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IPO暴涨100%,上市首日市值超千亿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6581

( 0 )

( 0 )

( 0 )

2020-12-12 09:33

导读:12月11日,有“盲盒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09992.HK)登陆港交所。此次发行价38.5港元,开盘77.1港元,按此计算泡泡玛特市值1065.2亿港元。背后的85后掌舵人王宁,同时也收获了巨额财富。根据泡泡玛特最新市值,王宁身价超500亿港元。


20201212093627.png


据悉,今年33岁的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担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管理;同是33岁的妻子杨涛,担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负责监察公司的产品开发部。此次IPO前,王宁夫妇持股55.22%,按千亿港元市值折算,夫妻俩身价超500亿港元。


同时这也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一个IPO项目。值得一提的是,12月10日晚间,泡泡玛特定价38.5港元,超购近356倍暗盘暴涨超100%,最高见79.6港元,这已意味着泡泡玛特市值可能冲刺1000亿港元,暗盘价最高市值1119亿港元。


20201212093635.jpg


01 “Molly”IP曾营收达4.6亿


泡泡玛特近年来吸金又吸睛,从招股书显示,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16.83亿,净利润达4.51亿元。2020年上半年,泡泡超八成收入来自盲盒产品,销量更是超过千万个。


2016年,泡泡玛特凭借“Molly”IP以及“盲盒”概念名声大噪,但转折点在2017年到2019年。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泡泡玛特营收分别为1.58亿、5.14亿、16.83亿,净利润分别为156万、9952万、4.51亿,增长可谓是迅速。


此外,根据招股书,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基于Molly形象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总收益约89.4%、62.9%、32.9%及16.3%,在2019年“Molly”IP更是营收达4.6亿。


20201212093640.png


即使在疫情冲击下,泡泡玛特也稳住了阵脚,表现亮眼 。


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8.18亿元,同比增50%;净利1.41亿元,同比增24%;而同期毛利率为65.2%。


20201212093647.png


旗下核心IP运营贡献营收凸出。财报显示,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排名前五的IP分别是Pucky营收1.19亿元、Dimoo营收1.17亿元、Molly营收1.12亿元、The Monsters营收0.7亿元,以及BOBO&COCO营收0.33亿元。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旗下运营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


今年泡泡玛特线上营收依然表现超常亮眼。今年双十一天猫旗舰店就取得1.42亿元的营收,成为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浏览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收入约占线上收入的一半。每年双十一贡献全年天猫旗舰店约1/3的收入。预计今年天猫旗舰店收入可达4亿元。


这背后也离不开公司线上线下的多重布局,从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天猫店销售大幅增加的背景是其销售从线下转为线上。2017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销售占比为63.9%;到2019年,泡泡玛特的零售店销售占比降为43.9%,而线上渠道占比从2017年的9.4%上升到了32%。


目前有零售店、线上销售、机器人商店、批发和会展五个销售渠道。其中零售店一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线上渠道和机器人商店从2017年到2020年6月止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分别销售收入为3.13亿、3.34亿、1.05亿、6350万和119.6万,毛利分别为1.91亿元、2.36亿、7690.4万、2949.6万和14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61.1%、70.4%、72.9%、46.5%和12.2%。


另外,泡泡玛特注册会员数为360万。去年,泡泡玛特注册会员的整体复购率为58%,而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十大玩家整体复购率平均约为50.4%。


02  泡泡玛特背后:红杉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在年轻人的追捧之下,泡泡玛特彰显出强大的吸金能力,同时也受到众多资本的青睐,10年完成9轮融资,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估值为25亿美元。


20201212093655.png

泡泡玛特天眼查融资历程


从融资企业来看,下场的资本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启赋资本、蜂巧资本、金慧丰投资、黑蚁资本、正心谷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其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泡泡玛特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IPO前,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王宁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股55.22%;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股4.87%,为第一大机构股东;其余股东包括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正心谷资本、蜂巧资本等。值得注意的是,黑蚁资本也连续4轮押注了泡泡玛特,从2017年底,黑蚁资本首次投资泡泡玛特,随后在2018年底、2019年初、2020年初又连续投资3轮。


另外,咨询机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潮玩的零售市场规模约207亿元,预计2024年,中国潮玩的市场规模将增至763亿元。潮玩行业惊人的增速,吸引了优酷、腾讯、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潮玩产品以及富有潮玩元素的节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800家企业的名称含“潮玩、潮流玩具”。


可以看到,潮玩市场处高速增长黄金时期,泡泡玛特作为行业龙头,对于未来的发展,高管强调,泡泡玛特内部已不再强调争做中国的迪士尼,而是要立志成为中国的泡泡玛特,,接下来要用自己的方式孵化和运营的商业化IP,同时第一个Pop Mart Land将在北京建立。目前,泡泡玛特率先布局国际化,其触角已经伸到了海外,今年在韩国和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并且在日本和泰国委聘经销商。海外泡泡玛特零售店和机器人商店,正在迅速铺开。在产业布局上,泡泡玛特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从内容、游戏、乐园。同时,它开始试水多元化投资,比如电影和美术馆。对于未来,相信泡泡玛特产业布局才刚刚开始。


面对日趋年轻化的母婴消费人群,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在变革中寻找到更好的机会深层次触达消费者?2021年1月14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年少有为·2020未来母婴大会暨第六届樱桃大赏年度盛典”将在上海举办,届时让我们聚焦确定性增长,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