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宝宝馋了」完成过亿元A及A+轮融资,资本正在疯狂涌入辅食这一赛道?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132

( 0 )

( 0 )

( 0 )

2021-02-24 09:21

导读:据悉,婴儿健康食品品牌「宝宝馋了」已于去年完成了过亿元A及A+轮融资,由天图资本独家投资。


作者:奶粉关注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供应链改造、品牌建设等方面。


团队表示,本轮融资后,公司会继续加大产品端的创新力度和监管力度,为广大妈妈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同时,公司会在2021年组建自己的线下团队,将渠道拓展至线下。


公开资料显示,宝宝馋了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宝宝辅食食材品牌,截至目前,宝宝馋了旗下产品大致可分为食材、零食、调味品三大类,目前共有40多个SKU,包括淡干虾皮、淡干干贝、淡干海米、头水紫菜,以及即食海苔、儿童鲜虾片、磨牙草莓饼干、小虾拌饭料、虾皮香菇粉等。


据宝宝馋了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现在全网月销已近亿元,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30倍以上。平均客单价在300元左右,30天复购率达到50%。2020年双十一,「宝宝馋了」在天猫“宝宝辅零食”类目位居第一。


站在风口:产品力+营销力 脱颖而出


这个诞生仅4年多的创业项目,最初是从一座海鲜小城起步。


舟山是个海岛,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淡干虾皮都产自这里。2016年,作为宝宝馋了创始人之一的郭保平跑到舟山,从水产城最大的几个供应商手里收购虾皮,起因是想给他老家姐姐的孩子找到适合吃的虾皮。


淡干虾皮成为宝宝馋了的第一款产品。原本只是一款普通的食材,也并非专属孩子吃的产品,上架后却被想给孩子用虾皮调鲜、补钙的妈妈们抢购一空。


赶上风口是运气,抓住机遇是本事。2016年前后,母婴行业涌现出很多具有影响力的KOL,微博时代如崔玉涛、张思莱,微信时代如丁香妈妈、年糕妈妈等,科学喂养的知识得到了有效普及,科学化、精细化喂养成为趋势,宝宝馋了应势而生。


淡干虾皮一款产品的爆发让宝宝馋了看到了国内辅零食市场的巨大缺口。从最初主打的健康食材到更为便捷的开袋即食产品,宝宝馋了主张天然零添加,每个月有3-5款新品上线,一款新品的研发周期在半年以上。目前宝宝馋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实验室,合作工厂超过30家,深入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产品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宝宝馋了的成功还要归结于短视频、直播、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崛起的红利。在抖音等各大平台,宝宝馋了通过与众多母婴KOL、育儿专家、明星素人合作,快速打开市场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在小红书搜索“宝宝馋了”关键词,有3万+篇相关笔记,品牌热度席卷母婴人群。


天图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潘攀和副总裁裴兰表示,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80、90后父母对方便、健康的预包装健康辅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去中国市场以嘉宝、小皮等国际品牌为主,未来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国产品牌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天图资本连续独家投资宝宝馋了,正是看中宝宝馋了以及辅食赛道的巨大潜力。


渠道单一,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宝宝馋了最早从母婴KOL公众号开始推广,早期发展主要聚焦在微信体系内,后来开设天猫店,逐步发展成以天猫旗舰店作为核心阵地。现阶段宝宝馋了主要集中在线上渠道,尤其是以天猫为主,短中期去看,应该也会呈现这种状态,单一的渠道布局为其之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如果将宝宝馋了定位为渠道品牌,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来说,核心是流量获取,如何利用目前的产品组合去找到更多目标客群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宝宝馋了团队也表示,公司会在2021年组建自己的线下团队,将渠道拓展至线下。


细分市场持续爆发,辅食赛道的竞争才刚开始


有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2024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产量将达到25.03万吨。尽管辅食市场还在高度发展,但必须要意识的现状是:其一,辅食对目前的消费者而言还不是必须添加的食品,一二线城市的认知教育还比较高,但低线城市的渗透率还相对较低,对辅食的认识大多都局限于自制;其次,辅食的客单价相对较低,且粘性不高,难以快速增长。


从品牌格局来看,除嘉宝、小皮等老牌一线选手外,不断有新选手发起进攻,例如,诞生于2020年的小鹿蓝蓝爆发之势不可忽视,英氏忆格2020年品牌升级增长得也非常快。原本以进口品牌为主流的辅食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新锐国产品牌大力冲击原有的市场格局,食品行业大佬相继入局,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的竞争才真正开始。


总体上,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年轻父母愿意对孩子的饮食质量、饮食营养投入更多重视,这也证明了好的品牌和产品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破局的关键在于抓住健康品质升级、营养专业细分、趣味激发互动欲这三大核心趋势。不仅是产品的营养性、安全性,趣味互动等附加值也是非常重要的。辅食品牌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偏好,优化销售渠道,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产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市场需求。产品+品牌+渠道并驱发展,才能在中国婴儿辅食市场中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名片”。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