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新西兰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16%

    伊利旗下的Westland Milk(威士兰乳业)和Oceania Dairy(大洋洲乳业)两家新西兰公司上半年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期内合计收入同比增长16%,税前利润也增长了12%。公司预计,到2026年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攀升。(Inside FMCG、小食代)

    9小时前
  •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其中包括一款以乐高经典黄色为主色的7号比赛用篮球,以及活泼亮眼的黄色T恤。这些新品于2025年8月2日正式发售,覆盖了穿搭、运动与日常多重需求。(酷玩潮)

    9小时前
  • 泡泡玛特与优衣库达成合作

    8月13日,泡泡玛特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其旗下热门IP角色LABUBU和ZIMOMO将于优衣库服装联名,双方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UT将于8月22日正式发售。(泡泡玛特)

    9小时前
  • 爱婴室上海新开一店

    8月12日,爱婴室宣布其上海巴黎春天浦建店将于2025年8月15日至8月17日盛大开业。该新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18号巴黎春天三层102号商铺。为迎接新店开业,爱婴室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包括孕妈进店可获赠好礼,以及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的满减促销。(爱婴室官方)

    9小时前
  • 帮宝适发布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

    8月12日,全球知名婴儿护理品牌帮宝适,携手央视网、中轻纸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及全球权威皮肤专家,在京隆重发布帮宝适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同时宣布帮宝适“护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8.18亿元 ,毛利超5亿,旗下最赚钱的IP竟然不是Molly?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834

( 0 )

( 0 )

( 0 )

2020-11-24 09:42

导读: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文件显示,泡泡玛特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其中包括泡泡玛特上半年的营收业绩情况,以及更详细的盲盒售价、IP运营合作、以及各个渠道收益等情况。


2020上半年营收8.17亿元,毛利5.33亿元


今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泡泡玛特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2020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达到8.178亿元,毛利5.33亿元,经营利润2.08亿元,期内利润1.41亿元。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1亿元、5.145亿元、16.834亿元。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从营收上来看,这是一家相当赚钱的实业制造公司。


1_20201124094523.jpg


在招股书上可以看到,公司毛利率提升越发的明显,从2017~2019年,公司毛利率从47.6%提升到64.8%,2020上半年毛利率高达65.2%。那公司毛利率达到65%是什么概念,一般鞋业服装等零售毛利率能达到30%,一般玩具零售毛利率在40%左右,喜茶、美甲的毛利率可以达到60%-70%。相较同行业中,比如孩之宝,毛利率与泡泡玛特相同,但净利率只有泡泡玛特的四分之一。


在走货上更相当于一家健康的快消品公司。泡泡玛特的线下店铺净利率近30%,近三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别是49天、45天、46天。但到2020上半年存货周期涨到126天。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公司将若干产品推迟到下半年,另外公司2020年上半年暂时关闭88间零售店,因此同店销售於2020年上半年减少23.1%。在开发周期上,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快速。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表示,潮流玩具行业比想象的要复杂,开发周期需要5-8个月的时间。


2_20201124094722.png


2020上半年最赚钱的IP竟然不是Molly?


IP 是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旗下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3_20201124094759.png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排名前五的IP分别是Pucky营收1.19亿元、Dimoo营收1.17亿元、Molly营收1.12亿元、The Monsters营收0.7亿元,以及BOBO&COCO营收0.33亿元。


可以看到,2019一年销售额达到4.56亿的Molly,这次营收排名排到了第三。而排在第一位PUCKY在2018年、2019 年产生的收益分别为7510万元、3.153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IP收益大增67.6%至1.19亿元,数据显示,这是上半年泡泡玛特IP库93个IP中最赚钱的IP。


对于Molly上半年营收减少,泡泡玛特表示,除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还调整了2020年发布Molly形象潮流玩具产品系列的时间表。


同时还指出,Molly形象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比,从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总收益的约89.4%、62.9%、32.9%、44.5%及16.3%。其中2017年至2019年的销售额占比下降乃主要是由于公司IP库扩大及其他IP所得收益快速增长。


2019年,泡泡玛特来自基于Molly形象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益达到4.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56个非独家IP主要包括米老鼠、HELLO KITTY及DESPICABLE ME等系列。2018年及2019年,泡泡玛特基于非独家IP的自主产品开发所得收益分别为1820万元及1.598亿元。


4_20201124094807.png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泡泡玛特的营收IP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Molly,而是围绕多IP和潮流文化展开,其中产品业务包括盲盒、手办、BJD、衍生品等,在这些产品线中,当然最赚钱的还是盲盒产品。


6_20201124094902.png

盲盒、手办、BJD、衍生品产品售价


招股书披露,2017-2019三个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销售产生的收益分别为9140万、3.596亿、13.592亿、4.024亿和6.887亿元,分别占同期泡泡玛特总收益的57.8%、69.9%、80.7%、74.0%及84.2%。


其中,泡泡玛特品牌盲盒产品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180万、2.901亿、12.558亿、3.482亿和6.394亿元。此外,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品牌盲盒的销量达到1351.4万个,平均售价47元; 第三方盲盒销量63.87万个,平均售价77元,值得注意的是自有IP均价最高的为Molly售价51元。


8_20201124094934.jpg

2017-2020上半年泡泡玛特盲盒销量数据


在渠道方,目前有零售店、线上销售、机器人商店、批发和会展五个销售渠道。其中零售店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线上渠道和机器人商店从2017年到2020年6月止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分别销售收入为3.13亿、3.34亿、1.05亿、6350万和119.6万,毛利分别为1.91亿元、2.36亿、7690.4万、2949.6万和14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61.1%、70.4%、72.9%、46.5%和12.2%。

截止2020年6月,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零售店和线上销售。其中,毛利率高于70%分别是线上销售占比达到70.4%,以及机器人商店占比72.9%。


此外,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泡泡玛特的营收从2019年同期的10.34亿元增加49.3%至15.44亿元;毛利率从2019年同期的63.7%提升至64.0%;盲盒产品销量从2019年同期的16111个增加70.5%至27476个。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