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光明乳业子公司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

    光明乳业9月28日公告,旗下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将以1.7亿美元(约12.1亿元人民币)价格向雅培子公司新西兰雅培出售北岛资产,交割日预计为2026年4月1日。出售资产包括年产能4万吨的Pokeno工厂、RPD场地及JerryGreen仓库等。

    1小时前
  •  TOP TOY冲刺港股

    9月26日晚,名创优品旗下的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TOP TOY自研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了49.6%,远高于单纯的渠道零售商,显示出深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能力。财务表现上,TOP TOY实现了惊人的逆转,从2022年亏损3830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2.12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94亿元。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32.7%,清晰地勾勒出一个高增长、强盈利能力的业务轮廓。(玩具前沿)


    1小时前
  • 伊利集团张轶鹏:与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共建食安体系

    9月26日,在2025新京报“品质与责任”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对于食品安全,企业只做围墙内的工作并不够,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提升。目前伊利集团合作的39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都是行业头部企业,伊利也与合作伙伴共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新京报)

    1小时前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发布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25)。新标准将特医食品明确分为三类: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标准强调特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作用,不得声称预防或治疗功能。新标准新增1-10岁人群部分营养调整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附录,细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分类。

    1小时前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

    9月29日消息,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财报来了!净利润高增,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7.7亿元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916

( 0 )

( 0 )

( 0 )

2021-08-30 10:12

导读:8月27日,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发布了半年报,业绩依然足够亮眼。财报显示,泡泡玛特2021年上半年营收达17.726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达3.587亿元,同比增长153.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达4.352亿元,同比增长144.1%。


公司 2010 年以潮流百货起家,2016 年开始售卖潮玩盲盒,并转型为覆盖潮玩全产业链(IP 运营、OEM生产、消费者触达、潮玩推广)品牌商,而盲盒+IP的玩法在驱动潮玩破圈的同时,也变相的解决了增值和复购问题 。财报显示,2021 年上半年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 91.8%,会员复购率为 49%。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累计注册会员总数从 2020 年 12 月 31 日的 740.0 万人增至 1141.5 万人,新增注册会员 401.5 万人。


IP主力Molly和Dimoo贡献超4亿


在营收构成上,IP一直是泡泡玛特业务的核心。2021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为89.3%,营收为15.8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6.87亿元,增长了130.4%。具体IP收入如下:


2_20210830101341.jpg

其中,自有IP从2020年上半年的2.8亿元,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9亿元,增长了220.7%。业绩高增长的背后离不开Molly和Dimoo这两大主力IP,2021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收入2.04亿元和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9%和74.5%。


另外,新IP表现亮眼,2021年4月份推出的SKULLPANDA第二个系列熊喵热潮,截至2021年6月30日单系列销售收入达9280万元。设计师团队PDC (Pop Design Center)推出的小甜豆,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370万元。


而独家IP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的2.73亿元,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3.94亿元,增长了44.5%。这主要得益于The Monsters的收入贡献1.46亿元。


公司毛利显示,2021年上半年为1,117.1百万元,增长了109.4%,这得益于收入增加。但毛利率相较2020年上半年的65.2%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63.0%,主要是因为泡泡玛特自主产品的毛利率下降。而泡泡玛特自主产品的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71.1%,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66.9%,主要是因为产品的工艺质量,设计上更加精细,产品工艺愈加复杂,以及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和供应链人工成本上涨。


除了核心IP,渠道同样也是潮玩玩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泡泡玛特线上线下渠道稳步扩张,多渠道发力助力业绩增长。上半年,门店数量从2020年的187家增至215家,机器人商店数量从2020年的1351家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477家。


其中泡泡玛特的收入来自以下渠道:1.零售店;2.机器人商店;3.线上渠道;4、以及批发渠道及其他。具体来看:


3_20210830101414.jpg


1、零售店2021年上半年营收6.75亿元,同比增长115.5%。截至2021年6月30日合计零售店215家,比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合计零售店136家增加了79家。


2、机器人商店2021上半年的营收2.28亿元,同比增长115.7%。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计1477间机器人商店,比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合计机器人商店1001间增加了476间。

4_20210830101502.jpg


3、线上渠道2021年上半年营收6.78亿元,增长了102.9%。泡泡玛特线上收入包括天猫旗舰店、泡泡玛特抽盒机、京东旗舰店以及其他线上渠道。


其中,微信平台的泡泡玛特抽盒机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01%。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2021年上半年整体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04.7%。可见,线上渠道营收实力与线下零售店(上半年营收6.75亿元)旗鼓相当,均保持了高增长。


4、批发及其他2021年上半年营收1.92亿元,增长195.9%。其中,中国大陆的批发及其他在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146.9百万元,增长了241.4%,主要是经销商南京金鹰泡泡玛特商贸有限公司收入的增长,占中国大陆批发及其他收入的比例在54.8%,及个别大宗团购占比24.4%;

 

从毛利率来看,2021上半年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毛利率分别为62.6%、67.4%、70.9%,相较传统便利店,机器人商店解决了房租、人力成本、选址难的问题,毛利率更高。


潮玩之外,泡泡玛特不断加码其他赛道


如今,泡泡玛特除了大众品类,面对圈层需求的细化,也做了产品的结构拆分,并推出高端潮玩产品线「MEGA珍藏系列」,其中1000%(70CM)限量发售3000体,以抽号的形式购买,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次的参与。


整体来看,除了产品创新外,泡泡玛特产业布局不仅仅局限在潮玩领域,在今年,公司还加码其他潮流细分赛道。据 IT 桔子统计,截至 2021 年 7 月底,泡泡玛特合计对外投资 4 笔,其中十三余、solestage、猫星系分别主营汉服、潮鞋以及 Lolita/JK制服等泛二次元服饰,消费者画像均以“Z 世代”为主。


同时,公司还投资内容制作领域,比如暑期档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及此前的春节档《新神榜:哪吒重生》。在电影上映时,泡泡玛特同步推出限定款盲盒和手办,试水电影衍生品。


另外,据天眼查信息,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简称“泡泡玛特”)于近日成立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业务范围涵盖城市公园管理、游乐园、游艺娱乐活动等,由泡泡玛特100%持股。


也许子公司成立后,泡泡玛特的“主题公园梦”或宣告正式向前迈进。据报道,今年3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公司计划逐步发展主题公园以及内容业务,还有可能涉足游戏板块。


种种迹象显示,泡泡玛特在不断跨界的背后,或许和当下盲盒市场一片红海有很大的关系,如今除了泡泡玛特,酷乐潮玩、名创优品、小马宝莉也在推自己的盲盒,同时互联网大厂优酷、腾讯等众多玩家也纷纷入局,盲盒潮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当盲盒经济神话回归理性时,泡泡玛特也需要思考下一个新的增长又会在哪里?基于IP、“Z 世代”不断试水新的业务也许是当下不错的选择。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