未对此作出官方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

    22小时前
  • 上海美特斯邦威召回部分超标太阳花女童凉鞋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消息,7月31日,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3月10日至2021年3月17日期间制造的部分Moomoo牌太阳花女童凉鞋,型号为:175(1.5)、185(1.5)、200(1.5),涉及数量为六十双。MooMoo是中国服装企业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旗下童装品牌,创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上海,隶属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该品牌专注于3-12岁儿童服饰领域,涵盖童装、童鞋等产品,下设都市、休闲、跨界及亲子四大系列。

    22小时前
  • 孕婴世界进军浙江市场

    孕婴世界的浙江子公司正式启航,并隆重召开“数智动能·共创未来”孕婴世界连锁浙江发布会,官宣进军浙江母婴市场。继今年6月,孕婴世界宣布挺进甘肃,助力西北区域母婴产业升级发展后,8月孕婴世界再度扩展版图,宣布落子浙江。(新母婴店)

    22小时前
  •  于东来:新乡胖东来新店预计招1000人左右,2%岗位给服刑人员

    8月8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新乡第三家胖东来(下称“三胖”)开始进入招工阶段,估计名额1000人左右。于东来在发文中表示,此次招聘规划了20%的岗位给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新疆、西藏高原艰苦地区的退伍边防军人,还规划了2%的岗位给有犯罪史的服刑人员,是想让曾经走过弯路的群体得到尊重和关爱,变成创造和享受美好的主人,“坚定地共同走向美好!”

    2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渠道定制之风已从奶粉吹向营养品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576

( 0 )

( 0 )

( 0 )

2025-08-11 11:17

导读:渠道定制奶粉曾一度撕开同质化竞争缺口,如今,这股风吹向了增速迅猛的营养品市场。母婴行业观察一线探访发现,营养品定制早已不是个例,而是从浅层试水升级为战略标配。


进一步深挖,营养品刮起渠道定制风的背后,实则印证了行业单纯依靠品类红利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激烈竞争下,渠道面临甩不掉的生存焦虑、品牌也有藏不住的破局需求。


从渠道维度来看,生意增长和生存发展的焦虑如影随形。电商价格绞杀与通货利润薄如纸,传统的代理商分销模式下,从厂家到各级代理商,再到终端门店,冗长的分销链条上每一层级都需要赚取利润,层层加价后,终端售价早已失去市场竞争力。更致命的是,实体渠道在价格谈判中始终缺乏话语权,既无法争取更低的进货价,又难以自主掌控终端定价权,导致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即使营养品曾被寄予厚望,但伴随着市场上同类产品泛滥,终端门店为留住客源难免陷入价格战泥潭。


从品牌维度来讲,破局突围和生态卡位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营养品赛道的入局者纷至沓来,蓝海变红海,这种转变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不断显现,诸如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渠道及营销费用高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早期的野蛮式爆发增长难以为继。如今的营养品市场,已然开启一场全新的生存游戏,在这样的困局下,品牌或是以差异化破局重构价值链,或是在价格战中沦为渠道附庸。


双重因素推动下,渠道定制化营养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于渠道商而言,定制化产品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更能凭借独家性提升溢价空间,成为稳定利润的“压舱石”;于品牌而言,与渠道深度绑定的定制化合作,则是其打破同质化僵局、降低拓市成本、实现精准触达的关键抓手。


然而,目前来看,定制化背后仍有隐患,这些潜在风险如同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礁:


其一,伪定制产品泛滥。从产品端来看,部分品牌为了快速满足渠道的个性化需求,可能在定制化的研发环节采取短平快的投机策略,仅更换包装或规格便冠以定制之名推向市场。这种流于表面的伪定制,本质上仍是换汤不换药的同质化产品,与渠道而言,看似满足了独家专供的需求,却无法真正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尤其是当消费者后知后觉发现后,渠道不仅难以实现溢价销售,反而会损害自身口碑。同样的,对品牌而言,这种定制合作看似节约成本,但长期来看,实则是在透支品牌公信力。


其二,价格体系崩坏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是渠道互搏愈演愈烈,当同一品牌为不同连锁定制相似产品,导致终端比价厮杀,部分渠道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擅自打破既定的价格规则,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而这种单方面的降价行为,会迅速冲击整个价格体系,原本合理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另一方面,消费者信任危机频发,当消费者发现同一定制化产品在不同渠道的标价悬殊时,极易对产品的真实价值产生怀疑,一旦用户信任崩塌,很可能对品牌的全线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致使品牌口碑急转向下。


在母婴行业观察的定向访谈中,一位资深从业者就谈到,“大品牌跟大渠道做定制款产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换包装不符合做产品的原理,而且一个产品两套包装,消费者就会乱套,一旦定制,下一个问题就是价格,要不要打折,打折的话就破坏了整体的生意健康度。”


说到底,渠道定制本身并无原罪,只是真正能让品牌与渠道实现持续共赢的,不在“定制”这个动作或者形式本身,而在其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内核——品牌商要做的是平衡好品牌调性与渠道利益,渠道方要做的则是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