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

    9月15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根据公告显示,不同集团于9月15日-9月18日公开招股,此次IPO BeBeBus计划发行10,980,9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00股份,国际发售9,882,800股份。据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的招股书显示,该集团计划于2025年9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8小时前
  • Bubs任命新独立董事长和董事总经理

    9月15日,澳洲奶粉公司Bubs宣布两项人事任命:非执行董事Paul Jensen即日起接任独立董事长,Joe Coote被任命为董事总经理,两项任命立即生效。Paul Jensen自2023年起担任Bubs董事及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主席,拥有超过20年董事会经验。Joe Coote于今年7月被任命为公司CEO,在消费品、乳业和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具备丰富领导经验。(公司发布)

    18小时前
  • 伊利集团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在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中,伊利集团从500余家行业翘楚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的信息显示,经审查,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评选围绕质量创新发展、效益提升和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推广等方面展开。经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投票表决,伊利集团与中核核电、中国船舶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之重器”企业一同荣获该奖项。

    18小时前
  • 宝贝与我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9月15日,Arla Foods旗下高端婴配粉品牌“Arla宝贝与我”,在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内隆重举办“救助动物·从投开始”公益项目成果会。活动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启动,以“低门槛、高价值”的方式让消费者与生态保护产生紧密联结。家长们只需将空罐投递至门店,便可化身野生动物的守护者。短短两个月,覆盖全国十四个省份,两千余家门店化身公益中转站,吸引近2.8万家庭参与,累计回收空罐约九万个。其成果为上千只鸟类提供越冬庇护和取食支持,还帮助救助站配备了未来五年所需的监护仪、急救药品等设备。

    18小时前
  • 泡泡玛特德国首店开业点燃消费热情

    泡泡玛特德国首家门店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该品牌首次进入德语区市场的重要一步。继品牌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布局线下门店后,泡泡玛特选择在年接待游客近1300万人次的柏林落子,毗邻柏林电视塔、红色市政厅等著名景点。作为泡泡玛特首次进驻德语区市场的重要节点,柏林首店开业当日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排队打卡,门店内外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生活日报)

    18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继奶粉之后,谁来填母婴店的利润缺口?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2942

( 0 )

( 0 )

( 0 )

2022-07-13 10:55

导读:“为了保住门店现有的营业额,奶粉的占比逐年提升,现在甚至涨至55%左右。”多位母婴连锁老板如是说。


毋庸置疑,奶粉是母婴店的绝对主力品类,其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一方面,奶粉销量占比较大,其营收几乎占据传统母婴店的半壁江山;其二是,奶粉属刚需高频且尤为注重安全性和信任感,能促使顾客与门店之间能产生强关联。


但近两年,奶粉窜货成疯、利润收窄,常规的奶粉似乎已经到了“无利可赚”的境地,“门店品类结构必须优化”、“门店需要改革”等行业声音并不小,于是有人不禁发问:“奶粉不再挣钱了吗?大通货奶粉的利润巨坑谁能填上?


666.jpg


在和一众一线从业者的访谈交流中,有几个品类被反复提及,或是增势喜人,或是前景无限,亦或是在品牌和渠道的共同发力下极可能快速突围。


零辅食:好的产品+对的营销


慈溪好宝贝母婴店店主李玲荣称,“我们门店的零辅食从2017年开始就是20%-30%的高复合增长,整体来讲,零食是我们现在增长最快的一个板块,同时也是当前消费者更有需求的一个板块。就像经营快消品的思路一样,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每个月搞一个零食节,会上一些新品或是做特卖,希望把零食这个品类做成宝妈甚至是全家的一个消费。”


四川佳倍爱母婴连锁负责人范毅表示,“辅食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目前来看,消费者尤其是对一些有品牌力、品质颜值俱佳且独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更为青睐。同时,门店想要经营好辅食就必须做到专而美,在产品陈列、导购培训及顾客服务上做好专业引领,在活动宣传、物料制作上尽可能做到创意精美。”


零辅食的增长潜力在头部连锁中得到积极验证,据财报显示,2021年在孩子王商品销售中,零辅食增长高达9.56%,成为亮眼增长品类;爱婴室2021年食品类同样增长11.48%。


另外,我们在走访山西市场时,也有不少母婴连锁老板直言:“辅食曾一度是线下门店的增长点之一,至少在我们门店的销售占比在提高。但事实上,很多用户对于零辅食的消费往往都是临时起意,冲动消费,随机性比较强,一般没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因此无论是在销售还是推广时都要有技巧性。


营养品:高毛利贡献+专业度赋能


广西ATOMFUN儿童房高端母婴创始人陶虹表示,“目前营养品在我们门店的占比较大,是因为我们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年都会去专门进修学习营养类的课程,营养品一定是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上,消费者基于对门店和店员的信赖,以及店员给到孩子和家庭实实在在的营养方面的指导,会让消费者觉得这份钱花得值。”


谷子孕婴创始人李志恒向我们表示,“我觉得母婴店一定要卖营养品且卖好营养品,让它服务顾客的同时也能产生利润。此外,母婴店营养品选品要看两点,一是先选老板和高管,品牌厂家专业靠谱,有共赢思维;二是要选高端且高品质的产品,才能保证长期且稳定的持续合作。


早前也有一位营养品品牌方坦言,“在奶粉越来越难做的情况下,母婴营养品确实凭借着高毛利以及强需求一时间成为母婴渠道的首选,然而在选品和销售上他们还是有很多顾虑,就比如自身专业性本就不够,一些不靠谱的厂家也给不到相应的培训支持,即便是这个品类有利润,自己也挣不到。”


棉品:利润可观+重点经营


之前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位三线小连锁老板在聊到母婴各品类在门店中的表现时提到,“奶粉早就不赚钱了,现在我们店里零辅食的销量最好,棉品利润最高。


谷子孕婴创始人李志恒在之前视频号直播中也称,“现在在谷子的门店中,服装棉品、营养品、小家电等都卖得不错,以2022年春季为例,棉品的售罄率在70-75%左右,同时在我们的门店中服装的销售占比较高,且利润也还可以,整体服装棉品的占比在19%-20%之间。”


也有一位江苏连锁的代表向我们表示,“棉品我们从2020年才开始做,目前利润占到了10%左右。


同时,据爱婴室2021年财报显示,从各品类的毛利率来看,2021年爱婴室毛利率最高的依然是棉纺类。


综合诸多渠道反馈,棉品的利润是可观的,但如何做好,如何保证拿到持续高利润似乎还需要各位老板们好好想想。正如一母婴店老板所说,“对于棉品我是看好的,但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说到底,以往销量高、利润高的奶粉曾一度是母婴店的主力担当,慢慢地,当奶粉利润走低,渠道开始寻找下一个高毛利产品,有人说是正火的辅零食,有人说是新晋的营养品,也有人反馈是棉品。


对此,Karotte可萝可特总经理张遨麒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直言,“母婴店销售额和利润双下滑是改变不了的,未来可能还会持续。所以,想要在门店中寻找能承担起你的利润回报的一个单独品类,可能并不好找。同时,母婴店的低毛利未来也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这种低毛利的现状。


8月16日-18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来现场,一起探寻母婴店下一个利润点和新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