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可靠股份拟收购汉合纸业不低于60%的股权

    近日,可靠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汉合纸业有限公司不低于60%的股权,并实现对汉合纸业的控股。目标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定为不高于人民币6.5亿元。目标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活用纸ODM/OEM业务,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面巾纸、擦手纸、厨房用纸等,以出口为导向,大部分出口至日本、南美、欧洲等地。

    2天前
  • 伊利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1%

    据财报数据,伊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3.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104.2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85.64亿元,实现净利润32.26亿元。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伊利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收242.61亿元,同比增长13.74%。

    2天前
  •  汤臣倍健董事长: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

    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为汤臣倍健30周年庆典致辞。他说,30周年的汤臣倍健正直面成长历史上内外双击下的重大挑战;过去两年在百亿收入这道关卡前急刹车和大回撤,有医保政策、购买力下降带来药线VDS整个品类持续大幅下挫等外部因素,更有跨境x抖音新周期主要增量和势能渠道缺失等内部因素。他指出,在2026-2028年,公司将用三年时间创出收入新高,预计中国VDS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高个位数的年增长。(公司发布)

    2天前
  •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09%

    妙可蓝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57亿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06.88%。其中,第三季度妙可蓝多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4.22%;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14.67%。分业务板块来看,前三季度内妙可蓝多奶酪业务实现营收33.02亿元,同比增长17.43%。

    2天前
  •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

    卡夫亨氏公布第三季度销售额。期内,公司销售额为62.4亿美元。首席执行官Carlos Abrams-Rivera表示,尽管经营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其看到的情况正在好转,部分原因是公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价格合理的产品。今年早些时候,卡夫亨氏宣布将拆分为两家公司。今天,公司表示分拆仍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华尔街日报、彭博)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休闲服饰代工厂大亏,运动服饰代工厂大赚?2023年行业或将迎来重大拐点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6458

( 0 )

( 0 )

( 0 )

2023-05-25 10:29

作者:童装观察


导读:缘于大环境的影响,服装行业迈入“大库存”时代。根据第一纺织网数据显示,2022年,199家纺织服装、化纤及纺织机械上市公司存货积压达到2899.64亿元,同比增加125.14亿元。除了面临高成本压力之外,低价竞争、外销订单不足也让国内的服装纺织行业面临生存挑战。


订单减少,鞋服代工们迎来新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在13家上市鞋服制造企业中,8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比例过半,其中6家企业增长率在两位数之上,全球内衣制造商龙头维珍妮营收增长率更是达到39.71%。


1.jpg


根据各自披露的2022年财报数据,裕元集团、申洲国际、晶苑国际、华利集团等多家鞋服代工企业交出不错的成绩单。


为斐乐、优衣库等大牌代工的盛泰集团实现营收59.66亿元,同比增长15.68%。全球最大的棉袜制造商,为耐克、阿迪、优衣库代工的健盛集团实现营收23.54亿元,同比增长14.71%。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和成衣制造商嘉麟杰营收增长18.17%,净利润暴涨367.61%。


但从事职业装、职业鞋靴、皮革皮鞋的际华集团下滑0.38%,从事职业装、男装及休闲服饰的乔治白下滑1.87%,为迪卡侬、森马服饰、安踏、太平鸟代工的泰慕士下滑14.65%,浪莎股份下滑18.81%。


可见,在经济低迷之际,与休闲服饰、职业装、皮鞋品类相比,运动鞋服却成了多家企业逆势增长的业务之一。


2.jpg


作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制造商,裕元集团(宝成集团旗下上市子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9.7亿美元(约632.52亿元),同比增长5.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6亿美元(约20.87亿元),同比增长157.53%。营收的增加主要得益于OEM制鞋业务的强劲表现,2022年,裕元年度鞋履出货数达2.73亿双,同比增长14.4%,来自制鞋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28.2%至57.06亿美元。这主要受益于公司高端鞋履产品需求稳健,鞋履平均售价20.93美元/双,同比增长12.0%,创历史新高。


公司两大客户分别为耐克、阿迪达斯,从2022年财报来看,前两大客户分别贡献22.03亿美元、13.75亿美元的营收,占公司鞋履制造业务比重为38.6%、24.1%,其余客户占比为37.3%。这也意味着该企业过重依赖前两大客户,合计营收占比超六成。


但是耐克、阿迪达斯的日子真的不太好过,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需求疲软和俄罗斯销售点撤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两家库存压力持续增加。


财报披露数据显示,2023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22年8月31日),耐克收入同比增长4%,库存却大幅增加44%至97亿美元;而阿迪达斯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前三个月,库存同比增长72%至63亿欧元。为了应对行业的挑战,品牌们一边加紧去库存,一边减少计划产量。据多家媒体报道,耐克和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预计从2023年夏季将订单量减产三四成。


新一轮的寒冬几乎席卷了整个服装上下游产业链。其实,供应链端供过于求的情况从去年就已开始,也对裕元产生了直接影响。在2022年12月,裕元取得综合经营收益净额6.3亿美元,同比减少20.5%。截止2022年底,裕元集团存货为113亿元,申洲国际存货62.61亿元,晶苑国际存货19.5亿元等。


3.png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订单减少,台湾宝成集团旗下的越南宝元鞋厂将裁汰 3000 名工厂员工,另外 3000 名员工不再续约。而在近日,阿迪达斯位于印尼的鞋类代工厂班那鲁工业公司(Panarub Industry)传出将裁员1400人,裁员规模超过该公司员工总数的10%。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第一季度,裕元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至21亿美元,净利润则同比大减42.6%至5084万美元。同样为运动鞋专业制造商的华利集团第一季也未达到预期,截至3月31日,华利集团收入同比减少11.23%至36.61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25.77%至4.81亿元;运动鞋销量减少24.65%至0.39亿双。


为拿下更多的订单,公司加快新客户合作进度,比如2023一季度增加新客户Reebok、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跑鞋品牌Allbirds等品牌。截止2023年一季度,华利集团存货规模31.8亿元,同比增长29.2%,存货周转天数相应增加6.5天至91天。


4.png


运动服饰代工企业的盈利表现同样与这些下游品牌们相挂钩。运动休闲服饰代工巨头申洲国际财报显示,2022年,申洲国际实现销售收入277.81亿元,同比上升约16.5%,创历史新高;净利润约45.63亿元,同比增长35.3%。申洲国际从最早为优衣库代工到现在,合作品牌扩展至耐克、阿迪达斯、彪马、Lululemon、安踏、李宁、特步等品牌。而去年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超过了运动品牌李宁。


不过,申洲国际也在财报中透露,因全球衣服总需求疲弱,各大客户仍在去库存的过程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尚不能达到理想水平,营业收入较2022年同期存在下跌的可能,但下半年总体会呈逐步回升的趋势。


谋求出路


2023年服装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一是服装上游、下游全产业链都面临着库存压力,且低价竞争更是让内外销市场难以开拓,二是市场供大于求,很多经销商、门店今年都在调整生意目标,一些经销商的进货量甚至比去年低,这些传导到上游生产端都是压力。另外,儿童运动热潮持续,是难得的增长亮点,也在慢慢变成竞争红海,对于生产制造端有挑战也有机会,包括对于面料、工艺、设计商有更高的要求。


在行业下行,品牌库存高企的背景下 ,这些鞋服制造商是如何顺利过冬的?


全球制鞋龙头宝成集团将前往印度投资设厂,并称在分散风险及中长期产能规划的考量下,集团持续在东南亚的印尼、柬埔寨等地推动扩建厂计划,拥有人口红利的印度也是选项之一。


有消息称,申洲国际宁波工厂订单多转向了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有几个月没有做国外品牌了。国内另一大服装代工巨头晶苑国际,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4.91亿美元(约175.63亿元),同比增长6.3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3亿美元(约12.2亿元),同比增长5.9%。与申洲国际一样,晶苑国际的客户群体也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包括优衣库、阿迪达斯、彪马等国外品牌,以及安踏和李宁等国内品牌。


但从其发展来看,曾经长期致力于与优衣库、H&M、Levi’s等快时尚休闲品牌合作的晶苑国际为寻找新增长点,扩产能,掘金运动服市场已渐成效。在运动服及户外服品类上,由2021年的市场占比18.2%(营收4.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市场占比22.3%(营收5.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晶苑国际加入运动服饰代工市场,品类业务会出现重叠现象,晶苑国际与申洲国际等企业将免不了在市场上正面对抗。


6.jpg


而在运动风潮盛行背景下,安踏、李宁、Lululemon等品牌乘风而起之外,贴身内衣代工巨头维珍妮也赶上了这趟快车。2022财年上半年,包括运动胸围,以及运动紧身裤、运动短裤及运动上衣等运动产品,为维珍妮贡献收入约10.36亿港币,同比大增58.6%。


目前,公司在运动服饰领域获得不少国际性大客户订单。据透露,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是威尔萨斯、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和安德玛。值得关注的是,阿迪达斯正在收缩供应链,将很多订单转到维珍妮生产线。为此,公司管理层预计2023财年阿迪达斯将会成为公司第三大合作品牌伙伴。


综合来看,运动产品业务依然被各家视为增长的动力火车,国产运动品牌流水增速优于海外品牌,鞋服制造商也在向国产品牌靠拢。但需要留意的是,无论国外运动品牌还是国内运动品牌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受三年大环境的持续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受到冲击,消费者花费每一笔钱都会变得更加理性。


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未来服装制造商的出路在哪里?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经营新思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