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新西兰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16%

    伊利旗下的Westland Milk(威士兰乳业)和Oceania Dairy(大洋洲乳业)两家新西兰公司上半年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期内合计收入同比增长16%,税前利润也增长了12%。公司预计,到2026年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攀升。(Inside FMCG、小食代)

    9小时前
  •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

    耐克×乐高推出联名新产品,其中包括一款以乐高经典黄色为主色的7号比赛用篮球,以及活泼亮眼的黄色T恤。这些新品于2025年8月2日正式发售,覆盖了穿搭、运动与日常多重需求。(酷玩潮)

    9小时前
  • 泡泡玛特与优衣库达成合作

    8月13日,泡泡玛特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其旗下热门IP角色LABUBU和ZIMOMO将于优衣库服装联名,双方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UT将于8月22日正式发售。(泡泡玛特)

    9小时前
  • 爱婴室上海新开一店

    8月12日,爱婴室宣布其上海巴黎春天浦建店将于2025年8月15日至8月17日盛大开业。该新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18号巴黎春天三层102号商铺。为迎接新店开业,爱婴室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包括孕妈进店可获赠好礼,以及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的满减促销。(爱婴室官方)

    9小时前
  • 帮宝适发布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

    8月12日,全球知名婴儿护理品牌帮宝适,携手央视网、中轻纸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及全球权威皮肤专家,在京隆重发布帮宝适全球首款护臀级纸尿裤一级帮,同时宣布帮宝适“护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多款新品提价,泡泡玛特涨价之路真的可行吗?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6014

( 0 )

( 0 )

( 0 )

2021-05-07 09:21

导读:在潮流文化迭代过快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重复制作爆款才能维持增长,这也是泡泡玛特在历经几年高增长之后,接下来不得不面临的挑战,但想通过提价策略维持业绩增长并不容易。


来源:玩具前沿

泡泡玛特新品涨价


近期,“中国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被爆出多款新品已经涨价,达到69元/盒。其中泡泡玛特4月推出的SKULLPANDA(熊喵热潮)、一禅小和尚(禅寓山海)等多款新品均由此前的59元涨价到69元。


即使提价10元,也难以抵挡一些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多家泡泡玛特门店人流不断,有的消费者为了买到新品,排了将近4~5个小时的队,而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玩具前沿发现,Skull Panda熊喵热潮全新未拆套盒能卖到900~1000元左右。


之前,泡泡玛特对涨价进行了回应:“由于供应链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因此采取提价策略以应对成本抬升,此外,潮流玩具在设计上更加精细,工艺更加复杂也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关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根据混沌天成研究院数据显示,PVC市场出库价由2020年4月5000元左右每吨的价格,涨至今年4月的9000元每吨。


另外,对于盲盒玩具而言,决定成本的关键是开模费用,以在中国战绩斐然的乐高为例,据说光是模具的成本就高达4万到20万欧元,而且很少有企业可以动辄打造数百上千副模具。虽然盲盒玩具开模费用不能和大批量的积木模具相比,但设计的复杂程度实际上也决定了开模成本,比如玩偶配色颜色越多,上色的工序越多,相应的成本自然也就越多。关于盲盒单个成本价,时代财经估算了一笔账,以市面上普通15cm高的盲盒为例,单款产品的开模费1.2万-1.5万元,以量产1000个计算,加上包装成本,单个成本价为20-30元。当然也不排除主流盲盒品牌由于订单数量大,单价方面会有部分优惠情况的存在。


所以,业内人士认为,泡泡玛特此次涨价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业绩增长,虽然涨价会降低需求,减少销售,但泡泡玛特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比较独特,所以并未按照常见的营销方式,通过产品降价促销抢占市场占有率。另外,对于泡泡玛特的涨价举动,不少泡泡玛特的玩家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吐槽泡泡玛特涨价以及产品品控问题,同时也有玩家表示再涨价就退坑。


存量竞争下,热门IP“造血”能力放缓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销售潮流玩具、电子及美妆产品,并自行设计“盲盒”玩具。去年上市时市值达千亿,备受行业及资本的关注。


但是从近三年的销售业绩来看,泡泡玛特销售开始呈现疲软的态势,2018~2020三年营收分别为5.15亿元、16.83亿元、2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9亿元、4.51亿元、5.9亿元;从营收业绩来看,尽管营收、净利润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已然放缓,同时,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71.2%下降至68.7%。针对业绩增速的下滑,泡泡玛特解释,前期的扩张、IPO费用、店铺和办公室租金以及人员薪资增长拉低了利润率,但这些前期投入会体现在未来的业绩回报上。


从产品逻辑角度上来看,IP才是潮玩赛道决胜的关键点,但爆款产品具有不确定性。截至去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的IP共有93个,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在这将近百个IP中,2020年报显示,泡泡玛特仅有3款IP营收占比超10%,即Molly、Dimoo和PUCKY。其中Molly营收为3.56亿元,销售占比14.2%,但在2019年Molly这个IP营收高达4.56亿元,占比27.1%;PUCKY 这个IP在2020年营收为3亿元,同比下降4.76%。在潮流文化迭代过快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重复制作爆款才能维持增长,这也是泡泡玛特在历经几年高增长之后,接下来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另一方面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盲盒消费需求被进一步细分。在2019年时,中国潮玩行业CR5市占率分别为8.5%、7.7%、3.3%、1.7%、1.6%,泡泡玛特也只是占到市场的8.5%,而CR5市占率总和不超过25%,属于典型的“大行业小企业”特征,竞争格局激烈,尚未出现一家企业能够成为绝对龙头。

1_20210507092237.jpg

然而,泡泡玛特的上市仅仅是潮玩赛道爆发的开始,终局尚未来临时,谁都有机会脱颖而出,但在今天来看,做潮玩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公司也开始一脚跨入这门槛中做起了潮玩周边。除了52TOYS、十二栋文化、IP小站等品牌,近日网易还在AppStore上线一款名为“网易大玩家”的潮玩手办盲盒App。


存量竞争下,盲盒产品售价也在进一步细分,比如名创优品推出低单价盲盒,抢占59元以下的市场空白空间。其次,不少玩家的产品风格也不断创新,天猫新品创新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之间,可爱少女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16%,而动物主题风格分别为猫、熊、猪的表现更加突出,以及当年生肖同样备受欢迎。


此次,泡泡玛特对热门IP涨价,而不是选择了非爆款IP进行尝试,也是出于冷门IP本就无人问津的考虑,只好选择爆款IP进行尝试。当然,这早已不是泡泡玛特首次“试探”涨价,2020年公司就推出了尺寸较大的盲盒,价格亦高于59元的普通盲盒。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泡泡玛特开启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除了在潮玩领域开展的布局外,还投资了潮牌买手店Solestage,以及参与跟投汉服国风品牌十三余的亿元A轮融资,这是否也意味着,泡泡玛特将产业布局延伸到潮鞋、汉服等潮流文化产品中寻找新的生长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