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投资者因高管动荡要求董事长辞职

    据英国金融时报,雀巢投资者呼吁董事长Paul Bulcke辞职,原因是一年多内公司第二位CEO离职,他们指责Bulcke造成了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不稳定和业绩不佳。雀巢上周解雇了首席执行官Laurent Freixe,后者一年前刚刚被Bulcke任命,解雇原因是与一名直属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情。股东们表示,Freixe的任命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查方式加剧了他们对雀巢公司治理的担忧,并导致他们对Bulcke的决策产生质疑。“Bulcke辞去董事长职务,而不是等到明年四月,这事关体面和尊重,”雀巢一位前30大股东在谈到董事长预定的离职日期时表示,“Bulcke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尊重和信任。”(和讯网)

    22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体文旅承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协同,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与乳制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新动能。(证券日报)

    22小时前
  • 淘宝闪购: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

    9月15日消息,阿里妈妈日前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阿里妈妈市场部及商业化运营中心品牌业务负责人虎豹(花名)透露,“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过去品牌通常希望线上引流到线下门店,但不同渠道的流量切换、价格体系均是挑战,随着许多线下门店和库存资源丰富的头部品牌进入淘宝闪购,淘宝双11将进一步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和货盘。目前许多行业小二在推进与品牌商家的相关沟通。

    22小时前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法采取“小切口”模式,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作出完善,“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即将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同样的注册管理、生产等要求。

    22小时前
  • 京东洽谈收购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

    当地时间周六,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森宝利强调,目前尚未达成协议,现阶段也无法确认是否会推进任何交易。据悉,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拥有英国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以及超过1100个取货点。

    22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头部乳企出海淘金:拆解飞鹤、伊利、蒙牛等玩家的“三步走”战略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796

( 0 )

( 0 )

( 0 )

2024-09-06 10:05

导读:2024年,母婴品牌出海早已不是新鲜事,国内奶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众多乳企也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飞鹤、伊利、蒙牛、澳优等均有所布局。不过,海外版图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更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奶粉市场红利不再

头部乳企加速进攻全球赛道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奶粉市场是一块引人纷争的巨大蛋糕,那么伴随近几年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陷入存量竞争中的国内奶粉市场已经不再“诱人”,且面临着窜货乱价、渠道内卷等一系列难题。


在此背景下,“出海”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增长破局之法,不过能够成功“抢滩登陆”的更多是头部乳企。


近期,飞鹤旗下子公司加拿大皇家妙克便在加拿大本土推出婴儿配方奶粉品牌“Niuriss”, 也是其唯一一款由加拿大完全本土制造的婴儿配方奶粉。今年4月,飞鹤还与美国婴童巨头满趣健达成了合作。


今年7月,伊利旗舰店在美国洛杉矶正式投入运营,产品已覆盖奶粉在内的多个品类。至此,伊利产品已成功登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


此外,蒙牛目前已开发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近十个海外国;澳优去年羊奶粉在海外营收增速达到44.7%后,今年宣布将印度列为下一个重点市场目标;合生元旗下有机婴配粉和羊奶粉在法国市场的市占率超过40%……


上游整合、品牌收购、因地制宜

拆解乳企扎根海外“三步走”


放眼海外奶粉市场,乳企需要克服的挑战颇多,包括原料供应、渠道铺设、品牌推广。由此来看,企业可以通过“三步走”来解决问题。


一是专注海外供应链建设与整合,布局奶源、投资工厂以及研发中心。考虑到运输成本、通关检测等问题,乳企将原料供应和生产线搬迁至销售当地是最稳妥的方法。譬如,飞鹤2016年与加拿大金斯顿市签约计划建设奶粉工厂,总投资约3.8亿加元,汇集了世界顶尖生产工艺及设备;蒙牛2018年在印尼投资建设中国乳业在东南亚布局的首个工厂,完成了“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销售”的完整链条;而澳优则通过收购荷兰Amalthea Group余下50%股份的形式,进一步实现核心羊奶粉原料的内部自给自足。


二是收购海外品牌或企业,解决技术口碑等问题,快速打入当地/国际市场。以被蒙牛收购的贝拉米为例,品牌此前便已经在澳大利亚本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更重要的是,贝拉米的婴儿奶粉具备着NASAA和ACO双重权威认证,而NASAA的检测证书不仅在澳洲有效,在海外多个国家同样被认可。双方“联姻”后,蒙牛夯实澳洲市场的同时,也在国际市场展开了长足布局。


三是围绕不同地域国家文化与习惯,展开差异化布局,进一步融入当地市场。在跨境出海过程中,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往往存在不小壁垒。以东南亚市场为例,由于本地牧场缺乏,乳制品行业发展受限,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奶粉营养品占据了东南亚市场的较大份额。中国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需要考虑如何与当地头部品牌竞争,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


综合看来,奶粉品牌出海已成大势所趋,玩家如何进一步展开深耕探索?9月26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将在安徽合肥高能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更多出海新玩法~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乳企

飞鹤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