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贝因美三季报出炉,净利润同比猛增59.2%

    10月28日,贝因美发布公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上升4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18万元,同比上升76.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78亿元,同比上升1.2%;归母净利润为3226万元,同比上升5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97万元,同比上升121.2%。


    4小时前
  • 汤臣倍健: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61.91%

    汤臣倍健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为13.83亿元,同比增长23.45%;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增长861.91%。前三季度营收为49.15亿元,同比下降14.27%;净利润为9.07亿元,同比增长4.45%。

    4小时前
  • 仙乐健康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53%

    营养补充剂CDMO企业仙乐健康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91亿元,同比增长7.96%;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8.5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为9915.02万元,同比增长16.2%。(公司公告)

    4小时前
  • 安踏集团三季度业绩稳增

    10月27日,安踏集团发布第三季度最新营运表现公告,集团在多品牌战略的驱动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安踏品牌与FILA品牌在本季度零售金额均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而以迪桑特、可隆体育为代表的所有其他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实现了45–50%的强劲增长。(童装观察)

    4小时前
  • 阿迪达斯2025年Q3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10%

    10月29日,阿迪达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第三季度,品牌全球营收达66亿欧元,创单季营收历史最高纪录,货币中性下同比增长12%(剔除Yeezy因素);营业利润7.36亿欧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财经网)


    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汉服饰文化带动下,出圈的童装汉服有这些机会可寻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357

( 0 )

( 0 )

( 0 )

2021-09-08 15:42

图片


“上衣下裳”、“深衣”、“襦裙”……国内文化自信崛起在服装领域里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汉文化服饰的兴起。据艾媒咨询《国潮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将达到689.4万人次,市场销售规模预计为101.6亿元。过去几年间,汉服用户规模迅速扩大,2020年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中显示,线上的汉服已购用户达1千8百万人次,背后仍有超4亿的潜在用户。在逐渐成为服装市场的热门竞技场时,汉服也给童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童装观察


90/95后

是连接汉服与童装的纽带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下90/95后通过古装热剧、b站、抖音、微博等途径间接被汉服种草,也逐渐成为汉服市场主力军。根据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很多95后年轻人平均一年会购买6-8件汉服,年消费区间倾向性在200-1000元内,而90后年轻人在额度10000元左右拥有突出表现,综合来看,90/95后在推动汉服市场的销量和价格定位等方面作用已不容忽视。


不仅仅是汉服玩家,这批90/95后也同时担任着新世代爸妈的角色。作为孩子独立之前的经济决策者和着装制定者,90/95后父母在自我兴趣追求中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的穿着习惯。且童装汉服在孩子身上往往比较融合,很多不敢尝鲜的父母乐于在孩子的穿搭制定上融入对汉服饰的乐趣,也有更多的汉服爱好者倾向于与孩子一起,将自己认为优秀的汉文化分享给孩子,消费场景的不断细分化,亲子服也逐渐成为连接家庭情感的纽带,给了童装汉服更多展示机会。


图片


改良汉服、汉元素

给了汉服更日常化的机会


2020汉服趋势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有55%的消费者表示对传统汉服和改良汉服都可以进行尝试,同时喜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基于现实情况考虑,传统汉服较日常生活的大众穿搭,可能会造成与周围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这也是绝大多数不敢尝试汉服的消费者心理。同时针对童装汉服而言,现在的小孩子较往相比,更注重户外能力的提升,运动和出行方面的需求必不可少,童装在穿脱、绳带等方面往往有更多服装设计方面的标准规定,部分传统汉服或在设计方面存在不够灵活、繁复等问题,会影响到儿童正常的活动和安全。


改良汉服和汉元素出现,为汉服日常化注入了活水,部分汉服袖宽对于儿童日常着装来说并不那么友好,在保留汉服裁制工艺和基本形制不变基础上,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优化,改良汉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汉服原有韵味。汉元素从制衣到设计上都更加大众化,更相当于依靠现在的制衣技术,辅以汉服元素进行细节点缀,使整件服装带有汉服文化韵味儿。几者相比各有优劣,传统汉服内涵极其丰富也更为考究,但单就推广增量来说,融和性设计在满足更多消费者喜爱之情外也包容了更多的不便之处。


图片


当然,汉服在童装市场迎来生机同时,也伴随了一系列的挑战:


既然是服装,能不能以时尚价值留住消费者是核心之一,值不值得起“考究”和“推敲”对汉服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喜爱汉服文化的人群很大部分不是盲目逐流的消费者,他们更讲究服装的文化底蕴,朝代、形制、裁剪、配饰等,即使是改良汉服,也须得拥有合理的改良度和理由,同样对于童装汉服,穿在身上的衣服得说出个“一二三”来,否则汉服就失去了它本身具有的底蕴和内涵,沦为“纯颜值”商品。并且,很多浅层的消费者其实也更向往富有内涵的服饰,他们希望自己穿的服装是符合文化而非拼凑的“胡乱之作”,但缺乏了解的方便途径,再加上商家的普及度及专业度不够,往往导致消费者的了解流于表面贴近不了内核,只能选择浅浅认知就匆匆离去。


另外,客观来说,现阶段汉服市场的窜货、制作非专业化、工期混乱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布料、裁剪等质量问题也在发生,市场的低质化问题导致家长对孩子的穿着健康产生顾虑,也同时限制了很多商家的发展。而数据显示,当下汉服的消费区间主要在200-500元及500-1000元,受限于消费者基础,汉服市场整体的消费定位并不高,这也导致汉服成本不能太高,所以要想制作出更专业有内涵的服装对于品牌来说往往又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顾”的矛盾,如何在保证价格合理下打造差异化品牌优势还是很多品牌面临的挑战。


图片


总的来说,文化崛起意味着汉服饰将拥有更多的展示空间,童装汉服建立在汉服基础上同时也超出了传统的汉服圈,是大众包容度更高的子类目,在符合制衣要求下,颜色搭配、风格营造等都拥有更多的切入点,在这种大坏境下,品牌的增长机遇还是在于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对包括供应链、渠道、营销、消费者的认知培养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和完善。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