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纸尿裤行业的一潭死水被搅活了
导读:任一行业,从市场空白到竞争内卷往往周期短暂,也因此,历经过去几年的红海之争,纸尿裤行业曾一度陷入同质化困局,成长性与关注度持续走低。
但说到底,纸尿裤毕竟是育儿刚需,纸尿裤行业的基本盘依旧稳固。尤其是进入2025年,纸尿裤行业已然迎来一股新的生机——工厂甩开代工包袱,忙着做自有品牌;品牌大胆跨界,疯狂扩品类边界。至此,沉寂的纸尿裤市场再次被激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纸尿裤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曾经,众多工厂依赖代工业务,为国内外各大品牌生产产品,赚取微薄的利润。然而,如今形势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纸尿裤工厂开始意识到,代工模式虽能带来一时的稳定收入,但长远来看,却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于是,一场从代工到自有品牌的转型浪潮正在悄然兴起。
工厂开新局不再只做“别人的品牌”
纵览纸尿裤市场格局,除国产新锐品牌和跨类目品牌之外,一大批产业带商家自主品牌和纸尿裤工厂品牌也开始加速抢占市场。
从专注代工到布局自有品牌这一转型浪潮背后,一个突出原因即是单一代工模式已难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一方面,伴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攀升,叠加行业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价格竞争,代工毛利率开始一路下滑,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在利润最微薄的时候,一片纸尿裤的代工利润可能仅有几分钱,甚至在部分订单中已经出现了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另一方面,代工模式属“看天吃饭”,工厂在产业链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来说,品牌方掌握核心销售渠道与定价权,代工厂不仅难以分享产品溢价带来的红利,还需承担订单量减少或品牌更换代工厂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
直面代工模式之困,依托自身在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响应上的天然优势,越来越多的纸尿裤工厂从幕后转战台前,开始做起了自有品牌,尤其是抖音等新兴平台的崛起,更助力其绕过传统线下渠道的高门槛,直接触达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的消费者。
例如福建利澳旗下拥有爱酷熊、龙猫博士、LEBY/乐贝、宝婴美、婴芽等多款在抖音平台狂销热卖的纸尿裤品牌,此外,诸如广东欧比旗下的欧贝比、广东昱升旗下的柔比舒、杭州豪悦旗下的希望宝宝以及泉州天娇妇幼旗下的贝氏、超爱,都先后在纸尿裤市场崭露头角,而这不仅是工厂个体的突破,更是行业格局重塑的真实写照。
品牌拓边界不再只耕“单一的赛道”
生意越来越难、增量越来越少、价格战越打越亏……近几年,母婴行业观察在和纸尿裤从业者交流时,这几乎是大家一致的反馈。毋庸置疑,当前的纸尿裤市场已是红海一片,但目前多数品牌仍将目光紧紧锁定于传统婴幼儿纸尿裤领域,力求在有限的赛道上占据更大份额。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品牌开始觉醒,试图通过开拓新品类、挖掘新客群,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进一步梳理发现,当前有两大路径已经愈发明晰。其一,跨越年龄界限,从婴幼儿延展至成人及老年群体。与出生率连年下滑相对应的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早在去年,日本妮飘就宣布停止生产婴儿尿片,转向增加生产成人卫生用品。聚焦国内市场,可靠护理凭借旗下可靠、吸收宝等知名品牌,已成国内成人失禁护理头部企业之一。此外,也有一些品牌开始针对术后康复人群或长途司机等职业特殊需求,着力于开发轻便穿戴式护理产品。
其二,横向延伸品类,为女性孕产全人群提供多元产品选择。目前来看,卫生巾和一次性内裤凭借天然的适配优势,几乎成为品牌首选拓品的方向。一方面,从用户需求维度,三类产品共享同一核心客群,即育龄女性,加之产品具有较强的刚需属性和场景关联性,使得品牌能够通过品类延伸深度绑定用户;另一方面,从生产维度,三类产品均依赖高分子吸水树脂、无纺布、热熔胶等核心材料,技术工艺可复用,能够大幅降低新品研发成本,缩短上市周期。
从代工厂撕下“幕后推手”的标签,到品牌方跳脱传统赛道开疆拓土,上下游的集体变革,无疑让接下来的纸尿裤行业充满更大的想象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