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20小时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20小时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20小时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20小时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激活门店专栏⑧|困住线下母婴店的真的是疫情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2728

( 0 )

( 0 )

( 0 )

2022-05-11 09:48

导读:2022年即将过半,今年会是行业触底的一年吗?


作者:新母婴店


近日,在#母婴观察#视频号直播中,有从业者表示,“2020年开始行业就已经在快速优胜劣汰,2022年母婴店生存压力会更大,会有至少20%的母婴店倒闭。”


三年疫情,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不少线下母婴店相继关店止损,整个行业深陷窘境,于是从业者纷纷将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频繁反复的疫情,但果真,困住线下母婴店的只是疫情吗?


在和一些连锁渠道交流时,他们提到,“疫情本质上只是一个催化剂,它激化了各项矛盾,如砍断了门店的现金流,经营者付出了高额成本却几乎颗粒无收带来巨大反差感,但有些店倒下,就算没有疫情,也是迟早的事。“


成本走高,利润走低


毋庸置疑,于线下母婴实体而言,“成本高企”是不能承受之重。这其中,占据大头的房租、人工和货品成本无论是否营业,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支出,且无论经营状况如何,这三部分的成本也都会不断上涨。


首先是房租成本,这绝对是压在母婴店身上的第一座大山。我们都知道中小型零售店很讲究黄金地段,尤其是线下母婴店在选址时更是遵循向繁华地段聚拢、交通停车便利、保障客流量等原则,因而为了门店的长远利益,经营者大多会在选址上多做投入,成本控制也不容易。此外,加上人工和其他成本也在水涨船高,本就对门店的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单店每日营业额的标准也会更高。


成本走高的同时,多数门店的利润近几年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据母婴研究院调查显示,“2021年关店率大幅上涨,仅有11.34%的门店业绩上升,同时,门店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营收利润下降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站在2022年,门店利润走低更是成为常态,据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当下母婴店的毛利有23.7%,但成本已经占到了20.22%。”


而这还只是对于能开门营业的门店来说,整体的竞争激烈且自身规模不具备优势,成本控制本就不易,再加上今年疫情反扑,多数母婴店甚至想保本都难,“只出不进”无疑给实体零售服务商造成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行业优胜劣汰本就“绕不过去”


这两年,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母婴零售已经进入到精耕细作、专业精耕的时代了,存量市场,更比拼综合实力。似乎正应了那句话,“以前多的是大浪里淘金,但现在又有多少是浪花一现。”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疫情开始前,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母婴零售连锁就已然进入了新的整合时代,逐渐从最初的“百花齐放”向“一超多强”演变,优胜劣汰的进程也早已提上日程。只是,如果说过去几年,大多数的母婴店过得还可以,那疫情第三年,行业优胜劣汰早已淘汰掉了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


一是,没有差异化和特色的门店生存空间愈发有限。之前有相关从业者把主流的母婴渠道走了一遍之后感慨:无论母婴大连锁还是夫妻单体店,“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状非常普遍。”


二是,不专业的门店在未来的发展愈发艰难。很多人开店开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店做的不够专业。千篇一律的销售话术、按部就班的推销方式,甚至于有些门店管理者与品牌厂家自身也不够专业,对门店其他人员的帮助也十分有限。在和渠道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少从业者反复提到了奶粉品牌对于渠道专业化的赋能,以海普诺凯为例,瞄准全国一线的母婴导购,通过“超级卖手臻选计划”帮助他们丰富营养知识、提升服务和销售技能,以专业服务能力为门店精细化运营提供强大助力。


三是,不会互联网营销的母婴店将死去一批。聚焦新生代母婴消费者,在门店选品之外,对门店的经营模式、营销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经营者仍只依赖于线下门店直接触达顾客,而忽略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则失去了更多生意机会。


正如前面提到的,困住线下母婴店的是疫情,也是成本、也是经营模式、也是行业不断上演着的优胜劣汰。7月3日-5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戳⬅️报名)将在上海举行,来现场,聚焦新出路与新机,逆势增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