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奶粉纸尿裤开始让位,母婴消费向这几大品类大规模转移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902

( 0 )

( 0 )

( 0 )

2021-06-16 09:41

导读:毫无疑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奶粉和纸尿裤占据了母婴消费的大头,是母婴渠道的核心产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奶粉纸尿裤的销量占比较大,其中奶粉的营收几乎是占了母婴店整体销售额的一半,其二是奶粉纸尿裤这样的刚需高频快消品,能长期与顾客产生强关联,被称之为门店的支柱性产品。但是近两年,奶粉纸尿裤独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来源:新母婴店


无论是我们在走访线下渠道听到的渠道反馈还是线上多方消费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持续推进及新生代母婴用户的崛起,消费的多元化为各种细分品类的出现带来了机会,诸如奶粉、尿布等头部品类在母婴渠道整体销售额占比逐年降低,细分的长尾小品类的比重在逐步提升。因此,对母婴零售商而言,在重视奶粉纸尿裤外,还需要打造新的增长点,将重心向其余优势品类适当倾斜。


那么,究竟,新生代父母更爱怎样的母婴产品?又是什么样的细分品类值得母婴店搏一搏?


婴幼儿零辅食和营养品


众所周知,孩子的营养健康是宝妈们恒久关注的主题,尤其是对于入口的婴儿食品来说,重视程度更甚。除奶粉之外,消费周期更长的婴幼儿零辅食和婴幼儿营养品占比增幅提升明显。


首先是辅食,作为奶粉的接力棒,辅食近年来消费规模持续上升,成为行业增量市场以及企业发力的一大核心阵地。一方面,用户年轻化、消费精细化、育儿科学化以及品牌国产化为营养辅食市场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另一方面,众多食品行业大佬的竞相进入,母婴零辅食开始走向台前。聚焦线上,据ECdataway数据威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宝宝辅食线上销售同比增长50.1%,2021年Q1宝宝零食线上销售同比增长132.1%,零辅食齐头并进,发展态势一片大好。


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有不少门店老板表示:“现在有不少妈妈们进店会直接咨询辅零食相关的问题,比如说,宝宝几个月可以开始吃辅食啊?我家宝宝6个月了,可以吃米粉了吗?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的需求是在的。”此外,也有小母婴连锁店主表示,“消费者对零辅食的消费习惯是被渠道和品牌方共同培育起来的,一个消费者一次来买三四百的零食也是比较正常的,特别是健康型的零食,小朋友和家长都在吃。”


在零辅食之外,这几年营养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加强,他们对于营养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在逐渐提升,同时国家也在推动“全民健康”,营养品发展前景较好,再加上疫情的持续影响,“加强免疫力”成为全民刚需,营养品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如今营养品风头正劲,品类占比逐步攀升,其“刚需”势头凸显。据ECdataway数据威数据显示,2021年Q1婴幼儿营养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80.5%,子类目占比也从2020年的12.5%增长至18.6%。毫无疑问,母婴营养市场迸发着强大的增长潜力。


早教类玩具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儿童教育是一件大事,幼儿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支出。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年轻父母成为最主流的母婴消费人群,他们既有支付能力,也有支付意愿,如果说早教服务的选择麻烦且艰难,相比之下,早教玩具的成本就会低很多。据《2017-2022年中国智能玩具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儿童智能产品中的智能玩具类产品未来5年将保持75%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玩具行业年均6%的增速。


此外,有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上早教智能相关玩具消费额增速是整体玩具市场的3倍,其中AR地球仪、电动削笔器、学习机、点读笔等成为年轻父母的养娃“神器”。另据2021年京东618数据显示,儿童节全天,玩具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180%,其中,积木、益智、盲盒类玩具位列玩具TOP3,积木拼插全天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160%,益智类玩具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370%。从多方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新生代宝妈们对于早教玩具更为关注,特别是对孩子智力开发、启蒙教育更有帮助的早教类玩具如积木、STEAM玩具等更受妈妈们欢迎。


可见,随着消费的升级和家庭育儿观的改变,新生代父母格外看重宝宝的早期培养,愈加重视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而传统玩具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快,而早教智能类玩具基于其在功能和内容上的不断拓展,可以满足父母不同教育上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潜在需求的不断被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不断涌现,早教玩具的优势将愈发凸显。


防摔用品


在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只有大件的母婴产品才能做出大生意,然而就目前来看,越是细分的市场越容易产生新机会,例如之前不被重视的防摔类用品。当下新生代父母当道,随着他们精致育儿理念的加强,他们更注重小孩的安全及高质量成长,追求实用和实效,尽可能地帮助宝宝规避任何可能遇到的风险。在此背景下,防摔用品开始走红,诸如床护栏、学步带这类产品在近两年的购买人数也在迅猛增长。


就目前来看,防摔用品包含床护栏、防抓手套/护膝、学步带、防撞条、汽车安全座椅等一系列具备防摔防撞缓冲能力的产品,在之前粗放式的传统育儿过程中似乎并没有出席。然而,近年来,这一细分类目迎来了不小的增长,据ECdataway数据威数据显示,2021年Q1防撞/提醒/安全/保护类婴童用品线上消费同比增长48.4%,汽车安全座椅/安全背带线上消费同比增长46.6%。可见,防摔类用品正在从细分小品类逐渐向高频产品方向转换。


事实上,以上提到的很多品类就在我们的货架上,只是长久以来一直不被重视。未来,面对母婴市场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门店就从这些品类着手,强化陈列、做好品类管理、增加专项培训、优化导购激励、设计定向促销,很有可能在毛利下降的怪圈中脱困,进入一片新的蓝海。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