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淘宝推出淘精选,不卷最低价开卷性价比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646

( 0 )

( 0 )

( 0 )

2024-10-18 10:43

导读:近日,淘宝上线新业务“淘精选”。据悉,淘精选由淘宝官方运营,目的是通过官方精选和优质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超强性价比商品,商品由入驻商家销售并提供售后。结合此前淘宝、天猫、1688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淘系电商平台开始将越来越多的重心移至“性价比”或“好货”上,减少了对全网最低价的提及。


1729219233774.jpg


不止淘宝,今年,抖音等电商巨头都开始弱化绝对低价的优先级,聚焦性价比重点布局,这一转变背后是消费趋势的变革,还是留住商家、稳住货盘的更优选择?低价还值得卷吗?比拼性价比能给平台带来多大想象空间?


向拼多多看齐?


回看近几年的电商行业,可谓是“天翻地覆”: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新秀迅速崛起,阿里、京东双雄格局被打破。其中,拼多多依托极致低价实现了高速增长,也带动电商平台间的低价之战愈演愈烈,而从去年开始正式进入巅峰对决阶段: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京东率先大刀阔斧卷向低价,2022年底,在京东的一次内部大会上,刘强东将“低价”定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次年2月,京东上线“买贵双倍赔”规则,开始力争全网最低价;随后,京东又上线了百亿补贴频道,低价战略落地提速。


淘宝则紧随其后,2023年2月,淘宝启动价格力策略,接着陆续发布同款比价、五星价格力等工具和机制,从平台流量侧突出好价商品。


快手也在2023年重提低价。从用户结构上来看,快手用户更多处于下沉市场,其电商业务发展初期入驻的白牌较多;后来,快手曾经力推品牌入驻,去掉低价低质的标签;不过,在“低价”这一全网大潮来袭的情况下,快手也紧跟布局,2023年5月,程一笑在快手电商大会上提出“低价好物”是快手未来的战略方向之一。


战略落地层面,2023年618和双11大促前后,各平台低价相关策略密集出炉。先看淘宝,2023年618期间,淘宝推出首个中小商家营销IP“淘宝好价节”,并将“淘宝好价”频道调整到App首页中心位,其实这时淘宝已经强调起了好货好价,只不过,此时好价更为重要;淘宝在2023年双11启动会上首次将“全网最低价”定位核心目标,低价之争刺刀见红;这次双11,淘宝还首次大规模铺开官方立减玩法;随后2023年双12也正式更名为淘宝好价节。好价可以说是淘天这一整年都在力推的重点。


再说京东,在2023年618启动发布会上,时任京东零售CEO的辛利军指出,聚焦多快好省,京东要为消费者打造最简单、最实惠、最省心的618消费体验;2023年双11,京东更是将主题定位“真便宜”,提供超8亿商品的全程价保。


最后来看快手、抖音和拼多多。快手在2023年618聚焦“好的生活,可以不贵”进行心智输出;在双11时强调低价好物、大牌大补。抖音在2023年618期间同样将百亿补贴放到优先位,并且在此之前也大力引入白牌和中小商家。而拼多多稳坐钓鱼台的同时,喊出了“天天都是618”的口号。


1729219259206.jpg


不难发现,每个平台的对低价的追求各有侧重,淘宝和京东,与拼多多同为货架电商平台,受到拼多多崛起的挑战最大,加上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的壮大带来压力,低价牌打得最猛;而抖音和快手在其电商业务发展初期比较依赖白牌商家,并且直播电商在吸引用户很大程度上是靠低价甚至破价,所以相对克制;拼多多在消费者中的心智定位就是低价,也表现的不慌不忙一些。


电商平台开始转向?


不过,过度追求低价也衍生出诸多问题,低价低质的情况不胜枚举,拉高了很多品类的退货率,也拉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更使得部分行业陷入恶性竞争之中。换句话说,单纯的卷低价,不同于产业升级而实现的低价,极易带来几方共输的局面。


电商平台们开始弱化绝对低价。今年6月底,淘天集团召开闭门会议,将弱化绝对低价战略,改回按GMV分配搜索权重;7月抖音电商也透露要弱化低价,将GMV重新放回第一优先级,并强调核心目标是用户能够买到好价好货;拼多多在今年第二季度也将GMV放到第一目标。


性价比和好货被提到更前的位置,比如今年5月京东将京喜升级为京喜自营,主打最优性价比;再比如今年双11天猫提升了商品参与门槛,要求商品体验分必须60分以上。


其实,电商平台的每一次转向都与消费趋势有关,因为消费趋势关联着GMV,这是平台运转和增长的基石。当下的电商平台竞争基本是沿两极分化的维度展开,或是卷低价,或是聚焦精选、优选提升价值感;不过,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目的性消费更多、将消费决策重心回归到产品,两个单极的竞争焦点也渐渐融合,性价比被更多提及,好物和好价愈发缺一不可。


1729219353225.jpg


对平台来说,追求性价比相比于追求全网最低价更有利于平台生态的健康可持续,一方面能为更多优质商家开辟增长通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优质且实惠的产品留住消费者。


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延伸出的质价比、心价比,都是基于商品价格和商品本身双方面的考量,而电商平台的竞争也会继续集中朝这两个维度同时发力,聚焦把品质提上来,把价格打下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