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快手重构电商、本地及商业化三大核心商业场景

    9月30日,快手宣布对公司商业生态体系相关组织进行升级,对原本地、电商、商业化等团队的相关业务场景进行重构,更好地服务长效经营的商家。本次调整中,本地生活事业部正式更名为生活服务事业部,本地与线索广告相关业务并入该事业部;原商业化内循环电商广告相关业务并入电商事业部;调整后的商业化事业部将为平台做好广告中台能力的支撑,同时聚焦发展内容消费、综合平台、品牌营销、聚星、快手联盟等业务。(电商派)

    15小时前
  • 天猫超市启动双11闪购

    9月29日,天猫超市在杭州召开双11商家大会,明确了今年双11的目标,天猫超市走向近场闪购,开启品牌商家的第二增长曲线。天猫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循进在面对台下300多个品牌商家时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双11,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天猫超市和品牌一起打开了近场闪购的大门,今年双11,我们将通过天猫超市主站店和淘宝闪购店的双店运营,重新定义近场和远场生意,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亿邦动力)

    15小时前
  • 小红书本地产品负责人:并非加入外卖团购竞争

    9月29日,小红书第三届马路生活节日前在上海、广州、杭州三地同步开启。本届马路生活节是小红书本地生活产品“小红卡”正式上线发售后的首个系列专属活动。小红书交易产品负责人、本地产品负责人莱昂表示:“本地生活是小红书持续会推进的业务。小红书并非加入本地生活巨头围绕外卖、团购进行的竞争。我们注意力放在能给用户的价值上,希望给用户提供更多生活灵感上,更往前一步。”(新浪财经)

    15小时前
  • 苏宁易购:国庆首轮消费大店销售同比增长152%

    10月4日,苏宁易购今年首次将双11提前至国庆档,并于9月30日启动“家电普惠日”,全国万店不打烊、开启“闪购48小时”专场,加码家电“超级补”。9月30日至10月1日,国庆首轮消费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46%,Max、Pro大店销售同比增长152%,上海、北京、成都、无锡、南通成最热消费城市。(中国网科技)

    15小时前
  • 李佳琦直播间线下市集落地广州

    10月7日,“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靓靓派对”近日登陆广州珠江啤酒博物馆,打造集试妆、打卡、互动、购物于一体的沉浸式线下体验。“所有女生的快乐市集”是美腕打造的线下市集IP,延续“从货架到街头”的理念,将李佳琦直播间的精选产品带到线下,让消费者“先试后买”。市集现场汇集Olay、宝洁、娇韵诗等30余家热门品牌摊位,涵盖美妆、护肤、零食、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这些品牌的产品均将在后续双11大促中登陆李佳琦直播间,消费者可在市集先行试用,还可通过集章互动兑换礼品。(央广网)

    1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线走访南京、泰州、连云港...“散装”的江苏母婴市场有何共性?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314

( 0 )

( 0 )

( 0 )

2024-09-12 10:07

导读:做深做透区域市场,是「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的初心,这背后源于三方面的考量,其一,用脚丈量,深入一线探访线下渠道从业者的真实生存现状;其二,精准对接,让消费者喜欢的品牌和优秀的渠道一起深度链接起来;其三,效率提升,把产业上中下游从业者组局到一起提升成长效率和商业效率。


作者:新母婴店

综合来自一线市场的真实体感,新母婴店特总结出江苏母婴市场诸多差异化特色,今日一一拆解。


3-1.png


整体市场感受:

市场较为分散,加盟做不好各干各的


“江苏母婴市场有两个特性,一是各干各的;二是加盟做得不好。”

“苏南市场可能要比苏北市场好一点,苏中市场不如苏南市场,苏北市场中泰州还可以,镇江、扬州是最差的。”


从多个从业者观点可见,江苏母婴市场也呈现出“散装”特性,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各市区各具特色,市场状况大相径庭。总结来看苏南市场虽整体较为成熟,但竞争也尤为激烈,如南京几乎被孩子王等大型连锁全面覆盖,单体店生存空间有限;而苏北市场如泰州、盐城等地,缺乏大型连锁的垄断,单店经营相对活跃,价格体系稳定。


3-2.png

“盐城这边没有连锁,每个单店的价格都还可以”

“苏州每个地区都拥有各自强势的小型和中型母婴连锁。”

“苏南很少有体量特别大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门店。”


综合多地连锁情况可见,江苏市场依旧是“区域为王”,缺乏统一的领导品牌或连锁体系能够全面覆盖并整合市场资源,导致“各干各的”现象普遍。“加盟做不起来的原因在于,一是品牌不愿意整合,二是市场差异比较大”,一位地区头部代理商道出原因,“散装”不仅体现在地域上,还深入到品牌、渠道及地域条件等多个层面,致使连锁、加盟扩张道路容易受阻。



多元业态概况:

门店、代理商转型,门店关大开小、没有省级大省代


“现在能挣钱的门店都转型了。”

“很多经销商和门店都开始转型,不卖奶粉、纸尿裤了。”

“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继续经营下去很难存活。”


行业下行周期里,“转型”成为挂在从业者嘴边的高频词,江苏市场也不例外。门店与代理商都在着力从传统的销售模式向多元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具体来看,门店侧一方面纷纷试水线上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方式拓宽销售边界,另一方面在商品结构上优化,转向提供更多具有情绪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关大店开小店”成为不少从业者的选择,通过缩减门店规模、开设更多小而精、灵活度高的小店以贴近消费趋势,实现降本增效。


而在代理商侧,江苏由于市场分散、消费需求差异大,缺乏能覆盖全省的大省代。“在江苏省内,尤其是苏州很难找到一种能覆盖整个市场的产品。”江苏代理生意现状可见一斑。增长乏力叠加业绩压力,许多代理商也积极寻求转型,走出原有舒适圈、探索生意边界,着手调整货盘思路甚至做自有品牌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门店经营现状:

整体关店率居高不下,做调理日子还可以


“苏州市场关店率大概在30%-40%。”

“南通关店率大概在30%左右。”

“扬州原来母婴店接近500家,现在只剩三分之一多点。”

“连云港的母婴店数量已从之前的570多家锐减至现在的270多家。”

“徐州关店率很高,接近60%。”。

“基本上没有什么新人进来开新店,我们这边乡镇基本上都没店了。”


“……”


“关店潮、倒闭潮”成为全国普遍现象的当下,江苏市场也逃不过寒风侵袭。据走访反馈,江苏大部分区域关店率在30%-40%之间,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或出生率较低的区域则高达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曾在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救命稻草的乡镇母婴店也纷纷倒闭,印证了新母婴店之前的文章(从争相布局到红利褪去,县级乡镇母婴店还有机会吗?)的分析。


无疑,随着行业大盘持续萎缩、新生儿数量进一步下滑等多原因,诸如乡镇母婴店这样的增量红利必定越来越难以寻觅,母婴店最终要走提升自身价值的这一路径。


“目前活下来的要么是调理做得比较好,要么是门店产品价格优势比较明显的。”

“现在母婴店如果不转型做调理或者其他,只能等着关店了,转都转不出去。”

“宿迁的精品门店、单体小店深度做服务、做营养、做调理的,相对来说日子还可以。”


可见,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调理型门店展现出了一定的生命力。通过深度服务、营养咨询与调理产品,成功实现了生意的延续与增长。一代理商提到其合作的一个案例:“门店中营养品的销售占比可高达30%至40%,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品类发展情况:

外资奶粉卖得更好,靠零辅食赚不到钱,精品门店看好潮玩


探究品类趋势,在江苏这一经济相对发达、消费观念相对前卫的地区,母婴店的品类发展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与趋势。

首先,相较于国产奶粉,外资奶粉品牌拥有更好的销售稳定性和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因此更受代理商和门店的青睐。走访中有从业者表示,品牌力之外,外资奶粉品牌费用结算及时、价盘稳定,减少了代理商的资金压力。


此外,曾是增长亮点的零辅食品类也遭遇了增长瓶颈,势头明显放缓。“现在线下渠道靠零辅食已经赚不到钱了”、“线上收割线下的客户”成为从业者的普遍反馈。可见,零辅食这一品类的线上渠道低价竞争,已经让线下门店难以为继,有一些仍然做零辅食的门店也选择将其转向私域。


与零辅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潮玩品类在江苏母婴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很多从业者不约而同的关注热点。此前的文章(把玩具变潮品!“jELLYCAT们”疯狂涌入线下母婴店)中,我们也深度分析了这一趋势。潮流玩具品牌jELLYCAT等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也促使母婴店开始关注这一品类。江苏有门店老板甚至计划开设集成化、生活化的门店,将潮玩与手机壳、小背包、水杯等年轻人喜爱的生活用品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更有区域连锁老板预测称,“潮玩品类的热度可能会延续五年以上,成为母婴店的重要第二增长曲线。”

总结来看,全国母婴市场一盘棋,但区域细分市场表现各有千秋,从品类经营到门店运营更多还是要因地制宜,从确定性趋势中探寻新增量。9月26日,安徽合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再次重磅来袭,来现场,共探安徽母婴市场差异化特色,深聊行业未来的出路与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